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rén】,象形字,像一個側面站立的人形。

隶体姓氏字体对照表(漢字的字元人與鬼神人)(1)

《說文解字·人部》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

段玉裁注:禽獸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爲天地之心。惟人爲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爲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

【籀文】是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寫的《史籀篇》中的文字。

【什麼是人?】東西方文化對人的定義不同

西方文化對人的定義是:脑容量達到1300~1400毫升,能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能使用语言進行交流的一種高级动物。

而東方文化則認為:人區別於動物,是人通過內心的修養而脫離了獸性的野蠻。因為人懂得要與人合作才能生活得更好。

人為什麼是一個彎著腰的形象呢?因為人懂得謙遜。

有一件西周時的青銅器《辛鼎》,辛在銘文中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辛萬年唯人」。他向祖先發誓:自己一輩子都要做一個「人」。

【人與動物的區別】

1)能夠生產食物。在新石器時代產生的農業文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從猿到人,人類第一次通過種植和養殖來獲取食物,從而擺脫了動物靠採集和漁獵來獲取食物的依賴。這是人類不同於動物的最本質的區別。人与動物最大的區別不是能夠製造工具,而是能夠生產食物。

2)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性能夠分辨善惡,人不能只顧自己,還要尊重他人、寬容他人、不侵害他人,要以不妨礙他人為原則,不得自己不該得到的東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從自己的內心告訴自己:「要做文明人,不做野蠻人」。

《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詩經·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xiàng】,看。儀,禮儀。)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止,通假為「恥」。俟【sì】,等待。)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遄【chuán】,疾速。)

除了「人」的本字外,表示「人」的字還有:

「儿」——寫在下面的人、「大」——正面站著的人、「立」——站在地上的人、「卩」——跪跽著的人、「尸」——蹲踞著的人、「屰」——倒立著的人、「夭」——甩著手走路的人

「夨」——側過頭去的人、「交」——兩腿交叉的人、「尢」——瘸腿的人。

以「人」作為部首的字,都跟人或人的活動有關。有些是寫在字形的上面,如:众、企、介。而更多的是寫成單人旁的「亻」,在隸變之後規定一定要寫在字的左邊。

从「人」的會意字有:

「从」寫成二個相向的人,表示聽從。「众」寫成三個相向的人,表示有許多人。「比」寫成二個並肩的人,表示兩個親密的人。「北」寫成二個相背的人,表示相背離。「化」寫成一正一倒的兩個人,表示要把那些倒著的人正過來。

(抱在懷裡)、(背著孩子的人)、(供役使的奴僕)、(做官)、(給予)、(靠在樹上休息)、(依靠)、(趴著)、(負荷、承擔)、(傳遞)、(輕慢、欺侮)、(持戈擊刺)、(持杖慢慢地過河)、(繫在衣帶上的手巾)、(誠實守信用)、(人與人之間的友愛與親善)、(準備齊全)、(旁邊)、(兄弟的兒子)、(剛直)、(輔佐)、

有些以「亻」作意符的形聲字,在造字之初並沒有从「人」,而是後來加上的。如:

(群臣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排行第一)、(排行第二)、(舉止儀容)、使(命令他人)、(綑綁)、(俘獲)、便(便利,是鞭的初文)、(一起、全部)、(一點一點地侵占)、(安寧)、(償還)、(迎賓)、(門役)、(保護)、(出苦力的人)、(王室的屏障)、

更多以「亻」作意符的形聲字,是秦漢時後起的字:

1)人稱代詞:

(方言,第一人稱代詞)、(方言,第二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他們(第三人稱複數)、

2)名詞:

(小孩)、(未成年的奴婢)、(對男子的蔑稱)、(山裏的神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見義勇為)、(風俗習慣)、(夥伴)、伴侶(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人)、(創傷)、(暗中察看)、(欠别人錢)、(聊賴)、(美男子)、(小孩)、(陪葬用的偶人)、(泥土、木頭做的人形)、傀儡(受人操控的木偶)、(匹配、伴侶)、(配偶)、(古樂官)、【讀若排】(雜耍)、(藝人)、(官僚)、(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專門為喪葬服務的術士)、

3)動詞:

(本字是乍,興起)、(作的俗字)、(借東西)、(借进、借出)、(比照)、(物價)、(貨物的價值)、(供給)、(守候)、(分解牛)、(更替)、(拿著棍杖)、(輔佐)、(修飾)、(負荷,馱的異體字)、(迴避)、/(受雇佣)、(積蓄儲備)、傾/仄(傾斜偏側)、(因襲、依舊)、(欺詐)、(匹配)、仿/似/像(相似)、(低頭)、(臉向上)、(耕作)、(伸展)、(停留)、(用花言巧語諂媚)、(觀望)、(侍奉)、(供奉)、(假裝)、(盜竊)、(停止)、(共同在一起)、(超越身分)、(斜靠著)、(親近)、(撲倒)、偃/僵(向後仰面倒下)、(催促)、

4)形容詞:

(與高相對)、(傾斜不正)、(愚蠢)、(本義是藝人)、(倨傲不遜)、(高大)、(才智出眾)、(節儉)、(高)、(美好)、(矮小)、(驕縱自大)、(緊迫)、(強有力)、(才智過人)、(相貌俊俏)、(傾斜)、(順從)、(倔強)、

5)副詞:

(表示意思的轉折)、(只有、只能)、(靠近)、

6)數詞:

(兩個)、(三個)、(五人一組)、(以十人或十家為單位)、(百人之長)、(千人之長)、(本意是背向)、/(量詞)

以「人」作聲符的形聲字:(認的簡體字)

隶体姓氏字体对照表(漢字的字元人與鬼神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