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每个章节讲解(解读苏东坡传6乌台诗案)(1)

前情回顾

1068年,32岁的苏轼为父亲守丧期满,回到都城开封,迎面就撞上了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

苏轼与反对变法的朝中元老关系都很好,间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他自己也不愿见到如此疾风骤雨式的变革,因此他选择站到了反对派一边。

宋神宗很欣赏苏轼的才华,但是归朝之后,苏轼不断的上书批评变法,甚至一度言辞激烈,惹得王安石非常生气,搞得宋神宗也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坏。

苏轼意识到自己继续待在京城早晚引火烧身,于是主动请命到地方上去任官。

在这里我们补充说明一下:

宋代重内轻外,京城就是内,地方就是外。

在变法期间,以王安石为首的执政集团,聚集在宋神宗身边制定变法政策。而反对变法的人,就被逐出中央,到全国各地担任地方官,无缘参与国家大计,只能做些事务性的工作。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党在朝,旧党在野的局面。

但是政策制定出来是需要地方官的全力配合执行的,而是地方上现在全都是被驱赶出去的反对者,谁又会真心的配合呢?

所以在新法实行的这些年里,地方官阳奉阴违,更没少冷嘲热讽,就等着看新党的笑话,等着他们失败倒台。

这样一来,就算变法真的利国利民,也架不住做事的人少,拆台的人多,更何况新法本身就有诸多的问题。

1071年,35岁的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同一时期,旧党领袖司马光也被驱逐到洛阳赋闲。这两个人的离去也标志着旧党反对新法的失败。

之后苏轼又去到密州和徐州担任知州,前后加起来有8年的时间主政一方。他在杭州修复水利,在徐州抗洪筑堤,在密州整治虫害,政绩斐然。受到皇帝的褒奖,也深受治下百姓的爱戴。

这段时期,苏轼在文学方面也大放异彩,特别是在密州期间。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开豪放一派,《江城子·记梦》千古第一悼亡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千古绝唱,让古往今来所有描绘中秋明月的文字黯然失色。

1079年,43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场牵连甚广,影响深远的巨大灾祸也尾随而至。

成为打击目标

今天我们就接着往下聊,可算是讲到乌台诗案了,同学们就算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但也知道个大概过程。

之前我们也提到,苏轼在地方工作的这些年,朝廷的政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两党的第一代核心人物,司马光常年闭门著书,不问国事。王安石遭到吕惠卿背叛打击,两次罢相,心灰意冷,闲居在金陵。

宋神宗20岁即位在王安石辅佐下大力推进改革,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他已经由一个锐意进取的少年,成长为了成熟老辣的独裁者。

为了对得起自己的精神导师王安石,也没有继续任用吕惠卿,朝中也真是无人可用,不得不自己亲自操持政务,由谁主持变法这关系可就大了。熙宁年间,对王安石变法有反对之声,那只是政见不同,争议是被允许的。可到了元丰年间,圣上亲自下场,谁再抨击新法,提反对意见,那就不是政见不同的问题了,而是反对国策,反对当今圣上。

如今的朝堂上,有很多王安石的门生和他提拔的新进之士,代表人物就是御史台的李定、舒亶、何正臣。这些人都是借着改革的东风上位的,资历浅,声望也不高。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司马光、苏轼这样的旧党人物卷土重来。所以一有机会就不惜余力打击旧党。

而苏轼就成了下一个打击目标。

神宗皇帝一直都很欣赏苏轼的才华,皇宫里的人都知道,只要皇帝吃饭的时候,停着筷子不动,那一定是在阅读苏轼的文字。而苏轼这几年在地方上,政绩又特别突出,万一哪天被皇帝启用委以重任怎么办?这对李定一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苏轼这个人一贯口无遮拦,反对新法的调门高,声音大。即便这么多年一直履历地方。但还是不断的给朝廷上疏提反对意见,而且还写了很多抨击新法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白纸黑字写下来、传出去的东西就很容易抓到把柄。

苏轼的交际面很广,是旧党这张关系网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一旦扳倒苏轼,就能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到司马光、张方平、范镇等等的一众旧党大佬。

