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70岁左右;乙50岁左右)甲:请问:你有感情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情义无价彼此珍惜?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情义无价彼此珍惜(三情义无价)

情义无价彼此珍惜

(甲70岁左右;乙50岁左右)

甲:请问:你有感情吗?

乙:感情?有啊,我有的是感情。我“感情四溢”!

甲:你还“感情八溢”哪?

乙:我说错了,我“感情横溢”。

甲:你还“感情竖溢”哪?

乙:我又说错了,我“才华横溢”。

甲:你“才华横溢”跟感情有什么关系?

乙:“有才便有德,有德便有义,有义便有情”,我“才华横溢”就等于“感情横溢”。

甲:你说话还一套一套的呢。不过,你讲的也有点歪理。我再问你:什么是感情?

乙:人是高级动物,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感情的。简而言之,感就是感觉,情就是依赖。“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

甲:“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

说得好。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感情表现在方方面面,概括地讲就是“三情”:

乙:哪“三情”?

甲:“友情”、“亲情”和“爱情”。你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

乙:好啊,好啊,好啊,都好啊!

甲:请讲具体点。

乙:我这个人是个热心肠,比较“好客”,对“亲朋好友”我做到了经常性的“两请”。

甲:哪“两请”?

乙:请他(她)们到家里喝酒和打牌。有时两者单行,有时两者同行,一条龙服务。

甲:这是好事,“亲朋好友”只有经常在一起相互走动,才能联络和加深感情。

乙:也不尽善尽美,有时也事与愿违,也会伤感情。

甲:为什么?

乙: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她)们之中,有的酒量不行,喝不过我,喝吐酒了,结果有的人,就对现实不满了;二是有的技术水平不行,玩啥都输,输多了,自然也对现实不满了。

甲:这些都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生活当中发生的正常现象,但也应当注意克服。

乙:怎么克服?

甲:首先,来者都是客,无论是以诗会友,以歌会友,还是以玩会友,喝的都是感情酒,既要体现能者多劳,又要尽量照顾弱者,最终要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乙:哪二个目的?

甲:都喝好,又都喝不倒。

乙:言之有理。

甲:其次,家庭娱乐少量赌博论输赢,是为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千万不要当真。我也愿意玩,凡是我玩的东西我都玩的不错。我在家庭娱乐中掌握“三个政策”:

乙:哪“三个政策”?

甲:上策是“不输不赢”,中策是“少输”,下策是“尽量少输”。面对武林高手,你技不如人,掌控不了局面,只能“兴高采烈”地认输了。

乙:你可真是个高手,输还输的“兴高采烈”。我今后一定虚心向你学习。

甲:俗话说得好:“酒越喝感情越厚,钱越耍感情越薄”。几个人在一起喝酒,都相互谦让着想让对方多喝;反之,几个人在一起打麻将,谁都想着能自模而不想点炮。

乙:言之有理。今后打麻将我一定做到两个尽量:

甲:哪两个尽量?

乙:一是尽量不自模,除非自己输多了,不得已而为之;二是尽量不点炮,除非别人输多了,为了“扶贫”不得已而为之。

甲:你说得尽管很风趣,但认识很深刻。为了建设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我们都应当齐心协力的好之为之。

乙:谢谢你的鼓励。

甲:你和你的父母感情如何?

乙:非常好!我们在一起生活。去年,我爱人又给我生了个儿子,我们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甲:你爱人对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一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吧?

乙:是的。在日常生活中,她对待我的父母向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的孝顺,相辅相成,我的父母也向对待自己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待她。

甲:“两好合成一好”。这种真情,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却是来之不易的。从实践中看,有好多家庭表现为“婆媳关系难处”,经常发生家庭纠纷而难以调节。对此,你有何高见?好好表现表现。

乙:我一定尽力而为。我认为,作为成年人,婚后“养儿育女,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人之常情的事。这个思想认识是婆媳相处的感情基础。

甲:说得好!

乙:其次,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谅解和及时沟通、及时清除隔阂,是婆媳相处的重要环节。

甲:说得太好了!看不出,你还真有点理论水平。

乙:不是“有点”,而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甲:“说你胖你还喘起来了”,别忘了“谦虚使人进步”。

乙: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敢于和善于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突飞猛进的展翅高飞”。

甲(深有感触):你说的很有见地,也很有志向,好样的,前途不可限量。

(面对观众):请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好吗?

