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有个天治镇,东面紧挨一烟波浩渺的大湖,因湖边的山上产磁石,故称此湖为磁湖。

磁湖水光山色掩映,风景十分秀丽。但风光虽好,百姓却很贫苦。因为湖里有乌龙怪、鲇鱼精,湖边有个财主黄重礼。

当地老百姓以种田、打鱼为生。可乌龙怪、鲇鱼精时时兴风作浪,翻船吃人,财主黄重礼霸占湖面和田地,对老百姓重利盘剥。有这三怪为害,百姓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一年冬天,磁湖边胜阳港村的村民,请来月亮山飞云观的老道贾清风降伏妖怪。法坛上,贾清风头戴鱼尾道冠,身穿杏黄色道袍,左手拿佛尘,右手持剑。他踏起天摆步,左一步,右一步,摇头晃脑地念着咒。一边侍立的是他的徒弟张好,手托天书、朱符,低头不语。

贾清风在法坛上乱舞一阵,突然大喝一声,眼瞪得与铜铃一般,“呼”地一下,把宝剑飞进湖里,他疾步走到供桌前,拿起朱符画了几道,用口一吹,朱符便飘向湖中,贾老道演练完后,在蒲团上坐下,口中继续念念有词。

法坛下的村民们看不出所以然,低声私语道:“贾老道真有降龙伏虎的本领?他会不会像上次那和尚一样,把命送掉。”

旁边的人说:“他亲口保证,说如果降不了妖精,报酬分文不要。唉,好歹是根救命的稻草啊!”

众人正说话间,湖上突然刮起大风,刚才还平静的湖水像开锅一样翻腾起来。

众人大惊失色,有人叫道:“不好了,妖精来了!”

人们慌乱地四散奔跑,贾老道睁开眼唤道:“你们莫慌,我请的神将正与鲇鱼精斗法,等会儿自有分晓,我保你们无事。”

再看,湖面涌起层层巨浪,天边的乌云似乎要压到湖面。

“轰隆隆”天际一声炸雷,聚起的乌云骤然分开,众人诧异:深冬哪来的雷声?贾老道猛然站起身,用手指点湖面叫道:“住!住!住!”说也奇怪,刚才还翻腾的湖水竟一下止住了。

贾老道得意地拈着山羊胡须道:“诸位,湖中的妖怪已被我斩杀,就在湖中央。韩老头儿,你年纪最长,快驾船把妖怪尸身拉回来,看看我的手段如何。”

被叫做韩老头的一个小个子老头儿躬身道:“贾道长法术高强,我与全村的人都感谢你,但我是一个凡夫俗子,要是妖怪没死……”

贾老道摆摆手道:“不用怕,我画道灵符贴在你背上,管你万无一失。”

韩老头儿领了一道朱符,与两个壮汉一起划船来到湖心,果然见一把宝剑挑着一道朱符插在一条大鲶鱼身上,这条鲇鱼足有丈把长。老头儿和两个汉子都看得心惊胆颤,费好大功夫才把鲇鱼拖到岸边。

岸边的村民纷纷拿来刀斧,把鲇鱼砍成肉泥烂酱,以发泄胸中的愤根。

韩老头儿把背上的符还给贾老道,问他:“贾道长,你请的是什么神将,好灵验!”

贾老道从桌子里抽出一幅卷轴,展开来,上面画的是个黑头黑脸的神将,一张阔口,五缕长髯,头戴紫金冠,上嵌五星,身被皂罗袍,左手拿一面七星旗,右手托着一条九节鞭,那凶神恶煞的模样使人毛骨悚然。

贾老道招呼正剁鲇鱼的人道:“喂,你们听着,神将有话要说,我要请神将了!”众人一时停止了动作,聚到法坛下。

贾老道把那神将画像铺在供桌上,然后把一道符烧成灰,撒进一碗水中,吩咐身旁的徒弟喝下去。徒弟张好一饮而尽,顿时两眼翻向,口吐向沫,先在台上手舞足蹈地转周,又突然一下立定,指着众人喝道:“我来也!尔等还不下跪,我乃上天差下凡的神将,神通广大,从此保胜港村岁岁平安,人寿年丰。但每年必须以两个孩童祭我,不然的话……嘿!哪来的叫花子敢如此无理,还不跪下!”