要怎么搞掉苏轼呢?很显然,讥讽新政,蔑视朝廷,训斥皇帝这些罪责对于苏轼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很快,他们机会就来了。

苏东坡传每个章节讲解(解读苏东坡传6乌台诗案)(2)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苏轼就职湖州之后,按照惯例,要给皇帝写一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这封奏表刊登在了朝廷内部的新闻通报上,供群臣传阅。李定等人反复研究挑出了毛病,重点在这两句话: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两句话的表面意思是:皇帝知道我愚昧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了,难以跟政坛新锐相配合。皇帝知道我年老,不会惹是生非,所以派我到地方,照料一方百姓。

但其中的“新进”二字非常刺目,因为在朋党之争中,是专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背的。所以在新党人看来,苏轼的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皇帝知道我这个人耿直,从不随波逐流,不会昧着良心趋炎附势那些政治投机平步青云的宵小之辈。皇帝也知道我不会为了追求政绩而没事找事,折腾百姓,所以才让我去主政一方。”

这犀利的嘲讽就招来了严厉的弹劾。

监察御史何正臣首先发难,他上奏皇帝说:苏轼在《湖州谢上表》里大放厥词,愚弄朝廷。苏轼对朝廷的诽谤谩骂由来已久,但凡有水旱灾难,深林盗匪,苏轼都归罪于新法,甚至幸灾乐祸,唯恐灾难不够深重。这样的大恶之人,必须要严加惩处。

几天之后,监察御史舒亶出手跟进,他搜集并指出了苏轼诗词中到处处都在讽刺新政,侮辱朝廷甚至皇上。

有首诗是这么说的: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里我们解释一下:

变法中最受诟病的是青苗法,出发点很好,政府给百姓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度过青黄不接的困难时期,避免被民间高利贷坑害,政府还可以从中赚取利息。

但是地方官为了多争业绩,就强行摊派,不需要也硬塞给你,到时候连本带利必须还上。

当时朝廷垄断着酒的经营权,卖酒是地方政府很大一块的财政收入,为了提升酒的销量,政府也就积极的发展娱乐业,这也间接的推动了宋词的兴起。之前我们说过,宋词就是文人在一起喝酒娱乐,写词拿给歌女来唱,所以词的风格历来都是香艳柔美的女儿情。

农民进城办青苗贷款,拿到钱之后,就被酒馆、歌舞与美女诱惑着,把钱全部花光了。所以每年青苗贷款的时候,酒的销量都暴涨。至于贷款到期怎么办?那就是农民自己的事了,还不上就要被治罪。

所以苏轼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农民匆匆进城办青苗贷款,但是过眼青钱转手空,就过个手,还没出城就花光了。新法不断的搞出很多听起来很美的项目,让农民大半年都待在城里,没有得到什么具体的实惠,倒是带在身边的孩子都学会了城里的口音。”

这首诗对于新法的嘲讽,最让苏轼无可抵赖。

还有,皇上颁布新法令考核官员,苏轼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意思是只读书但不深刻理解当今的法令,是没有真本事辅佐君王的。

皇上兴修水利,造福农桑,苏轼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意思是龙王如果知道皇上大型水利,索性直接将东海改造成万亩良田算了。

皇上下令盐业专卖,不得私营,苏轼说:“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意思是朝廷盐业专营,老百姓吃春笋没有味道,原因是三个月都没有吃盐上了。

这些文字要如何解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非要说苏轼讥讽朝政,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舒亶说:“但凡朝廷有新举措,苏轼就极尽讽刺之能事。他的这些不良言论在民间广为流传,请求皇帝严加惩处,杀一儆百。”

