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18时35分31秒

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霜降节气

也意味着“入冬”进程

将被按下“快进键”

青岛市什么时候霜降 来了就在今天18点35分(1)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作为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公历每年10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但实际上霜降并非“露结为霜”,也不是霜从天而降,而是近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度变化而化成小冰晶的一种自然现象。

青岛市什么时候霜降 来了就在今天18点35分(2)

从气象学上说,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作“早霜”或“初霜”,而把一般在来年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叫作“晚霜”或“终霜”。有些地方也俗称早霜为“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在农事方面,经过“霜打”的一些果蔬,其味道也往往变得更加清甜可口,如萝卜、白菜、红薯、柿子等。

霜降时节,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流变化剧烈,气温越来越低,我国北方地区虽然绿意渐隐,但千里沃野上,大自然的调色盘里却多了不少耀眼的暖色,草木有的变成深红色,有的变成金黄色,犹如一幅幅水彩画。

这醉人的秋意,自古也引发了文人雅士们的感慨和诗情,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等,可谓诗中有画,让人心旷神怡。

霜降是秋季走向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人们日常除了要防寒保暖、早睡早起、加强锻炼外,在饮食上应如何加强自身调理呢?由国庆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提示,可多吃一些具有生津润燥、健脾益胃、消食止渴、清热化痰、抵御寒气的食物,如梨、山药、苹果、百合、莲子、柿子、萝卜等。

青岛市什么时候霜降 来了就在今天18点35分(3)

青岛的秋冬转换时期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与寒露相比,霜降到来后,天气会变得更冷,露水会凝结成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的气候

霜降天气特点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天气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

霜降期间,一般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退出,天气相对更为简单。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

青岛霜降天气特点

青岛的秋季一般从9月上旬开始到11月上旬结束,相当于白露至立冬节气。霜降之后就是立冬节气,随着北方冷空气日渐加强,南方暖湿气流逐渐减弱,岛城短暂的秋季也将会结束,渐渐进入冬季。也就是说,霜降时节,是我们岛城真正的秋冬转换时期。

霜冻与农业

我们通常把秋季第一次发生的霜冻称为初霜冻,因为初霜冻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就使作物受害,所以有农作物“秋季杀手”的称号。在农业上,无霜期和初霜是非常重要的。无霜期与农作物生长期有密切关系,一年中无霜期越长,作物生长期也越长,对作物生长越有利。我们知道,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粮食成熟期正好处于当地无霜期的末尾,产量与初霜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初霜晚来3~5天,增产幅度就会非常明显;如果正好在乳熟的阶段出现了初霜,造成霜冻,那么这个地区就会大范围的减产。所以霜和霜冻对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相对于东北来说,青岛地区无霜期要长得多。从整个农业生产的安排来讲,秋季出现的霜冻,对大田作物一般影响不大。在青岛,霜冻的影响主要是在春季,对果树和蔬菜的影响相对比较明显一些。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虫咸俯

霜降习俗

一转眼,又是深秋

山林被晕染上缤纷的色彩

空气中弥漫着桂、菊交融的芬芳

这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时节

赏菊花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是赏菊好时节。

吃柿子

“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本草纲目》中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

霜降养生

古语有谚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霜降时节

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霜降三防”要做好

一防秋燥

霜降后,天气渐凉,秋燥明显,尤其在北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蜂蜜、银耳、葡萄、雪梨、冰糖等。南方秋雨连绵,“祛湿”非常必要,宜多食莲子、冬瓜、山药等。

二防秋郁

霜降时节,可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豆类等;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多去户外走走,坚持适度锻炼。

三防秋寒

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因此需要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早睡早起,拒绝熬夜,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稿件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青岛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