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小区里见过刺猬活动吗?你的窗前曾飞过珠颈斑鸠吗?

上海繁华如水泥森林,步履匆匆的人们很少知道,其实这里也蕴藏着别样的自然生态。赤腹松鼠、东亚家蝠、黑斑侧褶蛙……这些名字陌生的小动物,也许就住在你家门口的公共花坛里。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走出家门,认识社区,与这些可爱生灵来一场亲密接触,最近,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团工委推出“小小社区生态规划师”系列活动,请来专业讲师,带社区孩子们了解生活城市与社区知识,开展“身边微调研”活动,提升社区空间认知能力和设计思维的同时,提升家园情怀与责任感。


出圈: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


8月17日下午,泖汊坐在家里,一边捧着自家养的迷你麝香龟,一边打开电脑登入直播间。屏幕上出现了近百张笑眯眯的小脸,叫她“老师好”。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1)


“大家看,有没有人见过这种小乌龟,它叫什么名字?”作为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四叶草堂理事,今年7月末,泖汊与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魏闽共同发起了“小小社区生态规划师”系列活动,邀社区小学生“云端”集合,以“社区新视野”、“自然大发现”、“记录好办法”、“我也有故事”为主题,开展了四场讲座。


“所谓社区新视野,就是让孩子们立足新的视角看社区。他们需要走出‘舒适圈’,亲身探勘小区绿化带、公共花园、周边设施,挖掘出平时没注意的新亮点。”泖汊说,“此后的每一堂课都建立在首课基础上,由浅入深,让孩子们观察家门口的动植物,并亲手绘出动物肖像、制作昆虫折纸,甚至自己写一本记录手册,将每一次观察结果写下来。”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2)


4次线上课程结束后,楼下花坛在孩子们眼中,成了“自然观察自留地”。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小区里就有小松鼠的身影,螳螂、八哥、白鹭等也频频显露踪迹。大自然,竟然离他们这么近。借此机会,孩子们与自家社区关系更密切了,对上海的整体生态系统加深了了解。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3)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4)


破圈:护“猬”队,发现动物奥秘


每一次课后,泖汊都会给屏幕那头的亲子家庭留作业,有时是让孩子们自摄观察视频,有时要手绘树叶折页书,甚至动员一家三口一起观察周围的珠颈斑鸠。然而一支护“猬”队的出现,实在出乎泖汊意料。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5)


前阵子,在同济新村,11位参与课程的孩子为了完成动物观察的课后作业,自发组队观察刺猬。每晚7点半准时在树下集合,满小区地找刺猬,从不间断。就这样,他们看到了小刺猬偷吃猫粮,也看到了两只小刺猬在草丛中“决斗”。他们知道了小刺猬不像动画片里那样总是背着红果子,而是吃蚯蚓、蜗牛的“肉食主义”动物。


孩子们的行动力很强,很快选出了两个小队长,分工负责现场拍照、收集素材、录制视频等。而其中最大的孩子才上五年级。后来,孩子们做了汇报视频。“刺猬其实跑得也很快;刺猬会发出小猪一般‘呼哧呼哧’的叫声;夏季,刺猬在晚上八点半之前几乎不会出来;在某栋楼下总有一只刺猬活动,吃人类投喂的食物……”这项活动延续至今。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典型区域,与每位居民密切相关,小朋友也不例外。泖汊做生态学研究多年,这次“小小社区生态规划师”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打破与社区之间的隐形壁垒,打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活动的创立,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疫情期间,人们开始留心生活美学,如窗边的水培蔬菜、小区里的大棵绿植……人与社区的关系更紧密了。”泖汊说,“孩子们也应如此。我就想,是否能让他们尝试独立自主地探寻身边的自然,体会动植物的生命力和韧性,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6)


谈起人与自然的关系,泖汊认为有三点要素:亲近自然、敬畏自然、师法自然。人对自然应怀有这三个心态,与之达成互惠互利的和谐统一。“这只是我们活动的第一期。此后,第二期将让孩子们去拥抱自然,对社区生态进行实地改造,比如社区播种,或为小动物筑巢等。”


造圈:“少先队15分钟幸福生活圈”是怎样建成的


上海有“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四平社区有“少先队十五分钟幸福生活圈”。像这样的线上活动,只是街道团工委开展工作的“冰山一角”。


长久以来,街道开展的四平空间创生行动、“我们的百草园”、“阜新路口袋花园”等社区公共空间优化项目、文明社区创建中都不乏少先队员的身影。每到寒暑假,垃圾分类、文明交通、文明养宠、青少年普法、科普展示、人文行走等各类实践活动落地社区,孩子们踊跃参与,在一次次实践体验中接受熏陶、增长才干。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7)


此外,街道与同济大学实现街校联动,依托“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积极搭建资源互惠、街校联动的平台,助力“双减”。在这里,高校师生走进中小学,为学生讲起了红色故事,开起了国歌小讲堂、科普小讲堂、垃圾分类小讲堂等。一波波优质资源输送到社区,与社区青少年和居民深入接触,形成了街校之间的有效互动。


就这样,在同济大学学生和社区少先队员们的巧手绘制下,小区活动室变身“微型美术馆”,充分演绎了“生活 艺术”融入社区空间的人文关怀和创意设计;在同济大学教授的设计引领下,四平路1028弄成了一条“诗歌单行道”,深夜灯光与诗歌形成一幅动人画面,十足的趣味性引来无数社区孩子前来观光……“双减”之下,丰富的社区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的创造力、想象力,让青少年在社区实践中孕育社会责任感,在寓教于乐中养成爱家园,建家园,护家园习惯。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8)


每逢节假日,各种优质的社区活动就来到家门口,这就是“少先队15分钟幸福生活圈”为孩子们带来的。未来,四平路街道还将从上到下齐心协力,为社区少先队工作赋能增效率,促进“经济圈”和“幸福圈”的破圈融合。


轻松学会动态规划(从出圈到)(9)

来源:上海杨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