紧接着,御史中丞李定也亲自出马,向神宗皇帝列出了苏轼四大死罪。反正也就是口出狂言,蛊惑人心,诽谤朝廷,抨击圣上之类的。

三份言辞激烈的起诉书接连被送到了皇帝的案台之上,神宗决定立案调查,交由御史台审理。

御史台在汉代就有,是国家司法检察机关,在它的大院里种着柏树,上面栖息着很多的乌鸦,所以也被称为乌台,所以苏轼的这个案子也叫乌台诗案。

御史台审讯

皇帝的诏狱一下,李定等人立刻派人赶往湖州捉拿苏轼。

宋神宗的姐夫驸马王诜首先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和苏轼交情深厚,火速通知了在南都任职的苏辙,苏辙震惊之余立刻派人飞马奔赴湖州,紧赶慢赶,抢先皇差一步给苏轼通报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

随后,皇差气势汹汹走进湖州府,两位御史台军士立于皇差两侧,怒目圆睁,面色狰狞,已经得知消息的苏轼,官服穿戴整齐前来相迎。他哪里见过这阵仗,而且也不知道自己罪责的轻重,心内非常的害怕。皇差面色铁青,面对苏轼一言不发,气氛更加的恐怖。

最终,苏轼先开口:“我知道自己多次激怒朝廷,今天使者前来,定是来刺死的,只求能与家人道别。”

皇差淡淡的说:“死倒是不至于。”随后拿出了诏命,众人打开一看,是将苏轼革职传唤进京,不是就地正法,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擒一太守如驱犬鸡”,将苏轼五花大绑,像是撵狗撵鸡一样的给拎走了。

在途中,苏轼都想要自杀,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判什么罪,怕会牵连到诸多好友,索性两眼一闭,跳进江中,一了百了,反倒省事。但又一想,倘若如此,定会给弟弟苏辙招致麻烦。

个性一向温顺的苏夫人,得之自己的丈夫因言获罪,被押解进京,不禁怒火中烧,将手中苏轼的手稿全部付之一炬。

半个月后,苏轼就被关押在御史台的大狱之中,审讯开始。他们将苏轼的诗文全部收集起来,从中选出了100多首问题作品,一首一首地让苏轼逐一解释。

一开始,苏轼只承认其中个别有讥讽新政的意思,御史们立刻暴跳如雷,轮番上阵拍着桌子让苏轼老实交代,一直到苏轼的解释符合他们的心意,不然就没完没了。

整个案卷全部被记录了下来,这本书就叫《乌台诗案》。

这对苏轼来说也是一大幸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古代文人有这样的遭遇。100多天的时间里,有人拍着桌子的问他,让他把自己的诗词全部解释一遍,并且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了研究中国诉讼历史和文学历史的重要资料。

面对严厉的审讯,苏轼只觉得自己前途凶险,生死难料。面对死亡威胁,谁又能做到心如止水呢?

其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

苏轼和儿子苏迈暗中约定,每天来送饭,只能送饭菜和肉,如果情况不好,皇帝要杀我,那就送鱼,好有个心理准备。有一天,苏迈没钱了,要出京去借钱,就托人给父亲送饭,没有嘱咐送鱼暗号。结果好死不死的,这人偏偏就送了条鱼进去。

苏轼大惊失色,以为自己大限将至。就给弟弟苏辙写了两首诀别诗,托狱卒送给苏辙,苏辙看到诗之后故意没收还给了狱卒。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诗中表达兄弟之间的情深义重,自己身后家人托付给弟弟,甘愿生生世世为手足。更重要的是诗中细心的表达了苏轼感念皇恩浩荡,蒙受已多,死后无法感激图报,实在愧疚。苏辙把诗还给狱卒,因为按照规定犯人的只字片纸都要上交,如果皇帝能看到这首诗,或许能从轻发落。结果正如所料,神宗看到了,并且十分感动。

苏东坡传每个章节讲解(解读苏东坡传6乌台诗案)(3)

多方施救

苏轼落难期间,各方势力都在设法施救,旧党的退休大臣张方平、范镇,在职的中立派大臣宰相吴充,都在为苏轼说好话。

就连当时早已退居金陵的王安石都写信给宋神宗说:“哪里有圣明的君主杀有才华的士大夫的?”王安石在宋神宗心里还是很有分量的,毕竟他曾是自己的精神导师和倚重大臣。

更重要的影响来自后宫。

神宗的祖母曹太后病重,神宗前去探望。曹太后提起了乌台诗案,神宗忙问:“您老人家怎么会知道苏轼?”太后说:“当年,仁宗皇帝主持制科考试后回到宫中高兴地说,今天我为后世子孙选拔出了两名宰相,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我年纪大了,来不及用他们了,但留给子孙也是好的。”