低头下跪的村民中有胆大的往后一瞧,见一个身材高大的跛子乞丐竟没跪下,而是笑嘻嘻地望着被神将附体的张好,此时听到张好说他,叫花子一瘸一拐地竟蹦上法坛,踢踢下跪的老道笑道:“老道,你请的神将火气这么大,你也不管管。”

贾老道直起身狠狠地推开乞丐骂道:“臭要饭的!你来找死!快滚下去跪下!”

叫花子不但不退,反而凑到张好跟前说道:“神将即是除妖,也要吃人?莫非你就是妖怪,来来来,我除去你这妖怪!”

张好一脸狰狞之色,猛地夺过叫花子手中的木拐,狠砸在他头上。

叫花子捂头大叫:“呀,打死人了!”

下面的村民被吓得不知所措,等他们醒过神儿,叫花子已经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贾老道踢了叫花子一脚道:“谁冒犯神威,只此下场。将军大人,你还有什么话吩咐?”

张好吼道:“照我的话办。若是谁敢违抗,叫他必遭殃祸!”说完,张好浑身瘫软地倒下了。

贾老道上前扶住,顺手给他吃了几粒丹药,回头高唤:“你们快磕头送神!”自己也跪下,向天际叩头三下。

送完神,张好慢慢睁眼醒转过来,坐在一边。

贾老道指着躺在地上的叫花子道:“来几个人,送这家伙进湖喂鱼!”

韩老儿走到叫花子身边,摸摸心口冰凉的,老头子对贾老道说:“道长,把他抬到乱葬岗子埋了,留个全尸吧!”

贾老道眉头紧皱,怒道:“什么?他又不与你沾亲带故,你怜悯他有何用,快快去喂鱼,少哆嗦!”

“对!丢去喂鱼,谁叫他装疯卖傻,惹神将生气!”

人群中有人高喊,此人生得异常胖大,脑袋上长块青斑,穿件狐裘袍子,他就是当地的大财主黄重礼。众人厌恶地望着神气活现的黄重礼,谁也没动。

黄重礼见众人毫无反应,喊道:“黄仁,黄义,快将那叫花子扔进湖里去,快!”

人群中蹦出两个干瘦的黄家奴仆,边答应边抬乞丐上船,划到湖中心“扑通”一声将人扔进湖里。

划船来回时,黄义对黄仁说:“仁哥,这要饭的好像没死,我扔他时,他怎么冲我直笑?”

“义弟,许是你眼花了。叫花子身上冰凉的,就是神仙也难医,你放心吧!”

村民们对此事无能为力,只有摇头叹气的份儿。

法坛散后,贾老道收酬金回观去了。

众人议论道:“每年一对孩童祭祀,与鲇鱼精、乌龙作怪时有什么两样!真是前门赶狼,后门进虎,你不敬他还不行,他比鲇鱼精还狠啊!”众人怨声载道,愤愤地各自回家安歇。

入夜,天上纷纷扬扬地下着雪,等到天亮,地上的雪积有半尺深。村南,黄重礼的庄院一片寂静,黄重礼吃过早饭,靠着火炉边剔牙,他喊过黄义道:“你和账房先生去收钱,催穷鬼们还债。韩老头儿欠得大概不少,他 要再还不起,就把他女儿抓来抵债。”

黄义哈着腰连连说道:“一切听老爷的吩咐。”随后,唤来账房先生一同去收债。

黄义走在前面,去开大院的朱漆 大门,刚开一半,又把脑袋缩了回来,吓得脸色煞白,大叫:“不好了!叫花……湖里……吓死我了!”

账房先生崔坤抓住他问道:“什么叫花子,湖里是怎么回事?”

黄义好容易定下神来,说是他扔进湖里的叫花子又回来 了,一定是冤魂不散,来找他算帐的。

他心有余悸地说:“难怪他对我一 笑,原来是死讨钱啊!”

崔坤不以为然地说:“大白天哪有什么鬼!那班穷鬼我见得多了,怕他作什么?”

