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丰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被誉为最具乡土气息的传统节日,“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的诗句里,不仅述说着农耕社会里的美好节气,更唤醒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记忆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物语,在清明回乡祭祖和山水踏青的计划里,是国人存念于“天地之间有大德”的念兹在兹今年春节,国人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加之现在各地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使得出行意愿将在清明小长假中得到集中释放,全国各大火车站也将迎来一波小高峰人来人往,是我们对传统节日存于心中的敬畏和遵从,而在更高层次,还有许多人以祭奠英烈的方式,去开启生者与逝者的对话、当下与历史的交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缅怀英烈铸就忠魂?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缅怀英烈铸就忠魂(祭英烈之清)

缅怀英烈铸就忠魂

作者:韦丰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被誉为最具乡土气息的传统节日,“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的诗句里,不仅述说着农耕社会里的美好节气,更唤醒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记忆。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物语,在清明回乡祭祖和山水踏青的计划里,是国人存念于“天地之间有大德”的念兹在兹。今年春节,国人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加之现在各地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使得出行意愿将在清明小长假中得到集中释放,全国各大火车站也将迎来一波小高峰。人来人往,是我们对传统节日存于心中的敬畏和遵从,而在更高层次,还有许多人以祭奠英烈的方式,去开启生者与逝者的对话、当下与历史的交流。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历史的过往清晰地告诉我们,今日华夏之和平与安宁,不是在一片空地上凭空构建的大厦,而是走过烽火硝烟、枪林弹雨之后的重生,是经历抗震救灾、防洪抢险之后的奋起。没有英烈前赴后继的牺牲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然而,近年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网络空间抹黑英烈,严重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民族感情。“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的名誉事关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追求,他们的名字永远存在于民族殿堂之上。我们在清明祭奠英烈,正是践行尊崇英雄、缅怀英烈这一全民族共同的价值。

清明祭英烈,网络亦是情怀之地。清明前后,广东揭阳启动“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社会各界群众可登录相关网站进入云端祭扫平台,以向英烈献花、祭酒、点烛、祝福等方式寄托哀思;江苏宿迁举办“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营造绿色、文明、简约祭祀新风尚,让清明更“清明”……今年的清明,为了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全国多个地市响应不出门、网上祭扫的倡议。我们以网络祭奠英烈的方式弘扬家国情怀,也呼应着拱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倡议。线上和线下,并不是空间的阻隔,而是情感的延续。在清明的网络中国节里,我们不断传递着对英烈的那一份追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清明节祭奠英烈,不仅是表达“怎么看过去”的鲜明态度,更是彰显“如何向未来”的坚定决心。清明前后,江西九江双峰小学优秀的少先队员代表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山公园烈士陵园,开展了“祭英烈·学党史·做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共同追忆红色足迹。当下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是在“本来”之上开辟“未来”,秉轴持钧的关键力量,正是广大的青少年群体。有花无酒祭英雄,烈士墓前深鞠躬,以清明祭奠英烈的方式,是要不断提醒后来之人,无论我们走多远、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红色基因都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

祭英烈之“清”,悟情怀之“明”。一束菊花、几许默哀、良久静思……简洁却不简单的过程,葆有我们对英烈最好的追忆。而以网络中国节的方式来祭奠英烈,仪式同样肃穆而不敷衍,且更显生态环保与疫情防控之“清”境;再者,矢志复兴是一段往前的征程,但对历史的回望依然是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修课。为昨日,也是为了明天,祭奠英烈就有这番之“明”镜。在“清”与“明”的情景交集之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流转在天地之间。在此维度之下,我们的家国情怀更炙热、奋斗激情更奔涌、复兴征程更壮丽。(韦丰)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