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意识是如何生成之前,我们需要讨论意识的定义。

是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世界中获得了主观体验,但是,主观体验显然并不是意识。

谈谈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那在物质的世界到底是如何诞生出意识这种东西的)(1)

意识是对主观体验产生的判断

我们想象一台机器,它可以接入信息,并且储存信息,显然它是无法产生意识的。

但是,假设这台机器存在一个程序,这个程序能够不间断地生成对自身接受到的信息的描述。

那么意识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请想象下,从现在开始,如果你观察不到任何东西,处于一片绝对的黑暗,在理性已经形成之后,显然意识依然存在。

当然,意识的形成来自于信息的获取。从小就没有获得信息的大脑是无法产生意识的。

但是,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让你的大脑无法对现状产生任何判断,你无法使用语言描述,更无法进行思考,无法生成对当前的状况的预测,也无法调用过去的记忆。

那么,此时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视角,都可以认为意识不存在了。

因此,描述大脑如何产生意识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描述一个大脑如何产生对主观体验描述和预测的过程,这两者是全然等价的。

自然界产生意识,经历了很多个步骤,意识的最早出现,来自于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其初衷很简单,多细胞生物体的某个部分,需要知道其他部分发生了什么,化学信号太慢了,必须上电信号,因此,一部分细胞特化成了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的构造很复杂,但大体上可以简化成一个模型,神经细胞有两个端,一个端由树突组成。树突是像是树枝一样的组织,相当于很多根电线,除了链接其他神经细胞的轴突之外,这些电线分散在生物体的各个感受器当中,接受信号,另外一个叫做轴突,接到其他器官或者其他神经细胞的树突中。

其原理是这样的,感受器一旦接触到相应的刺激,刺激到了神经细胞设定好的阈值,它就会传递一个信号到轴突,告诉给生物体的其他部分发生了什么。

举个例子,你舌头的化学感受器感受到了足够糖分的浓度,它就会告诉神经细胞的树突,树突传递一个信号到轴突,接着通过很多层传递到达你的胃,告诉你的胃可以分泌胃液了。

谈谈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那在物质的世界到底是如何诞生出意识这种东西的)(2)

神经细胞的这种结构,是意识的基础

有了这种结构,神经系统可以玩很多花样,为什么呢?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东西,只要树突接触到了足够的信号,它就会告诉轴突,你应该做事情了。

只要每个神经细胞设置一个足够靠谱的阈值,那么,它就足以完成很多机械性的操作。

举个例子,刚刚提到,你的舌头接触到糖分,你就会分泌胃液,或者你的眼睛看到过强的光,你就会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这些操作对生物体存活非常重要。

这种过程,叫做反射

反射是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意识的基础。

反射的本质是,输入神经系统一个信号,接着神经系统输出一个信号。

意识很多成分都由反射支配,比方说,你的膝盖被个锤子一敲,你可能下意识就会跳起来,这是难以控制的。那么,意识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得信息,并且生成一连串的描述和预测过程。

反射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智能,例如,你每次听到铃声都会被打,那么,听到铃声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保护的动作,这不怎么需要意识的参与,但是这其中依然有某种程度智能。

当然,仅仅依靠反射,是不足以构成意识的。

简单来说,反射毕竟太简单了,反射需要构建成一个网络,并且构成足够复杂的东西,才能最终形成智能。

那么,反射构建成的第一个东西,大概是某种打分制度,或者说是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的本质是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复杂化的链接,一些神经细胞的轴突,是别的神经细胞的树突的输入。

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某些生来就具备的规则下,神经网络进行了某种学习,使得它们内部存在一个数值。

紧接着,神经网络可以拆分成很多个微小的部分,每个微小的部分都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信息进行打分。

比方说,你看到一张人类的脸,那么,这张脸就会被拆成很多个微小的结构,每个微小的结构都经过一个神经网络,接着,这些神经网络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自己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打分。

如果这些分值足够高,这些神经网络就会输出:这是眉毛,这是眼睛,这是红色,这是蓝色的判断,其实质是代表这些信息的神经元兴奋,接着传递到下一个网络进行处理。下一层神经网络,继续按照它们学到的经验进行打分。

显而易见,如果每个神经网络的打分足够准确,比方说如果眉毛、眼睛、嘴巴、鼻子等神经元同时激活,那么人类就可以输出这是一张脸的判断。

当然,要形成这种判断,还需要很多机制作为基础,为了让人类的每个神经元都获取正确的分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机制,某些机制我们已经了解清楚,更多的机制了解得不太清楚。

