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之所以被列为名著,就是因为它的文学价值反应了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除此之外,对男女之事发生在肉体层面的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所以有人说:《水浒传》里没有爱情只有奸情,没有温文尔雅只有放浪形骸。武松作为《水浒传》里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在108将里面仅排名第14位,但作者施耐庵对于他的描写那真的是情有独钟的不吝笔墨:景阳冈打虎、郓哥闹茶肆、斗杀西门庆、夜斗母夜叉、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恐怕水浒里没有一个人能享受到武松这样的殊荣。

水浒传武松斗杀西门庆的目的(水浒传武松杀西门庆的做法到底对不对)(1)

在《水浒传》第26回武松斗杀西门庆让读者看了真叫一个解气,但也很值得大家去深入思考,那就是武松这种私自为血亲复仇的行为在法律层面上属于有预谋的故意杀人,他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在此之前,潘金莲和西门庆不仅在王婆的牵线下顺利的给性无能的武大郎成功带上了绿帽子,还一起合谋将武大杀死,武大这么一个老实勤恳人被这对奸夫淫妇给害死,这由于这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让读者看来无不义愤填膺。而等待他们的也必然是来自武松最为凶狠凌厉的报复。当武松通过那个卖脆梨郓哥得知自己的大哥是被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合谋杀害的时候,虽然他悲愤交加,但并没有丧失理性,并不是说我要亲自出手为兄报仇。而是找到了当时为武大验尸的县衙仵作,通过仵作的勘验最终武松得到的真相是大哥武大是被潘金莲和王婆强行罐入毒药至死,在找到了那些人的犯罪证据的前提下武松果断的到县衙去报了案,他非常希望也十分愿意通过体制出面能够为自己的哥哥报仇,申冤昭雪。

水浒传武松斗杀西门庆的目的(水浒传武松杀西门庆的做法到底对不对)(2)

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也让读者非常失望,当地的县官不仅软弱而且不作为,暧于西门庆有强大的后台而不敢将他依法就办。武松大小也算是一个底层的公务员,得不到体制的帮助的武松显得很无助,终于,在忍无可忍之下武松决定自己去讨回公道,自己去为哥哥报仇。他将王婆、潘金莲诱杀,提着潘金莲的人头来到狮子楼,最后也把西门庆给杀了。为血亲复仇,你杀了我最亲的哥哥,我要为哥哥报仇,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的一个共识,也是我们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状态,但是,如果我们国家层面允许血亲复仇,那么国家尊严,国家机器就荡然无存了,而且会形成一个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吊诡状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层面不允许血亲复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所以,在这整个事件中,武松在找到潘金莲、西门庆、王婆犯罪证据后,并没有对这三人动用私刑,而是将证据上交到县衙大堂,希望国家体制层面能够帮忙解决这三个犯罪分子,一雪哥哥被杀之冤,他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可是,这个问题出就出在县衙并没有按照国家法律来办事,并没有使凶手得到严惩,在这个状态下,凶手确实是犯了勾结外人谋杀亲夫的死罪,而国家机器并没有替百姓解决掉这几个犯罪分子,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武松动用私刑,他做的对不对呢?对!完全正确!当国家机器不能替人民百姓出头的时候,老百姓当然可以拿出自己的刀,来结果掉犯罪分子的性命。在法学层面上,有一个重要理论叫“毒果树理论”,意思就是:一颗有毒的果树必然结出有毒的果实,如果一个人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对抗社会的不义与错误,那我们就不能单纯的追究这个犯罪嫌疑人的责任,而是要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只有从根本上将这颗有毒的果树连根拔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在这起事件中,真正应该受到惩罚的是谁呢?是当地的县官,是植根于体制内部的那些不法官员,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作为才导致了这样一起私刑的发生,可最后的结果却是武松受到了惩处,被判流放,而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那些不法官员还是该吃吃该喝喝。发生在宋朝(虽然是小说)的这个例子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法治机构,若非但不能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出面作为,自身还腐败透顶,从而导致类似于这种私刑的发生,这不仅仅会导致法律的尊严荡然无存,还会使人民就不再信任你这个政府,从而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最终所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人民甚至还包括体制内部底层的公务员被逼上梁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呱评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