他探头向外一望,院门外石狮子座子底下果然睡个乞丐,衣衫破烂。 满头乱发的脑袋枕在一个紫皮大葫芦上,旁边搁支木拐。天气很冷,但乞丐却鼾声连天,身上直冒热气,身边的积雪化成水四处流淌。

崔坤看到这里,鼻子哼了一声,从门背后拉出黄义道:“他明明 是个人,还冒热气呢,怎么是鬼。走! 快点去收债。”

黄义只好硬着头皮跟崔坤走进村里。等黄义、崔坤走后,那叫花子翻身坐起,仰头打个哈欠, 自言自语道:“好觉,好觉,我也要去办事了!” 说完直起身,背上紫皮葫芦,一颠一跛地向村中走去。他是谁? 他就是八仙之一的李玄,又称铁拐 李。

铁拐李走不多时,老道贾清风来拜访黄重礼,他是为神将修庙的事而来。这个神将其实就是鲇鱼精,他吃大人吃腻了,想吃孩童换个口味,于是与飞云观的贾老道商量如何装神弄鬼,蛊惑百姓,才演出贾老道“飞剑斩妖”的丑剧。

听说贾老道来访,黄重礼亲自迎接, 二人携手走进正厅落座,贾老道说明来意,黄重礼边品茶边道:“若要愚民们顺从,道长须显出些法力来,使他们心服口服。”

贾老道点头说:“员外说得有理,不过我只会画朱符念咒,真实的本领却没有。”

黄重礼笑道:“先生不要过谦,你飞剑斩妖手段就很高强,怎么说没有真实本领呢?”

贾清风看看左右无人,压低嗓子道:“你以为我杀的是鲇鱼精,非也! 只是条平常的大鱼罢了,我请的神将才是鲇鱼精。鲇大王法术高强,有五千年道行。 我此次便是受他之托,来商量修庙之事,事情若办成,你我都有好处,此事员外要格外保密呀!”

黄重礼先被这番话惊呆了,后转念一想,现在是一伙儿了,还怕什么?于是二 人兴高采烈地商议如何使百姓们上钩。

近晌午,讨债的崔坤、黄义回来交差,黄重礼问道:“崔坤,韩老头儿的债还了吗? 我不是吩咐你,他若不还,便拿他女儿抵债,他女儿人呢?”

崔坤答道:“老爷,他女儿没带来,只是他一个仆人愿来抵债。”

黄重礼气道:“胡说,他还买得起奴仆? 在哪里?快带上来!”

崔坤对厅外喊到:“李玄,进来!”

“咚,咚咚,”一阵拐柱地声,一个跛子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再细看,正是那被扔进湖里的乞丐。 黄重礼吓得一 哆嗦,狠狠踹了崔坤一脚道:“你,你, 怎么把死鬼带进我家来,快叫他滚,快!”

贾老道指着来人道:“哪来的冤魂孽鬼,敢白昼现形,再不滚,看你家仙师的手段!”

黄义抢上一步走到黄重礼面前解释道:“老爷,他不是鬼,倒是位神仙呢!”

黄重礼怒道:“神仙个个齿白唇红,方面大耳,浑身锦绣,哪似 这穷鬼,你们敢坏我的好事,这月工钱想要吗?”

崔坤揉着腿陪笑道:“老爷,我们并不说谎,我们到韩老头儿家,本来是想拉他女儿抵债,这跛子说韩老头儿对他有恩,愿代韩巧儿抵债。 先前我们也不想要他,他在我们面前表演了一套仙术,我们才……"

“哼!一副穷酸相,有什么仙术?”贾老道嗤之以鼻。

他现在相信此人不是鬼,老道傲慢地拍拍那人的肩头道:“仙术可不是吹出来的,你骗别人可以,可骗不了我。”

铁拐李嘻嘻笑道:“老道,我被扔进湖后,乌龙怪、鲇鱼精请我去吃酒。你想想,我若没有仙术,怎么能被他们请呢?”

“放屁!鲇鱼精明明被我斩杀,你是戏弄于我!”