太后接着说:“因写诗入狱,自开国以来尚无先例,我患病已久,万不可再致冤屈之事,以免损伤天地中和之气。”

不久,太后病重,神宗准备大赦天下。太后说:“我不要你赦免那些凶恶之徒,只要你赦免苏轼就行了。”

面对来自各方要求赦免的呼声,想要将苏轼置之死地的一帮人怎么会善罢甘休。

他们连续上书,认定苏轼最重的罪行是十恶大罪中的第六项:辱骂皇帝,大不敬。这项罪名如果成立,那就是犯了十恶,就算遇到大赦天下也不能赦免,这就是所谓的十恶不赦。同时还要求将司马光、张方平、范镇这些人统统杀掉,借机将旧党一网打尽。

为什么能牵连到这么多人?是因为他们都与苏轼关系密切,有频繁的书信来往,也互赠诗词。而他们收到这些诗词,没有向朝廷荐举,就是包庇,甚至是同谋。

宋代是中国的古代法律建设的一座高峰,御史台俸命抓捕审讯,但它也不能一手遮天,审讯结束之后,案卷交由大理寺定罪量刑,最终还要由宋神宗拍板执行。

而大理寺并没有给苏轼定这么重的罪,当然不是大理寺心慈手软对苏轼有所同情。新法推行了这么多年,还能在权力中枢屹立不倒的,绝不可能还是旧党人士。

其实大理寺就算是完全出于私利的考虑,也不会迎合李定等人将苏轼置于死地。为什么?因为他们也知道,一旦文字狱的先例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为官者都是当代文化人,都有文字流传于世,而任何文字都有被曲解附会的可能。今天,如果我能用文字狱杀了你,谁都保不齐明日自己也被他人用文字狱所害。

而神宗皇帝又是什么态度呢?

话说有一天晚上,苏轼已经睡了,牢门忽开,进来一个人,倒头便睡。苏轼以为是新来的囚犯,也没多问,不一会自己也鼾声大作。睡到半夜,那人将苏轼摇醒,连声说:“恭喜学士,您好生睡觉便是。”莫名其妙,说完起身就走了。

原来这个人是宋神宗派来观察苏轼的,得知他一夜熟睡,鼾声雷动,神宗高兴对左右说:“我就知道苏轼心中无愧。”

死不悔改的乐天派

在被抓5个月之后,最终判决终于下达了。因为“诽谤朝廷,妖言惑众”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通风报信的驸马王诜被革职,受到牵连几位大臣只被罚了点款。

乌台诗案总算是尘埃落定,宋神宗手中的棍棒高高抬起,然后轻轻地落下。他把苏轼架到了火上烤了烤,达到了整肃纲纪,压制言论的目的,但也没有把苏轼给烤糊。李定一帮人虽然没有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但也算是打压了旧党,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苏轼大难不死,吃了不少的苦头,但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不幸中的万幸。

在被关押了130天之后,大概是觉得处罚太轻了,出狱那天显得格外高兴。当天晚上,这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就写了两首诗。

只是表达劫后余生的庆幸也就算了,他在诗中又搞明确的人身攻击,又把新党人士比作唐玄宗宠幸的斗鸡少年贾昌,说自己就算牢底坐穿,也绝不可能追随斗鸡小儿。他这么一写,也就连带着把当今圣上比作那个走向昏庸,即将被安史之乱赶下宝座的唐玄宗了。

如果他的这两首诗被御史台搜了去,神宗皇帝估计真的会要了他的命。

苏轼写完这两首诗,丢掉毛笔,搓搓手掌,骂了自己一句:“你真是死不悔改!”

接下来,他就该去黄州了,大难不死的苏轼将如何面对黄州的生活呢?他又是如何成为苏东坡的呢?下期节目,我们接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