(观众热烈鼓掌)

乙:谢谢大家的鼓励。

甲:你再接着说。

乙:此外,相辅相成的感情交流,对促进婆媳关系的和睦相处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对我的岳父母,同样向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的关爱倍至,反过来,我的岳父母对我,也向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的深爱有加。双方都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就有了共同语言,正常的思想交流便易如反掌了。

甲:说得好。

乙: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做子女的要懂得感恩,要时刻想着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甲:你说得太好了,请大家再给点掌声!

(观众热烈鼓掌)

现代女作家毕淑敏在小短文《孝心无价》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精辟:“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父母尚在人间时,人生就永远有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你安心的停留、歇息;如果分居另处,自己也可以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自己就还有归处。同时,“每一个赤诚的儿女,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心情舒畅的在宽广的人生道路上大展宏图。”

甲:说得好!请大家再给点掌声!

(观众鼓掌、叫好!)

乙:谢谢大家!

反之,如果父母人不在了,儿女无家可归了,也没有温暖的港湾和栖息地了,最后只剩下归往人生最后的归宿。

甲:父母是儿女最大的恩人,父母之爱,深重似海。所以,趁着父母在时,每个儿女都应该及时行孝。

乙:我感觉常在父母身边陪伴,就是最大的孝顺,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甲:说得好。我感同身受,几十年前,因工作调动,我和父母便分居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异地,其孝敬的主要方式就是尽力多给些生活费,此外,就是利用春节回家团聚多尽孝心。十几年前,我父母和岳父母都相继故去,我已经无家可归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儿女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幸福。但没能在父母身边陪伴到老,我一直深感内疚,这也是我人生的最大憾事。

乙:你老人家“精诚所至,孝心常在”,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

甲:谢谢!作为青年人,你和你心爱的人,能亲密无间的“坚守和陪伴在父母身边”,无疑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请大家掌声鼓励!

(观众鼓掌、叫好!)

甲:请用一句话,形容你和你爱人的浓厚感情如何?

乙:“坚如磐石”。

你和你老伴的感情也一定非常深厚吧?也形容一下好吗?

甲:“牢不可破”。

乙:还是你老人家厉害!

甲:你还年轻,还得经过实践考验,我和我老伴的感情已经经历了50多年金婚的考验。

乙:你老人家果真是好生厉害。您的情感浪漫史可否在此精彩回放?

甲:我和我老伴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是具有戏剧性和趣味性的。借此再现一下,也是我的荣幸。

(面对观众):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不吝赐教。

乙:您把我的胃口都吊起来了,请尽情的精彩回放吧!

甲:八年前,我老伴因脑肿瘤做开颅手术,左侧致残了。后经精心治疗,恢复尚好:头脑清醒,语言能力不减当年;左胳膊和左手能端起饭碗(一般的同类病人是做不到的);左腿和左脚在有人搀扶下,可以行走60步左右。体重100公斤左右。

乙:体重多少?

甲:不太重,100公斤左右。

乙:100公斤左右还不太重。为什么这么重?

甲:下面,我再现一下我和老伴,一天当中丰富多彩的、具有戏剧性和趣味性的生活过程,你自然就有答案了。请积极配合。

乙:遵命。请及时拨乱反正。

甲:早晨6点左右,她开始喊叫了:亲爱的老伴!老公(或者直呼其名)!我该起床了,快来按摩吧!

乙:您赶紧过去吧。

甲:如果保姆在埸,或者能及时赶过去跟她解释,我就省事了,否则,我就得过去和她说:我刚睡醒,需要“足不出户、身不离床”的“按摩面部、手、脚和活动筋骨”1个小时左右,你先看电视等一等,到时你不用喊叫,我自己就过来给你按摩了。

乙:她躺在哪,怎么看电视呀!

甲:配合默契,继续努力。

我们家的床和医院的一样,是可以上下摇动的。

乙:您想得可真周到。

甲:这是我女儿买的,她女儿的功劳。

过一会,我刚躺下或者刚做几个动作,她又喊叫了:亲爱的老公,我等不及了,快来按摩吧!或者撒谎说我尿床了、我要解大便;或者一步到位真的尿床了。

乙:您怎么办?

