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霸的文章(优秀文章高考镜鉴)(1)

【优秀文章】《 易经》上说:“君子以虚受人。”意思是说:虚心才能包容别人。宋儒周濂溪也说:“虚静则明。”意谓虚心沉静的人就能明智。由此看来,无论做人和为学,虚心之为用大矣哉 !

虚相对于实。实心的人往好处说是有主见、有信仰。但若过于坚持自己的主见、信仰,就易形成成见、偏见。一有了成见、偏见,就不能再接纳别的,眼前的路子就窄了。如孟子所说的:“所恶执一者,为其举一而废百也。”譬如一间房子,里面已经住满了人,就再也无法容纳别人了。世间的知识何等复杂、何等深奥,没有大胸襟金、大气量,如何包容得下,如何深入钻研?

优秀学霸的文章(优秀文章高考镜鉴)(2)


虚心的人则不然,他不存成见、偏见,所以能多方面的接纳,客观的判断,因此才能有正确的知识,并且不断进步,日新月异。 进一步说,虚心的人有两种特征,一是包容。虚心的人不戴有色眼镜去看人。因此能够包容,由包容进而伟大。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容乃大。”或是古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的道理。二是明智。虚心的人,不只看看别人,更能反省自己,所以能明智。所以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警惕唐太宗:“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唯有虚心才能不受壅蔽,才能明智才能明智。


翻开人类文明成长的历史,可说是一页页消除偏见的历史,而其中对人类心智有重大启发的圣哲无一不以虚心示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又说:“吾知乎哉,吾无知也。”这是孔子的虚心,无独有偶的,有西方孔子之称的苏格拉底也自称“无知”;发现地心引力的牛顿也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位在海边捡拾贝壳的人。这些圣哲的虚心,才使人类的心智日益发展,文明日益张扬。在历史上欲以一家的偏见扼杀他人心智的人,如秦始皇的焚书,中世纪的宗教迫宗迫嘿,如今都己成为历史的渣滓沉淀。“虚心”对人类进化的贡献,岂不彰彰明甚?


优秀学霸的文章(优秀文章高考镜鉴)(3)


经历千百年的奋斗,今日人类社会已经进步到民主、自然、开放、多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权利是平等的,社会价值是多方面的,每人更必须有阔大的胸襟,才能做一个不被时代淘汰的现代人。因此,虚心可说是最重要的修养之一,在知识的追求上,敞一心胸去接纳;在待人接物上,容忍异己,即是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也是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社会能否继续进步的很好标准。



【高考镜鉴】

这篇文章作为招考应答,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环境里的一挥而就的文章。正因为考场上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就更能够展示作者的真才实学。针对我们考生有哪些需要借鉴呢?

你看:文中引用了那么多我国名言警句,不就恰恰证明了作者那广博的知识和笃实的文学积淀吗?这,大约就是被评为一类卷的一个原因,鉴于这篇一类卷的启示,我们也希望考生朋友能够多多识记名言名句,多多运用名言名句,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语言优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虚心原本属于个人品德和素质问题。然而,作者却没有就虚心论虚心,也没有停留在个人素质问题上,而是有点及面,由广度到深度,既由个人到国家,再到历史的进展。这样,文章的论证,有点与面的结合。有深度与广度的结合,笔锋的变换,决定了文章的多姿——这,大约是被评为一类卷的又一个原因。鉴于此,无疑为我们考生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提供了镜鉴。

而这两个方面正是高考作文能够得高分甚至满分的重要方面,是属于高考作文较高的发展等级。



【免责声明】资料及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