“不敢,我说错了,我是与乌龙怪,神将一起喝……”

“更是放屁,你这……”贾老道气不打一处来, 黄重礼拉住贾老道,摸着腮帮子说道:“道长不要与他一般见识,跛子,你既有法术就表演给我看,若是骗我,小心我打断你的另一条狗腿。”

铁拐李扭身坐在黄重礼的椅子上,笑道:“你真是肉眼凡胎,那好,我来施展施展我的点金术。”

黄义插嘴道:“点金术?点什么金?”

铁拐李从紫葫芦里倒出个绿豆大小的黑药丸,捏在手上道:“我这点金术是从混元老祖那儿学的,能点银成金。”

黄重礼一听这话,忙吩咐黄义去后厢房拿银子和试金石。

黄义拿来一块三两重的银子,黄重礼骂道:“你这榆木脑袋,不会拿大一点儿的吗? 他若会变就多变点儿。”

铁拐李摆手道:“拿大的没用,这丹药只能点这么一点儿。”

他把手中的丹药抹在银子上,又在桌子上敲打一下,银白色突然褪去,代之的是金光闪闪的颜色。黄重礼一把抢过来,在手中掂量掂量,又放进嘴里咬一咬,高兴得手直哆嗦,他叫黄义拿过试金石,试过后大叫:“是真金,是真金,小三儿,快给活神仙献茶。你们俩个,还不给活神仙陪罪。”黄义,崔坤忙叩头陪罪。

铁拐李摸着胡子大笑道:“算了,我不怪你们,黄员外,我看,茶倒不必,有酒吗?”

黄重礼连连点头道:“好,好,快去拿酒,你们俩个退下。神仙爷,你能不能再给我点几块?”

铁拐李不说话,而是端着酒慢条斯理地喝,黄重礼在一旁急得眼里直冒火。

半晌,铁拐李放下酒碗,一抹嘴叹道:“唉,提不得,我的点金丹炼了十年,好不容易炼出了九九八十一粒,却被我一个不争气的徒弟偷去。点成金后去买良田,大宅子,做起大财主来。我去讨,反该他赶打出来,我的腿就是被他打折的,我现在就是要找个人与他合炼金丹,才能……”

黄重礼忙拉住铁拐李的手道:“神仙爷,我与你合炼,所需费用我全包下。铁拐李一指酒碗,黄重礼会意,喊道:“小三儿,再去拿酒来,哦,要窖里的陈酿!”

铁拐李解下葫芦道:“干脆用此壶装满,我若喝醉了,你可千万不要把我再扔进湖里。”

黄重礼“扑通”一声跪下,趴在地上就给铁拐李叩响头,铁拐李呢,背靠太师椅,美美地受用一番,黄重礼连叩五个头,见铁拐李还无扶的意思,便喊道:“小人给活神仙爷陪罪,还望神仙爷海涵。”

铁拐李道:“好,难得你一片诚心,点金丹就与你合炼。”

一席话,把黄重礼喜得手脚都不知怎么放好,他忙命仆人摆酒款待。他们说得热闹,却冷落了一旁的贾清风,他一甩袖子,没趣儿地溜掉了。

贾老道回到飞云观越想越不对劲儿,思忖道:此人来头儿不小,也许不利于我与鲇大王,待我找大王商量商量后再做计较。老道紧一紧腰间鲇鱼精赠的分水犀角带,又回到湖边,见左右无人便径直步入水中,走到鲇鱼精的宫殿前,这座大殿名叫灵宝殿。因殿中戴有王母娘娘的异宝赤玄珠而得名。

大殿静静的,殿中的夜明珠来回摆曳,把灵宝殿照得通亮。守门的蛤蟆精见是贾清风,连忙将他让进殿中,老道见大殿空无一人,便问道:“鲇大王在哪里?”

蛤蟆精鼓着腮帮子道:“鲇大王赴江龙王的琼佳宴会去了,今天不会回来,道长是否见见二大王?”

贾清风点头道:“也好!”