比方说:记忆机制。

记忆的本质是输入和输出的顺序的记忆,人类感知事物,事实上按照一个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分别给神经元输入信号,神经元兴奋之后,会留下某种痕迹。最常见的是疲劳,比方说,你输入一个信号之后,下一次激活神经元,就需要更强的信号。那么,这种输入的数据就会在细胞中留下记录,细胞将会知道要多强的信号才会再次被激活,

除此之外,人类的记忆大概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遗忘是记忆的基础,如果没有经过多次强化,神经细胞就会将接受到的信号自动洗掉,如果经过多次强化,神经细胞就会形成永久的痕迹,这些痕迹会直接固化,并且告诉我们,需要多强的信号才能让神经元兴奋。从而让人去判断某个东西是否存在。

当然,人类大脑细胞的激活存在某种随机性,简单来说,每次打分都是不太一样的,毕竟是生物质,其打分是不准确的,这大概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基础。

谈谈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那在物质的世界到底是如何诞生出意识这种东西的)(3)

除了记忆机制,人类还有许多机制确保人类可以从经验中学习,可以用“本我、自我、超我“进行简单的分类。

弗洛伊德的理论基本都是错误的,但是,他对人体的客观描述还算准确。

本我:自动化,规范化的底层人格。

显而易见,如果一切都靠后天学习,这肯定会出问题的,因为人的大脑没有办法学习到一切,因此,人先天就需要具备某种基础的紧急预装系统,在人类学习到知识之前,保证人类基本的存活几率。

本我就是这样的预装程序。

类似于机器人三原则,可能未来我们会给机器预装这样的系统,一旦发现其攻击人类,紧急关机,一旦发现自动驾驶汽车即将发生碰撞,紧急刹车,这些都可以称为本我,其实质是一种情感系统

情绪系统,包括基于情绪的,对注意力的分配,也包括了一些底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六种情感决定了人类的六种机械性的基本反应,逃跑(恐惧),攻击(愤怒),进食(饥饿),停止(满足),繁衍(爱),学习(好奇),并且给出奖励(成就感)和惩罚(沮丧)。

它是一种写入底层的基本程序,给出了几个特定的特征,一旦这些特征被激活,就会强迫使人类行动。

比方说,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它会给幼年儿童提供恐惧的反应情绪,从而让小孩呆着不动,看到很多双眼睛的时候,它会提升你的心跳,让你可以逃跑。当你吃到可以食用的糖类,脂肪的时候,它会给出好吃的情感,当你很饱的时候,它就会给出满足的情绪。

自我是生成系统。

它的任务是利用记忆,根据现状产生一连串的想法和动机,是人类创意,想象力等等一切的来源。比方说,当别人受伤的时候,自我会自动跳出来一连串安慰的词语。这些词语是过去记忆的随意组合。

其具体方法非常复杂。

可以将词语理解成一连串的向量,这些向量和别的神经网络相接,因此,在叙述的过程中,人类将这些向量组合起来,根据上文的词语,生成下面一连串可能的文字。

同时,在更抽象的领域,自我还会使用相关性推理、因果关系推理、反事实推理或者其他思维工具和手段。

最常见的是:九九乘法表,通过九九乘法表,智能可以直接根据前面两个数据,生成后面的数据,都无需进行更浪费能量的思考。

相关性推理是人类自我形成的基础,比方说,人类可以了解到,如果在视觉上,看到某些稍微折光的液体,掉落在自己手上,感觉系统会传来冰凉的感觉。

如果将这种液体称为水,那么,水就和神经系统传来冰凉的感觉,存在相关性。

我们可以将水和一连串感觉,产生一种联系。

比方说:智者乐水。

水是流动的,它会持续在触觉上产生一连串的感觉,水可以缓解口渴的感觉,诸如此类。

在相关性推理的基础上,人类还会继续使用因果关系模型。

因果推理的核心在于,需要采取实践,去证明原因和结果是关联的。

比方说,太阳出来了,接着晒在石头上,石头变热了,怎么判断太阳是石头变热的原因呢?

通过直觉和特征获取的经验是有极限的。

那么,人类就必须要动手行动。

比方说,尝试各种手段,去阻挡太阳影响,比方说搭个棚,接着看看石头还热不热。如果石头不热了,人类就可以认为太阳是石头变热的原因。

这是否是真正的因果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告诉了人类,我们采取行动之后,会发生什么

通过多次重复和实践,又可以用一种比较抽象的方法去对一个问题进行表达。

于是,产生了数学,语言。数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它的作用是为了让你可以预测其他人的输入和输出,比方说,其他人输入1 1,你立刻可以判断出输出2.

