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即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这十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庭院结合在一起,十条马路两侧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人行道树种各异,如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染枫红,平添美色;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宁武关路则是海棠……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被誉为"花街"。

八大关内的建筑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日式、丹麦式等20多个国家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1)

八大关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高档住宅区,当时并不叫八大关,而被称作“特别规定建筑地”。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2)

早在德国租借青岛时期,汇泉湾一带即被规划为别墅区,并一跃成为东亚避暑胜地和休闲中心,一批经典德式别墅建筑出现在海湾西北岸。而此时,汇泉湾以东还处于城市边缘地带,被一片森林覆盖着,与延伸的太平山融为一体。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3)

1929年,青岛作为当时全国五大直辖市之一,成为“已不能不认为重要之区”,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人口激增对环境优美的别墅出现更多的需求。于是,青岛市将别墅区继续向东扩展,规划荣成路、黄海路、汇泉路围成的区域,作为青岛特别规定建筑地。当时,市政当局选择此地建设青岛特别规定建筑地的原因,我们可从1932年青岛市财政局档案管窥一二:“荣城路以东特别建筑地,前临海滨,松林畅茂,风景清幽,尤为避暑及高尚住宅之胜地。”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4)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5)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6)

1929年,由工务局和农林事务所联合勘察绘制了“特别规定建筑区域图”,规划设计了10条路,最早建成山海关路,后来相继开辟了其他9条路,原本命名为临沂一路、临沂二路、临沂三路、涛雒路、青口路、靖海路、石岛路、成山路、里岛路,后改以关隘为名,与山海关路组成10条关路。因此,八大关开始规划建设时就是10条路,而非一些青岛旅游书上所讲的先建8条、后建2条的说法。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7)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8)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9)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10)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11)

青岛八大关有哪些名称(青岛人都不一定知道)(12)

特别规定建筑地开辟后,迅速成为众所趋之的焦点。寓华的外国侨民、商人、传教士与外交官,中国新兴权贵与社会名流无不热衷于在此求田问舍,俨然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这一趋势在30年代中期形成高潮,至40年代末,别墅区基本成型,创造了城市开发建设中不可复制的完美范本。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