便随蛤蟆精进了偏殿,乌龙怪正趴在桌子上打盹,老道轻声去唤乌龙怪,他埋头不耐烦道:“什么事?搅老子睡觉。”

贾老道又推推他道:“二大王,是我,贾清风,有事要与你商量。”

乌龙怪直起背,伸个懒腰。老道望了望乌龙怪脸上,不禁大吃一惊,他脸上肿起半边,一只眼眯成了一条缝,睁不开,老道问道:“二大王,你这脸上……”

乌龙怪狠狠地一拍桌子嚷道:“老子真倒霉,昨天听见湖里一个叫花子呼救,想必是失足落水的,我想剜下他的心下酒,没想到我用爪一抓,抓个空,背后挨了一记棍子,等我回头,脑袋上又吃了一棍,好一顿打,揍得我晕头转向。要是我找到他,非剥下他的皮不可!”

贾清风道:“大王莫急,我已知道此人在哪里。”

乌龙怪圆睁牛眼,迫不及待地问:“他在哪里?老子非要会会他。”

贾清风道:“此人叫李玄,是个跛子,法力很是不小……”

贾清风还未说完,乌龙怪起来挟住贾清风便腾空飞起,口中道:“你带我去,他在哪里?我今天要与他分个高下!”

贾清风在空中骇得心惊胆颤,赶忙把铁拐李的住处指给乌龙怪看,乌龙怪仔细用眼望去,发现黄家大院朝南的客房中有个乞丐横躺在床上,仿佛睡得正香,他问贾老道:“是他吗?”

贾清风道:“大王,我是肉眼凡胎,透不过窗纸去瞧,你只要看到一个紫葫芦、一只拐,便肯定 是他。”

乌龙怪看得分明,没错,就是他! 他把贾老道放在宅子的墙根儿下,又飞到空中,现出原身。

一只三眼独角的怪龙,浑身铁甲,张牙舞爪地向铁拐李扑去,他的铁爪顷刻间抓破房脊,把那水缸般大的头伸进屋内,瞅准铁拐李咬去,只听“咔嚓”一声,人没咬住,倒把桌子咬下大半边。

乌龙怪吐出满嘴的木屑子,气得发疯。他头尾乱摆,把整个儿东厢房都扫塌了。折腾了一会儿,忽听头上有人在喊:“怪龙, 快上来见你家神仙爷爷。”

乌龙 怪翻起怪眼,瞅见云头之上,铁拐李正端着葫芦喝酒呢,他窜上云头张大嘴向铁拐李扑来。铁拐李哈哈一笑,口中吐出一颗白珠,乌龙怪躲闪不及, 被白珠打到肩上,火星四溅, 他痛得惨嚎一声掉入湖里。铁拐李收回白珠,仍飞回黄重礼家。

民间真实故事一门三杰(铁拐李除三怪民间故事)(1)

墙根儿下的贾老道看得真真切切,心惊胆寒。 他赶紧回到灵宝殿,探视乌龙怪的伤情。乌龙怪正躺在床上呻吟,左肩血肉模糊,估计伤得不轻。

贾老道小声说道:“大王,你伤得如何?”

乌龙怪有气无力地叹道: “先生之言果然,我治不了他,看来得另想办法。 ”

贾清风低头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凑到乌龙怪耳边道:“何不用迷魂散毒死他呢,即使毒不死,也损去他四千年的道行。到那时候,再找他报仇不迟。”

乌龙怪赞道:“好计,好计!”立即从身后摸出个白玉瓶递与贾老道,得意地笑道:“老弟,这可全靠你了。”

贾清风恭恭敬敬地接过来说:“大王放心,我一定将事办成。

第三天早上,黄重礼大摆酒宴,说是庆贺铁拐李斗败乌龙怪,其实他早与贾清风勾结,想毒死铁拐李。

酒宴开始,铁拐李一上桌就不客气,双手左右开弓,大啃大嚼。贾清风心里骂道:“馋鬼,待会儿叫你好受。”

只所见桌那边,铁拐李边吃还边劝大家:“快吃,快吃,不要客气,我不怕别人骂我馋鬼,也不怕吃坏肚子不好受,喂,快上酒!”

