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两年多之前有人说平板电脑市场会再度复兴,我们一定会认为Ta在说胡话。
然而现在大家都知道,平板电脑市场不仅再度复兴了,而且与过去偏娱乐、更重视“便携性”的潮流相比,如今很明显已经将“大屏”、“高性能”、“生产力”作为了主要发展方向。
可以看到,以苹果iPad Pro为代表的高端平板电脑,如今已然用上了完全等同于PC级别的芯片,而且在销量、用户口碑等方面均在同级机型中一骑绝尘。
此外,三星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采用14.6英寸屏幕的Galaxy Tab S8 Ultra,真正将热销平板电脑产品的尺寸做到了等同于主流笔记本电脑的级别。
当然,“大屏”、“高性能”、“主打生产力”的不只是苹果和三星。纵观市场,小米、vivo,以及更多品牌如今的平板电脑产品,都明显用上了大屏、配上了手写笔和键盘。
而且就在近日,更是先后迎来了据称是小米平板第六代,以及下一代iPad Pro的曝光信息。根据相关传言显示,它们会进一步采用更强性能的芯片、使用更大尺寸的屏幕,并且会更偏向重负载的生产力场景。
但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巨屏、高性能、超大尺寸的平板电脑吗?
俗话说得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想弄清楚巨屏平板电脑的市场前景,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近亲”,也就是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程中找到值得参考的答案。
2006年对于整个消费数码市场来说,用“蓝光之年”来称呼似乎并无不妥。在这一年的春季,在蓝光光盘协会的一声令下后,全球消费者迎来了高清蓝光光碟、蓝光影碟机、蓝光游戏主机(索尼PS3),以及各类相关产品的上市大潮。
在当时那个带宽还不发达的年代,蓝光光碟的出现,意味着消费者第一次有了能够承载、传播、回放全高清(1080P)影片的载体。而“蓝光”与高清音频所带来的感官冲击,对于此前已经看惯了480P、576P标清画面的用户来说,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要大于如今4K相比1080P的冲击力。
全球首款巨屏蓝光娱乐本索尼Vaio AR,屏幕下方是巨大的音箱
正因如此,在彼时的笔记本电脑行业,以索尼为首、东芝、戴尔、惠普等厂商,几乎“不约而同”地端出了一个此前从未有过的全新产品形态:巨屏蓝光娱乐本。
顾名思义,与传统的“多媒体影音本”相比,这类产品往往有着更大的屏幕尺寸。17.3英寸对它们来说只是起步,18.4英寸才算是“平均水平”,而直接用到20英寸屏幕的也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这类笔记本电脑不光“屏大”,往往还会配备一些特别高端的娱乐配置。比如它们会使用高成本的广色域屏幕(这在当时并不多见)来增强显示效果,会设计大尺寸的、多声道的环绕声扬声器,会在键盘上配备额外的多媒体控制器,会有蓝光光驱,会使用大容量的多组硬盘。当然,用上当时最高性能、最高成本的CPU和显卡更是“基本中的基本”,是压根就不需要额外强调的事情。
毫无疑问,这么一来的代价也是非常显著的。这些“巨屏蓝光娱乐本”几乎无一例外都牺牲了续航与便携性,也近乎完全不考虑使用电池时的性能。说白了,它们与其说是“笔记本电脑”,不如说更像是“可以搬运的、纯粹为了看蓝光电影而生的一体式PC”。
东芝G50最大的特征是内置四核心CELL芯片,用于视频转码加速
后来的事情大家想必就知道了,“巨屏蓝光娱乐本”不是没有火过,事实上部分厂商还为这类产品出过好几代改款甚至是续作,说明它们的销量在当时来说真不见得就低。但从最终的结果而言,如今再也没有厂商会推出这类完全放弃移动性,只为了固定场所影音娱乐而生的“笔记本电脑”了。
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变了。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蓝光很快就式微了。而后续“超级本”等概念的出现,更是让轻薄、长续航成为了许多消费者对于笔记本电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纵观当下的市场就不难发现,哪怕是在电竞游戏本领域,厂商也很少再去设计超过17.3英寸的产品。而且即便是所谓的“重型游戏本”,也普遍会在外形上注重控制机身厚度。
至于那些顶级的、纯粹以“影音”享受为卖点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反而是以相对小尺寸(16英寸或以下)的形态居多。在如今高集成度设计的驱使下,它们不再需要巨大的机身,也能凭借着高品质的miniLED、OLED屏幕,以及多声道的杜比全景声扬声器,带来非常沉浸式的影音享受。
如此一来,用户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差,不管是在卧室里还是飞机上,都能使用这些新世代的“影音本”,得到远胜过去的体验。
于是乎,这说明了什么呢?让我们重新将视线转移到平板电脑的用户身上。为什么大家现在会青睐大尺寸的、高性能的平板电脑呢,这无疑是因为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用户对于网课、居家办公的需求明显增加,这一方面意味着对于平板电脑“便携性”的需求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网课、办公需要长时间紧盯屏幕,因此“巨屏”也就意味着看得更清楚、更护眼,也能提供更高效率的分屏体验。
再加上最近这几年移动SoC的能效比普遍糟糕,如果平板还像以往那样只有7、8英寸的屏幕,那么续航很可能不会比智能手机有多大的优势。
然而网课也好、居家办公也罢,这些出于特殊情况的需求又能持续多长时间呢?虽然目前还无法给出定论,但至少不见得会比蓝光光盘的流行周期更长吧。从这一点来说,“巨屏平板”或许还会继续流行一阵子,甚至还会有比现在更夸张的产品出现。
但这类产品真不见得就会成为平板电脑的“新常态”,毕竟平板电脑的本质,其实就是在手机与电脑之间的“折中”。而完全舍弃便携性,造出与笔记本电脑一样大(甚至还更大)的平板电脑,显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这样的“初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