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成就斐然。他为人刚正不阿,性格率真。虽屡屡得罪权贵,却深受百姓爱戴。
“东坡肉”就是他在出任杭州知州时发明的。当年太湖泛滥,苏轼指挥众人疏浚西湖,建起了后世为人称颂的“苏堤”。杭州百姓为了感谢他,过年时送给他整头的肥猪。他就让家人把猪肉切成方块,烧制后分给大家吃,由于肉块色泽红润,肉质酥烂,风味独特,口齿留香,所以大家后来将苏轼烧制的红烧肉称为“东坡肉”。
那么“皛饭”和“毳饭”又是什么饭呢?(皛——音同“小”,明亮的意思;毳——音同“脆”,医学上指人体上除了头发、胡须、腋毛等其它细小的寒毛)
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年幼读书时,生活非常清苦,每日三餐,饭桌上只有白米饭、白萝卜和盐。苏轼戏称为“三白饭”。
苏轼
有一次苏轼和好友刘攽(音同“颁”,字贡夫,北宋著名史学家)闲谈,提起了年轻时的往事,和刘攽谈到了穷困之时吃的“三白饭”,即是闲谈,苏轼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一些时日,刘攽给苏轼送了一封请柬,邀请苏轼到他家去吃“皛饭”。苏轼已经忘记了曾和刘攽谈起过“三白饭”的事,心想:贡夫学识广博,这个“皛饭”一定另有典故,便欣然赴约。到开饭之明,见饭桌上只有白米饭、白萝卜和盐,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刘攽故意在戏谑他。苏轼心里明白了原由,虽然无酒无肉,但仍吃得津津有味,期间谈笑自若。
过了一段时间,苏轼也邀请刘攽来家做客,请柬上写明以“毳饭”宴请。刘攽百思不解“毳饭”为何?遂按时赴宴。开饭之时,见饭桌上空无一物,顿生疑问,向苏东坡问其缘由,苏东坡回答说:“所谓毳饭,即冇饭,冇菜,冇盐是也”刘攽听后哈哈大笑。原来,苏东坡这是报“皛饭”之仇。可见,苏轼为人处事的豁达和坦然,在这个故事里可见一斑。
苏东坡和他的弟弟,朝夕与共,苦读二十载终成大家。他和弟弟分别之时,做诗一首,我摘录如下,以飨各位朋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垄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苏东坡的趣闻轶事还有很多,他也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家,朋友们如果有兴趣,以后我还会和大家继续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