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RE EVO万魔新降噪豆是今年二季度投入市场的一款新品、旗舰级的真无线高清主动降噪蓝牙耳机,高达千元(官价999,四舍五入算一千)的价位也注定了它身上具有诸多不平凡的特点。先说结论,如题所示,这是一款集合诸多黑科技的堆砌之作。

【外观】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

万魔新降噪豆的包装盒质感非常独特,是那种磨砂质感的表面,我猜是想与陶瓷材质的腔体相呼应。包装盒上面两个耳塞的面板的图案其实是立体的,摸上去有一定弹性,应该是填充了发泡材料。红色的万魔标与金色的Hi-Res Wireless暗戳戳地宣誓了品质和音质的保障。金色、红色、黑色的主色调显得产品很庄重、很高贵,包装盒一拿出来,气氛就有了。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2)

侧面一溜小奖状,支持LDAC协议(目前码率最高的传输方式),SoundID 个性化调音,SGS认证……跟大家使用感受比较相关的我认为就是LDAC和SoundID。等到新降噪豆本尊出场,那感觉更是不一样。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3)

到手的是黑色款,logo是玫瑰金(鎏金)配色,陶瓷的腔体以及充电仓,质感和手感都拉满。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4)

我之前在一款耳机评测中做了这么一个结论,耳机饰品化是一个趋势,降噪豆的颜值实在酷炫,我个人尤其喜欢下面这张。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5)

像不像昆虫的复眼?降噪豆做工细腻无瑕,黑色和玫瑰金的配色高度协调一致。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6)

拾音麦克的金属网也是玫瑰金的。降噪豆共提供四对耳机套,引起我注意的是,这个耳机套是定制的,而且市售估计很难买到兼容的耳机套,因为降噪豆的耳机孔不是传统的圆形,而是椭圆形。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7)

我的耳道比较窄,选取了小号,感觉匹配得还不错,不过希望还能再小一些。降噪豆的佩戴比较舒适妥帖,日常运动佩戴牢固,但是剧烈运动应该不行,如果有剧烈运动的场景需要,可以考虑万魔之前的高清降噪蓝牙项圈耳机(颈挂式)。

【1MORE MUSIC APP】什么是大品牌?产品有独立APP支持的品牌才称得上,1MORE MUSIC APP经过历次迭代(吐槽),目前兼容性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强,对产品的支持也越来越好。收到新降噪豆后,我第一时间打开APP进行例行的固件更新工作,然后开始一键煲机。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8)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9)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0)

光是第一阶段的煲机就花费了我12小时,理论上到现在新降噪豆的声学特性还没有稳定下来。如果说一键煲机是APP对硬件的调整(振膜稳定),那么Sound ID则是通过软件对降噪豆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1)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2)

Sound ID是通过你选取比较熟悉(或比较喜欢)的音乐,给出AB两种调音风格,你可以选择A或者B,或者表态“听不出来”(无差别),最终形成你自己的听音风格。Sound ID在我看来有两个意义:1. 解决了众耳难调的问题;2. 如果搜集Sound ID档案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优化调音方案。我现在不太确定Sound ID是否会通过APP反向写回到降噪豆耳机中去(方案是在播放端还是在接收端),如果是后者,其实就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调音定制的耳机了(不依赖播放端),这一点我觉得意义非凡。在建立Sound ID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变相鉴别你是不是“木耳”,例如我就在建档过程中多次选择“无差别”。不过我觉得Sound ID建档过程还可以再改进,例如是否可以增加更多的音乐风格甚至选择导入自己熟悉、喜爱的音乐,因为我在建档过程中发现样品库里基本上是欧美流行音乐,而我个人偏爱古典和民乐。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3)

(从“上传”两字来看应该是写入耳机)

【音质】

降噪豆的音质表现基本由三个层面构成:1. 物理特征 包括材料、调音等等,这个基本上已经固化;2. 均衡器(预设音效),这个是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增益改变获得。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4)

所谓专业录音室模式,就是什么也不改(一条直线)

3. Sound ID 这个是个性化调音,通过软件实现。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当然是第一个因素,整体来说,新降噪豆的声音经过了细致调音,声音表现好听、耐听,适配大多数音乐风格,尤其是欧美流行音乐风格。音色整体偏甜,在听《鼓诗》时缺乏那种刚劲的力度,在听大编制的交响乐时,缺乏开阔的声场。降噪豆给人的感觉是柔美的感觉,仿佛进来一群人中偏偏少了几个关西大汉。当然这种调音风格倒是与降噪豆外观的那种精致吻合。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5)

【降噪】

之前使用过几款万魔的主动降噪耳机,到新降噪豆,感觉降噪技术也迭代了。从APP的选项来看,降噪选项非常丰富,我简要说几个我认为相对重要的选项。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6)

1. 通透通透模式是降噪的逆运算,主要是把由于物理隔绝而屏蔽的近处噪声还原到耳机里,这个在交通、办公场景里极为重要,一个是确保安全,一个是避免误事。2. 动态降噪我个人认为动态降噪是一个“傻瓜”选项,多数情况下,动态降噪可以获得降噪效果、能耗和音质的平衡。3. 风噪风声是有着特定频响范围的噪声,开启抗风噪模式可以有效抵消风声。除了以上三种模式以外,降噪豆还有深度降噪和舒适降噪两种模式,但是从实用性上,动态降噪可以很好地覆盖以上两种模式。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7)

新降噪豆的连接距离经过我在办公室内的实测大概在25米左右,通话质量优异,这里面又牵扯到了另外一项高科技DNN智能通话降噪,降噪豆整机搭载了六麦克风硬件,应用深度神经网络智能降噪算法,这避免了我以前“喂喂喂”的尴尬。续航怎么说呢?其实从一键煲机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得到,晚间开启一键煲机,不另行充电的情况下,两个降噪豆大概能煲7~8小时(我后来发现好像可以放在充电仓中煲机)。由于新降噪豆本身是真无线蓝牙耳机,可以独立工作,一个听一个充,交替进行,在不给充电仓充电的情况下,两三天的续航没有问题(按照工作时间计)。在需要应急的情况下,充电15分钟可以获得4小时的续航,应该说能应对很多极端情况。

1more舒适豆和降噪版对比(黑科技堆砌之作)(18)

【总结】

1. 万魔降噪豆堆砌了众多黑科技;2. 外观精致、典雅,有奢华之气,有饰品化的倾向;3. 软件(APP和固件)支持丰富,细分了众多个性化设置,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获得更好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