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这个“国父”叫的冤不冤,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下面一件小事来管中窥豹。

孙中山卸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根据其意愿顺利当上了铁道部长,对建设中国的铁路交通网提出了诸多设想,川藏铁路即是其中之一。

孙中山曾指出“大西南铁路建设不仅要考虑社会经济及商业上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军事防御和国防后备等因素”,将铁路建设不仅与发展商业相联系,而且也与边疆危机紧密结合了起来,这和晚清注意西南边疆国防也是一脉相承的。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就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中国的铁路事业上,“欲以十年时间修建二十万里之铁路”。

为什么是国父孙中山(孙中山这个国父)(1)

1917年至1919年,孙编成了《实业计划》,将四川至西藏的铁路列为中国铁路干路网之中。其将中国铁路建设分成六个部分,即中央、东南、东北、西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全线约长11000英里,在其构想中,孙首先为大西南交通建设拟订了18条铁路干线,川藏铁路属于高原铁路系统的第12线,分南、北二线。

为什么是国父孙中山(孙中山这个国父)(2)

孙对两条线路的走向和长度进行了清楚的描述,其中南线(成都至门公)为:成都——双流——新津——名山——雅州——天全——打箭炉——理塘——巴塘——门公(今芒康),全长约400英里;北线(拉萨至成都)为:拉萨——墨竹工卡——江达——拉里——洛龙宗——察木多——巴塘——巴戎——甘孜——倍田——望安——灌县——郫县——成都,全长约1000英里。与以往设计方案不同的是孙中山将西南铁路系统纳入到全国交通计划之中,这种通盘考虑、均衡发展的铁路建设思想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对今天川藏铁路的规划和修建,都有重要的启示。

为什么是国父孙中山(孙中山这个国父)(3)

孙中山认为在计划具体实施以前“必当再经专门调查,科学实验之审定,乃可从事”,并强调:“所举之计划,当有种种之变更改良”,告诫“读者幸毋以此书为不易之论”。此时孙中山早已卸任大总统,还能为中国实业发展,出一份力,实在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