贾老道心里奇怪,忖道:怪哉,他好像是对我说的,莫非他知道我的心思?还是快下手为好。

他对一边待立的黄义使个眼色道:“上酒,要上好酒。”

黄义会意,此话是他们下毒的暗号。他给铁拐李斟上满满一碗毒酒,趁他不注意,飞快地换上一模一样的酒壶给黄重礼和贾清风也斟满。

黄重礼起身先向铁拐李敬酒,铁拐李好不容易把满嘴的肉咽下去,端起酒碗就往嘴里灌,黄重礼与贾清风两眼直直地瞅定铁拐李,生怕他漏出一滴酒来,没想到铁拐李把酒碗刚凑到唇边,又放下了。

黄重礼心说:“不好!”脸上挤出一丝笑,问道:“李神仙,您怎么不喝?”

铁拐李长叹道:“唉!看着你这红红的酒,就想起我徒弟,千不该、万不该,在酒里下药,把我迷倒后盗走点金丹,鬼东西,我一定要找他算帐!”

黄重礼与贾清风对望一眼,骇得心口狂跳,贾老道假装镇定地劝道:“今日应该高兴才是,莫要自寻烦恼,来,快喝完这杯酒。”

铁拐李二次举起碗道:“好!今天来个一醉方休!”说完仰脖“咕嘟”“咕嘟”地喝干满满一碗,把碗叭地一放,叫道:“斟酒!”

就这样,铁拐李连喝三四碗,贾老道、黄重礼在一旁看到还无动静,真是如坐针毡。他们勉强喝下自己的酒,顿时感到脑袋发昏,胸口闷胀。二人支持不住,只好告退。

铁拐李嘿嘿笑道:“二位既然身体不适,这桌酒肉我就替你们吃吧,不客气了。”

其实,铁拐李早知酒中有毒,故意用个小法术,把毒药搬到另一壶中。迷魂散虽是毒药,但不是立即就死。这酒能使平常人失去本性,变成畜性;能使神仙消去几千年的道行,变得与平常人无异。贾老道、黄重礼没想到害人未成,反害了自己,二人从此卧床不起,奄奄待毙。

这一天,铁拐李到湖边施银救济穷人,铁拐李哪来的银子?全是黄重礼交给他炼金用的。他看到赏重礼浑身浮肿,奄奄一息的模样,不觉好笑,索性把银子全分给了穷人。

这时,湖面上突然刮起大风, 掀起层层巨浪,风浪中猛地冲出一股水柱,水柱落下之处,空中现出两个妖怪。不用问,来的是鲇鱼精和乌龙怪,他们在灵宝殿中得知毒计未成功,便亲自来寻仇。

乌龙怪一眼望见岸上的铁拐李,嚷道:“大哥,就是他!”

鲇鱼精手抚五缕黄髯,狞笑道:“铁拐李,我当你是什么了不得的神仙,原来是个废人,凭你也敢与我作对,真是胆大包天!”

“呸!鲇鱼精,你伤害生灵无数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捱不过。今天,你的报应到了!”

“哈!哈哈!好不识羞的狂徒,看老子的手段。”说完,嘴一张, 一道黑烟挟着光芒四射、 鲜红耀眼的赤玄珠向铁拐李迎面打来,铁拐李毫不示弱,喷出一粒白珠——他的金丹,抵住赤玄珠,两珠相碰,声如雷鸣。

鲇鱼精,铁拐李各运真功,天 空中的白光与红光斗在一起,约模三个时辰, 红光已把白光罩住,犹如一块冰置于一盆炭火中相仿,白光渐渐减弱,铁拐李已觉得非常吃力,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

“当,当,当”阵阵钟声从天际传来,刚才还处于劣势的白光突然暴涨,反把红光压了下去。 村民侧耳细听,这钟声是由西边传来的,声音虽不大,听起来清晰、悦耳,鲇鱼精听到钟声后顿感头昏眼花,浑身乏力。

白光狠狠地压下去,乌龙怪大叫:“大哥! 快逃!”

鲇鱼精阔口猛吸,把赤玄珠吞进肚里,翻身钻入湖中。远处的村民纷纷围扰过来,齐声赞铁拐李法术高,铁拐李摇头道:“鲇鱼精有五千年道行,除它不易, 幸亏那阵钟声将它击 退。”

人丛中的韩老头儿不解地问:“恩人,鲇鱼精不是已除了吗?刚才分明是神将。”

铁拐李把木拐柱得山响,怒声道:“哪有神将吃生人血食的?你们都被道士骗了!”

