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从延安派了大量干部到东北去,其中就包括林彪。当时林彪的女儿豆豆只有一岁,他的妻子叶静宜(后改名叫叶群)肚子里还怀着林立果。

少年派林大为救大爷 董克升用扁担挑着林豆豆冲出包围圈(1)

林豆豆和妈妈跟随部队前进,白天急行军,晚上就住在有群众基础的村子里。

一路上风餐露宿,从延安出发后走了一个月才走到晋东南与冀鲁豫边区交界地附近。虽然八路军与国军暂时处于和平相处的阶段,但还是暗潮涌动,国民党经常会搞点小动作。

少年派林大为救大爷 董克升用扁担挑着林豆豆冲出包围圈(2)

因为晚上要通过平汉铁路封锁线,部队给叶群派来一位警卫班长,名叫董克升,让他保护她们母女的安全。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总爱憨厚地笑着。他对叶群说:“首长,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

叶群看看只有一岁多的豆豆,对董班长说:“那你就帮着照顾豆豆吧!”

董克升在出发之前,找来一根扁担。那天晚上,他用宽厚的肩膀一头挑着林豆豆,一头挑着行李。

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准备通过国军的封锁线,所有人都小心谨慎,担心遇到突发事件。只有一岁多的林豆豆坐在箩筐里一晃一悠觉得好玩,一点都感觉不到危险的降临。

部队走到了铁路旁,哨楼里的国军发现了他们。

哨兵喊话道:“什么人?干什么的”

“八路军,借道通过”

“多少人?”

“一个班”

哨兵问完之后就没有了声响,八路军部队快速地通过封锁线。这可不是一个班,而是包括几名高级首长的几百人的队伍!哨兵发现八路军黑压压的人头,知道上了当,马上就报告了上级。

少年派林大为救大爷 董克升用扁担挑着林豆豆冲出包围圈(3)

国军以为八路军想偷袭他们,就派了大部队来追截。双方交上火之后,照顾豆豆的董克升投入到战斗之中,她被交给马夫,让马驮着林豆豆先撤。

林豆豆与马夫却遭到敌军骑兵的追击,马夫受了重伤倒在路旁,马匹中枪后倒在一片花生地里,一岁多的林豆豆被压在马鞍下,刚开始她还嘤嘤地哭,后来哭累了就在花生地里睡着了。

冀鲁豫边区的部队及时赶来增援,击退了国军,部队继续向滑县方向进军。这个时候没有见到马夫和豆豆,董克升马上独自返回寻找。幸好他在花生地里找到了牺牲的战马和熟睡的林豆豆。

董克升刚开始以为豆豆出事了,当他用手探了她的鼻息才放下心来。他看见马背上还绑着一根扁担和行李,行李中还藏有一些文件。

少年派林大为救大爷 董克升用扁担挑着林豆豆冲出包围圈(4)

于是董克升就用扁担挑着林豆豆和行李去追赶大部队。行进中董克升几次遇到国军,他都巧妙地周旋过去了。

最危险的时刻还是来到了。那天晚上下半夜,几个国军士兵向董克升开枪,子弹嗖嗖嗖在他的头上穿过,划出一道道火星。这时一颗手榴弹落在了他的脚边,机敏的董克升一脚把手榴弹踢向了敌人,随后在敌人的身边爆炸。剩下没死的两个,早已吓破了胆,不敢再追赶董克升。

董班长挑着林豆豆加快了脚步,终于在第二天回到了大部队,把豆豆安全地交给了叶群。

到达东北后,董克升加入到东北抗联,投入到解放战争中。后来又参加了辽沈和平津战役,跟随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董克升后来成为一名海军军官。

少年派林大为救大爷 董克升用扁担挑着林豆豆冲出包围圈(5)

1960年春节期间,董克升作为先进工作者代表从海南岛到广州出席会议。会议间隙他到广州岭南公园游玩,突然他看见一位梳着两根长辫子、身材廋削的少女正倚在栏杆上看风景,这位女孩子他在报纸上看到过,是与她的母亲叶群一起的照片。

董克升试探着上去喊道:“你是豆豆吗?好多年不见了!”林豆豆正纳闷怎么在广州的公园里还有人知道自己的乳名。

董克升看见林豆豆一脸的疑惑,马上又说道:“我是董叔叔呀,豆豆倒是越长越漂亮了!”

少年派林大为救大爷 董克升用扁担挑着林豆豆冲出包围圈(6)

林豆豆与叶群

林豆豆突然反应过来,马上与董叔叔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交谈起来。他们分开后,终于在十几年后意外地重逢了,当然有说不完的话……

董克升与豆豆重逢后,就一直有联系,直到林家出事后才暂时断了消息。

八十年代后期,林豆豆回到了北京,她又与董叔叔取得了联系。那时董克升已经步入了老年,身体也不太好。林豆豆主动联系了中日友好医院,把董叔叔接到北京治病。我想,这就叫做知恩图报吧!

当年董叔叔把她从花生地里救回来时只有一岁多,她没有印象,这个故事是叶群讲给她听的。林豆豆是善良的人,当然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后来,林豆豆的处女作就是《董叔叔》,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62年第1期,故事感人肺腑,值得推荐!

参考资料 林豆豆《董叔叔》

文:青柠檬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