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演出市场逐渐恢复,9月,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将迎来2022/23秋冬演出季。作为新演出季首部话剧作品,“90后”导演丁一滕执导、张歆艺主演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莲》将于9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首演。另一部同样由丁一滕执导、影视明星屈楚萧主演的话剧《我是月亮》将在10月25日、26日与沪上观众见面。

20年漫漫告状路,只为证明“我不是潘金莲”。话剧《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的同名小说,讲述“不被认可的李雪莲的前半生”的故事,是鼓楼西戏剧继《一句顶一万句》、明星版《枕头人》之后推出的第三部大剧场话剧,也是鼓楼西戏剧与刘震云的第二次合作。

“《我不是潘金莲》就是个芝麻变西瓜的故事,本是一句话的事,却演变成二十年的苦笑官司。”刘震云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曾这样表示。

话剧版《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焦点回归原著中女主角李雪莲复杂的心路历程,为观众带来“一部从头笑到尾的悲剧”。编剧卓别灵表示,“改编这部作品之初,我的信念就是要忠实原著,所以剧本保留了李雪莲几乎所有行动线,百分之八十以上台词都是原著里的对白。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也做出了自己的颠覆。”

张歆艺我不是潘金莲巡演第二站(告别浪姐)(1)

丁一滕将多年来探索的“新程式戏剧”展现在这部剧的创作中,赋予其更加青春、大胆、先锋、探索的气质,希望呈现这部作品的“幽默感、史诗感、时代感”。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刘科栋担任该剧舞美设计,视觉艺术家王琦担任灯光设计,在舞台呈现动态装置与视觉元素拼贴的时空幻境。

幕起幕落即是眼睛状和心脏跳动声,故事就发生在这只眼睛里。舞台轴心是一个可以打圈转动、上下位移的三圈“漩涡式转盘”,仿佛一个漩涡将一群人卷入20年的漫长风波。丁一滕表示,“我们称它为一口‘锅’,实际上它也像一个命运的漩涡,当它转动起来的时候,好像把李雪莲的命运卷入风暴当中,李雪莲也自然地成为这个风暴的中心。”

《我不是潘金莲》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张歆艺的话剧舞台首秀。刚在《乘风破浪》第三季节目中展现唱演跳实力的张歆艺推掉不少影视综艺邀约,在排练厅里反复琢磨走位和情绪处理,自己设计了不少肢体动作,希望更好展示一个内心充满冤屈和悲愤的女性20年的心路历程。

张歆艺我不是潘金莲巡演第二站(告别浪姐)(2)

剧中与她搭戏的一众男演员则是从上百人中遴选而出的,分别擅长京剧、黄梅戏、川剧变脸、Rap、古典舞、吉他弹唱、中提琴、芭蕾、现代舞、相声等技艺。丁一滕希望,用这样一个有“怪咖”气质的“男团”,呈现《我不是潘金莲》内在的荒诞性,同时也让舞台更加丰富有趣。

谈到光怪陆离的男性角色,丁一滕也向观众推荐自己的另一部作品,同样由鼓楼西戏剧出品的《我是月亮》,“主演屈楚萧就是一个矛盾体,有坚硬的外壳、细腻脆弱的内心,这种矛盾感让演员在舞台上变得更有魅力。”

张歆艺我不是潘金莲巡演第二站(告别浪姐)(3)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施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