铁拐李想了想,说:“你们可知钟声从何处传到这里的?”

众人思村半天,一人道:“东方山弘化寺里有口大钟,这方圆百里再没有其它的钟了,不过弘化寺久已荒废,可能……”村民的话未完,铁拐李早已驾云而起,直奔东方山而去。

东方山上一片深冬景色,白雪覆盖着静穆的大山。山顶上,是一座破残的寺院。

铁拐李降下云头,推开两扇“呀呀”作响的山门, 便见一个中年僧人坐在正殿的台阶上缝补破纳,他上前拱手道: “大师傅,请问刚才是你敲钟吗?”

和尚抬起头,上下打量铁拐李,然后道:“不是,是我师傅敲的,他在里面相侯。”说完,低头又一针一针地补破纳。

殿中灰尘堆积,佛像残缺不 全,横七竖八地堆在莲台上。在殿中稍亮的地方,一个老和尚盘坐在地上编竹篓,铁拐李来到他面前一揖到地,谢道: “多谢大师救命之恩!请问大师法号怎么称呼?”

老和尚放下竹篓,慌忙站起来合掌还礼道:“原来是凝阳真人 何必如此多礼,我乃智印是也。”

“哦,您是神僧智印禅师,神师佛法精深,神通广大,您钟声退魔,救了我,也救了百姓。 现在鲇鱼精仍在湖中,不知禅师有何法除他?”

智印提起地上的竹篓,笑道: “竹篓虽小,却可装山装海,你只须念动咒语往水中一兜,二怪自然被擒,你把他俩提来,凭我发落。”

铁拐李接过竹篓道: “竹篓好是好,只可惜没有盖子。”

“哦,你看,我把这么要紧的物件都忘掉了,真是糊涂。”二人不禁相视大笑。

湖边,铁拐李念动咒语,把竹篓摁进水里,来回一兜,随即飞快地盖紧篓盖,他俯耳贴在篓上,只听里面有人大骂:“他妈的,什么玩意儿敢装老子,来,我二人合力捅破它。”

里面扑腾了一阵子,一个哭丧腔道:“大哥,不行啊,怎么办?”

铁拐李敲敲篓盖道:“二妖怪,莫要猖狂,还是听天由命吧!”

篓中的鲇鱼精仍是叫骂不休,铁拐李可不管他乱叫乱骂,提篓直奔弘化寺,按下云头后,他把竹篓随手放在殿外,喜滋滋地唤道:“大师,二孽障给抓住了。”

智印大师满面春风地走出来,笑道:“好,好,快到里边一述。”

二人有说有笑地刚在殿中坐定,那个补破纳的和尚神色慌张地跑进来大叫:“师傅,他们逃了!您老人家快来。”

民间真实故事一门三杰(铁拐李除三怪民间故事)(2)

智印飞步奔出殿外,望见天空中两道黑气一东一西地飞窜,禅师抬手向东一指,一道金光挟着雷声把黑气震得栽下去;再望西边,黑气已隐没无踪,禅师微叹道:“法悟,你知罪吗?”

法悟合掌低头道:“弟子只以为是谁的鱼篓,要去放生,掀开盖,妖怪便逃跑了。弟子知罪。”

再见地上的竹篓,已被二怪逃跑时踩烂了。

铁拐李拾起竹篓叹道:“唉,这回又要费一翻功夫了。”

智印禅师道:“合该鲇鱼精劫数未到,乌龙怪已被贫僧的神雷震死,跌在山中,咱们去看看。”

三人驾云来到一处高山,俯视山中,山的向阳处,大片积雪不翼而飞,一块巨大的黑石平躺在地上,极似乌龙的尾巴,方知乌龙怪在此栽进泥土深处。

铁拐李叩着石头说:“好像是铁矿石。”

智印笑道:“正是,我还要用此石炼一宝助你除妖。”

铁拐李喜道:“多谢禅师,不知禅师要炼个什么宝?”

智印指着铁拐李的木拐道:“我就给你铸一支铁拐吧,法悟,这支拐由你来铸,炼上七七四十九天,好将功折罪,你服吗?”