甲:此时保姆正在厨房做早餐,如果她能听到喊叫,及时赶过去我就省事了,否则,我必须及时赶到,并认真的做好善后处理。

乙:您会换尿垫?

甲:换尿垫、甚至在床上处理解大便等护理的整套业务,我都比较精通,就连保姆的业务(包括如何护理病人、怎么做饭、做菜等等),都是我亲自教的。

乙:您是怎么会的?

甲:“实践出真知”,“自学成才”呀。另外,在2008年,我曾独著一本60多万字的《生命管理实用全书》,如何做主食,如何做副食,里面全有。

乙:好一个“实践出真知”,“自学成才”!好一本《生命管理实用全书》,齐活!

甲:早晨7时左右,我给老伴按摩双腿和双脚,

乙:等等,你老伴左侧半身不遂,你不按摩她左胳膊和左手,你为什么按摩她右腿和右脚?

甲:你这个问题提得好。她下肢动脉血栓,而且右侧比左侧严重。另外,我将按摩的重点放在她的腿和脚上,其良苦用心是让她能尽快地独立行走,以便自力更生的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乙:你想得周到,做得更好。

甲:我每天早、午、晚给她按摩三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此外,为了强化按摩效果,每周请专业按摩大夫对她的颈项部、左上肢、左下肢和腰部等康复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地按摩,这也是多年来,不断巩固康复成果的重要环节。

乙:您的按摩技术从何而来?

甲:“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仍然是“实践出真知”,走“自学成才”路。在我老伴发病初期,我们就一直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近几年,才改革为请大夫到家按摩和本人给她按摩。

乙:为了老伴的康复,您可真是尽心尽力了。

甲:情义无价,没办法,没商量。早晨按摩之后,我给她穿裤子、穿鞋,扶持她站起来,再拉住她的双手走60步左右,然后请她坐在轮椅上,再推她到大厅看电视、洗漱、吃药、吃饭。

乙:她现在都用什么药?

甲:你这个问题提得好。她血压高、血脂高,还有脑溢血病史。所以,每天坚持早上吃开浦兰、地平片,晚上吃开浦兰、可定。我给她用药的原则是“三定”和一个“尽量”:

乙:哪“三定”和一个“尽量”?

甲:“定药、定量、定时和尽量用好药”。现在吃药比吃饭花钱多。用二句时髦的话说,叫做“花钱买健康、保平安”,“把钱用在刀刃上”。

乙:你这话言之有理,而且风趣至极。

甲:对病人,特别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靠对症下药,靠肢体活动和按摩等辅助措施来控制和缓解病情,无疑都是非常对的,但实践证明,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服务,使病人切实感受到生活有依靠、有奔头、有目标,而且,深信有人能帮助她(他)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诸如吃的好、睡的香、玩的高兴等),她(他)有了安全感和舒适感,她才能像正常人一样的“快乐每一天,幸福在心间”。

乙(重复一遍):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服务,使病人切实感受到生活有依靠、有奔头、有目标,而且,深信有人能帮助她(他)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诸如吃的好、睡的香、玩的高兴等),她(他)有了安全感和舒适感,才能像正常人一样的“快乐每一天,幸福在心间”。

你说得太精彩了!你对病人的心里活动了如指掌,你老伴有了你,真是她的福气。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

(观众热烈鼓掌)

甲:谢谢大家!

早餐和午餐后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电视剧。有人说,现在经常广告插播电视剧,所以,她经常喊调台。就是电视剧,她认为不好看了,也喊调台。

乙:怎么办?

甲:服从命令听指挥,调台呀!

特别是,她经常不按常规出牌,餐后不久,便喊叫要吃水果和点心。如不给吃,便没完没了的喊叫。几年来,虽经百般控制,仍出现了肥胖五、六十斤肉的恶果。

乙:你应当控制她的饮食呀。

甲:你这话说得非常好。但你不给她吃,她就一直在喊叫,我于心不忍;另外,看着她吃嘛嘛香的样子,我觉得喜庆。所以,只能适当控制,仅此而已。还好,除了体格重,没有其他毛病。

乙:您老伴当真是够难侍候的了。你对她也太溺爱了。不过,你们的生活还真有点趣味性。

甲:她不按常规出牌,表现得更严重的是“不请示、不汇报”,就在轮椅上尿尿了、拉屎了。对这样的“大活”和“难活”,必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上,认真妥善的加以解决。此时,我老伴大声的对我说:

乙:说什么?