公理系统的建立,让所有人在这个框架下,可以保证输出是一致的,同时,它也可以很方便地调用其他人的思考过程。比方说,你不需要非得重新思考一遍,你才能计算出微积分,你只需要记住公式,接着套用公式便可

因果关系最终产生了反事实推理,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思维和物质工具,可以猜测尚未发生的事情的结果,他们可以说,如果我用树叶挡住石头,那么它就不会发热。或者说,如果我花时间看书,我就能拿到更高的工资。

超我是一个监督系统,它的任务是挑出自我推理出的东西的毛病和不真实之处。

生成网络和监督网络之间,存在拮抗和斗争,人类的自我一方面不断生成各种想法,各种方法,另外一方面,超我不断对这些想法进行监督,监管,找出不协调,不真实,有问题的地方。这两者的斗争,让两者同时得到了锻炼、学习和成长。

比方说:你很愉快地写了一篇作文,或者画了一幅画,超我开始对作文进行监督,哎呀呀,你这里写了个政治敏感的文字啊,不能这么描写。

又或者,超我盯着画像,发现颜色有些不对劲。

又或者,你打篮球的时候,自我生成了一连串的动作让小脑执行,结果你的羽毛球拍挥空了,超我就开始监督自我的生成哪里出问题了,两者进行对抗,从而让两个网络不断进行成长。

物质的世界是如何诞生意识的呢?生物在进化中,发现身体的一部分,告诉给别的部分信息很重要,因此进化出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逐渐复杂化,建立起了很多基本的反射和机制。

接着,基因库记录的东西,到了上限,DNA没办法继续记录信息了,于是产生了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系统,这种系统通过注意力和奖励,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改变神经细胞内的阈值,从而搞清楚相关性。

这种系统逐步升级,它现在可以展开行动了,通过行动反馈,生物体开始搞明白因果关系,并且开始进行粗糙的反事实推理。

在进行反事实推理的同时,人类的智能产生了两个网络,彼此拮抗,对抗,不断进步。

因此,物质的世界正是这样诞生出意识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而意识,正是生物对抗复杂多变的自然界的终极武器。

在最后,我打算对一个哲学问题进行解答。

有人询问:你看到红色和蓝色,产生了不同的主观体验,那么,这种主观体验是何以生成的?换句话说,人能否得知蝙蝠的主观体验?人类能否通过对神经活动的分析,还原出主观?

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关于意识的定义存在分歧。

以我的目光来看,意识是指对主观体验的客观判断

简单来说,意识事实上不能感知到红色和蓝色,它只能是对红色和蓝色的判断

想象下,你现在可以感知到红色和蓝色,但是,你失去了一切预测,思考,判断,描述能力,显而易见,意识是无法存在的。

我们再想象一下,假设一个人被打上了思维钢印,虽然他从来没有看见过红色。

不过,他坚持说自己看过红色,那么,在没有进行双盲实验的情况下,我们事实上是不清楚他有没有看过红色的。

因此,意识并没有感知到红色和蓝色,意识只是在自身的眼睛接触到红色和蓝色的同时,产生红色和蓝色的判断,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如果我们抛开意识对红色、蓝色的认识和判断,那么意识就完全无法存在。

你听到红色和蓝色的科学知识,其本质是你的感知系统接受到了不同时间顺序的听觉信息,而红色和蓝色,是视网膜上不同色素细胞被激活而得到的信息。

换言之,是主观体验产生了意识,而不是意识感知到了主观体验

我可以继续讨论下去,进行一个终极假设。

这个论断的核心问题,事实上来自于西方哲学里一个观点。

即我思便我在。

但可以进行一个思维实验,假设,存在一个机器人,它本身是没有思考能力的,仅仅能够根据外来的命令进行行动。

接着,我假设在这个机器人之外,拥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类,他观察着这个机器人的感知系统传递来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开始发号施令。

于是,这个机器人的电子脑里面就会传出某种声音,接着这个机器人就会根据这些命令行动,并且,这些声音会作为新的感知系统的信号,传给那个人类,让他进行决策。

谈谈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那在物质的世界到底是如何诞生出意识这种东西的)(4)

问题来了,对于这个机器人来说,它拥有自我意识吗?

在我们的大脑里面,事实上存在一个声音,如果我们追溯其来源,我们根本是找不到,也摸不着的。

请问,你有任何办法,可以证明这个来自于我们大脑的声音,是属于我自己,而不是某个来自于全知视角的生物吗?

因此,我思并不代表我在。

顺带一提,西方宗教的原罪并不是假设神灵存在,而是他们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以宗教信徒的意愿去塑造神灵。

他们依照一本人类写就的错漏百出的经书,去判断神灵的行为。

妄想着神灵必然会爱着人类,会眷顾人类,人类必然在万物之上,这种无比狂妄和自大,这种纯然以人类视角做出的行为,才是最大的渎神。

最后,我并不是不可知论者,我认为在信息论提出的极限的范围内,人类有办法去认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