法悟道:“弟子愿意,铸拐之事,师傅尽管放心。”

铁拐李诙谐地说:“大师,等你炼好铁拐,我葫芦里的丹药由你要。”

智印抚髯道:“你的药,连你的脚都治不好,与我何用?”三人哈哈大笑,随即驾云飞回弘化寺。

后来,这座山因是乌龙怪化成一条大铁脉,以产铁闻名,所以被后人叫做铁山。

四十九天很快过去了,天气变暖,东方山上已是春光渐露。

铁拐李挂铁拐回到湖边,老百姓围上来问长问短,铁拐李问道:“鲇鱼精还在湖中作怪吗?”

老百姓答道:“自从上次他被抓去后,不知怎么回到湖里,日日掀起大风大浪,我们都不敢下湖,还望恩公一定除掉他!”

铁拐李气愤地说:“孽畜,竟越发猖狂,这回一定不能饶他。”

铁拐李叫众人退后,他边念咒边把手中的铁拐掷向湖心。只见铁拐化作一道乌光,直冲入水中。一会儿,乌光逼出一道黑气,在半空中不停地缠斗。铁拐李用手一招,乌光飞回仍还原成铁。

再看半空中,黑烟化成了鲇鱼精,他跳脚大骂:“好个李跛子,勾结智印贼秃与我为难,老子今天与你拼了!”

他故技重施,口吐红珠,要取铁拐李性命,铁拐李冷笑一声,铁拐化作乌光迎上去。

“轰隆隆”,天空中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红珠被击得粉碎,顿时化作万朵流萤飞散,一闪而灭。鲇鱼精惊慌之余稍一分神,脚被铁拐击中,铁拐李招来五个神将一拥而上,用蛟筋把他捆个结实。此时的鲇鱼精气焰全消,垂头不语。

村民们走过来想看个究竟,此时铁拐李便把贾老道假称斩妖,实则是与鲇鱼精勾结骗得生人血食,并与黄重礼一同设计骗村民们出钱修庙之事合盘托出。

村民们越听越气愤,韩老头儿大呼:“走,找黄财主、贾老道算帐去。”村民们一齐冲向黄重礼的大院。

“嗷,嗷嗷”一阵猪嚎传来,铁拐李回头看去,原来是村民们从黄家大院追赶着一只大猪朝这边跑来。铁拐李睁开慧目仔细一瞧,便知道这猪就是吃迷魂药的黄重礼所化,不禁念道;“真是善恶有报,时辰未到啊!”

此时,铁拐李忽觉身后有异响,回头看时,只见一道黑烟向湖上飞逃,铁拐李知道是那鲇鱼精要溜,便大喝一声:“看拐!”手中铁拐飞掷而出,黑烟径直坠入湖中,激起冲天的水柱,水柱落下震得巨浪飞溅,白沫连天, 等到大浪平静后,一座石岛矗立 起来,恰似一条大鲇鱼,后人把它称为鲇鱼墩。

铁拐李收回铁拐,松了口气。 追猪的村民陆续回来,铁拐李迎上去向走在前面的韩老头儿问道:“韩大爷,追上没有?”

韩老头儿大笑道:“当然追上 了,那猪跑上狮子山已变成头石猪,卧在草里, 我想那真是天报应。”

铁拐李 又问:“你肯定是黄重礼变得?”

一旁几个青年村民七嘴八舌地道:“黄老怪左额有块青斑,石猪左额同样有。 ”

铁拐李含笑点头道:“黄重礼是如此下场,贾老道更不消说,他早已化成一滩脓血。除怪之事多亏东方山智印禅师帮助,你们可以量力捐些银子替他修好寺庙,报答他的除怪之恩。”

说罢,铁拐李刚要迈步,被拥上来的村民齐齐拉住,有的说:“神仙爷,多住几天吧!”

有的含泪道:“李神仙,我们永不忘你的大恩大德。”

铁拐李使了个移形的法术,从人群中挣脱出来,头也不回地从湖面踏波而去。

岸上,村民们齐刷刷地跪下, 望着铁拐李且歌且走,向东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