甲:老公!老伴!你真好!我谢谢你!

乙:你的模范行为真的“感动上帝”了。

午餐后呢?

甲:她晚上和中午的睡眠质量都很好。中午睡一大觉后,不到二点上班时间,就又喊叫给她按摩和起床,经再三强调,一定要按每天生活规律办事的重要性之后,总算能安静下来。下午如同上午,照常按摩、起床、走路、看电视、吃水果和点心。

乙:晚餐后呢?

甲:晚餐后不久,她又喊叫:坐累了,要回床上休息。她还没有吃药和刷牙,保姆正在洗碗,我正在忙着喝点小酒,陶冶情操呢。她作为一个病人的思维方式,就是时刻想着自己那点事,根本不顾及其他。

乙:您怎么办?

甲:上策是请“保姆按章办事”:帮她刷牙、吃药、推轮椅回屋、上床休息,等到19时,我一面给她按摩,一面陪她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下策就是“牺牲自己,照顾大家”。

乙:怎么“牺牲自己,照顾大家”?

甲:不影响保姆的正常工作,我帮老伴刷牙、吃药,再推轮椅回屋、上床休息。然后,我再静下来多喝几口小酒以慰自己。

乙:你老人家真幽默,你苦中有乐,自寻其乐,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甲:谢谢!情义无价,没办法,没商量。

晚上照顾好老伴睡觉,是一天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重中之重是放好护理垫:

乙:应当怎么放好护理垫?

甲: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活”,你仔细听好了:先顺着放一个长90厘米、宽60厘米的;后放三个长、宽各60厘米的;再顺着放一个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病人夜里小便后,只换掉上面最小的一个垫即可。

乙:你还真有办法。

甲:这是我千辛万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护理尿床病人的极好方法。为了便于有关人员学习,请你将“放护理垫的方法”再重述一遍:

乙:“先顺着放一个长90厘米、宽60厘米的;后放三个长、宽各60厘米的;再顺着放一个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病人夜里小便后,只换掉上面最小的一个尿垫即可。”

甲:这样做的好处是“三省”:省力、省时、省钱。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太影响病人和护理人员双方夜间的正常睡眠。但还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

乙:什么前提条件?

甲:一定要将护理垫和病人臀部所在的位置对应好。

乙:你说得太具体、太有实践经验了!

甲:这一点也是重中之重,否则,一夜之间,你精心设计的护理垫必将“全军覆没”,同时病人和保姆还得经历三番五次的折腾。

乙:你的体会太深刻了,真是如你所言,“实践出真知”!

(面对观众):请给点掌声好吗?

甲:谢谢大家的鼓励!凡实践者,若感此法行之有效,请代我广而告之,我定当重谢!

乙:你为什么如此看重此事?

甲:因为它是护理瘫痪病人,非常重要和十分有效的一个极好方法。

乙:看得出,你是一个责任心非常强的人。

甲:有位哲人说的好:“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世界上任何人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应当“认真”对待,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乙:此话非常言之有理。请问:大家有何高见?

(观众鼓掌叫好)

乙:请问:病人白天或者晚上要解大便怎么办?

甲: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处理瘫痪病人解大便是头等的麻烦事。最好是上厕所或者坐在轮椅上解决。当病人行动不便时,就只好在床上解决了。上策是侧身解:先垫上护理垫,便后先用小片护理垫擦拭,后用湿巾擦拭。下策是在平躺时已经解大便了,臀部上下左右均有大便。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沉着冷静的进行综合治理:

乙:怎样进行综合治理?

甲:先小心谨慎的将病人侧身,然后再用护理垫,将身体与病床分开,再先重点后一般的擦拭身体,接着用大尿垫将床上杂物包住并置于病人侧身下部,待病人平躺后,将杂物从另一侧取出。记着一定要将窗户和排气扇打开,让臭气尽快、尽情的向全世界散发吧!

乙:你对老伴关怀备至,护理业务也娴熟无比,你真是好样的。

甲:这个“大活”不太好干,我再将具体做法重述一遍:“先小心谨慎的将病人侧身,然后再用报纸或者护理垫,将身体与病床分开,再先重点后一般的擦拭身体,接着用大尿垫将床上杂物包住并置于病人侧身下部,待病人平躺后,将杂物另一侧取出。记着一定要将窗户和排气扇打开,让臭气尽快、尽情的向全世界散发吧!”

乙:你可真是苦中有乐,幽默至极呀!

甲:我身处困境,只能如此,也应如此。情义无价,没办法,没商量。8年多了,我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照顾重病在身的老伴,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无比的幸福。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三件趣事和两句话。

乙:第一件趣事?

甲:每当我老伴感到不顺心、不如意、特别是面对按摩,她感到疼痛难忍的时候,便会肆无忌惮地破口大骂,此时,你说应当怎么办?

乙:是啊,她是病人,正常人怎么能和她计较。请问,您有何良策?

甲:我的良策就是,与有关大夫和保姆等人达成共识:“不屑一听”,“一笑了之”,“统统按放屁论处”!

乙:好一个“精神胜利法”!您太英明,太风趣了。第二件趣事呢?

甲:我老伴下肢动脉血栓,两支脚常年处于浮肿状态,37号的脚穿40号的鞋都穿不进去,几次订购均以失败而告终。最近,又订购了一双愉悦轻便老人鞋,当送货上门试穿时,还是因脚面矮而穿不进去。对此,你说应当怎么办?

乙:我的想法很简单:第一,退货;第二,订做。

甲:“退货”和“订做”都是对的,但我总觉得麻烦。在万般无奈之际,我急中生智、突发奇想的采取了三步改革措施,便奇迹般的将脚放进鞋里了。

乙:真是不可思议,你用的是什么高招?

甲:你猜,你使劲猜!

乙:好,我猜猜看。第一步,必须将鞋袋全部解开,

甲:对头。

乙:其结果肯定还是穿不上,第二步应当怎么办呢?不至于将鞋损坏了吧?

甲:你用词不当,这不叫损坏,叫“改良”,将鞋脚面两侧剪二个缺口,再将脚放进鞋里,不就改良好了嘛。

乙:第三步呢?

甲:将鞋袋穿在最上面的四个鞋眼里系好,就OK了。

乙:真的是个奇迹,而且妙趣横生。改良后的效果如何?

甲:改良后的效果是相当的好。第一,穿鞋很容易,脚一蹬即可。第二,系好鞋袋后很安全、很舒坦。第三,不细看,还认为改良的这两个剪口是特意装饰的,一点也不感觉难看。至于是否影响质量,只能以观后效了。

乙:还是有“后遗症”嘛。

甲:这只能且听下回分解了。

第四,心情愉悦,这一点非常重要。每天每当穿鞋时,便自然想起“改良”的过程而暗自发笑,特别是我老伴,一穿鞋就夸我绝顶聪明,一个突发奇想,就很容易的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也感到很欣慰,并经常将其当作一件趣事,跟别人进行开心的回忆。

乙:你这件事做的确实很智慧,非“常人所能及”,也很有趣味性。

老师,第三件趣事呢?

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上个月,小区配电室着火了,没电了,家庭生活秩序紊乱了,有关部门抓主要矛盾,尽快的将电接通了。但电脑上不了网,电视机顶盒不起作用。

乙:面对困境,你和老伴如何正常生活?

甲:我自然是无所畏惧了,借用几句诗词就是:“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我照常在电脑上用五笔字型打字,继续著书立说。

乙:“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你是好样的!

甲:可我老伴不行,她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看不到电视剧她着急呀!猛然间,我急中生智,又突发奇想、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无法解决的问题。

乙:已经“山穷水尽了”,你还有什么高招?

甲:接下来,就应当是“柳暗花明了”。此时,我女儿来电话了——

乙:老爸!我昨天爬25层楼给你们送的烤鸭,你们吃的怎么样啊?

甲:吃得很好,谢谢你,你再接着爬送吧!

乙:好的,好的。我妈还好吧,她现在干嘛呢?

甲:她正在看电视剧呢。

乙:电视机机顶盒的外线接好了?

甲:还没接好呢,我们正在用几十年前的小旧彩电在省电视剧台看长篇电视剧“笑傲人生”呢!

乙:老爸,你不愿意扔掉旧东西的毛病还变成好事了。

甲:是啊,“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乙:你这纯属是歪打正着,不过,能做到废物利用,也充分显现了你的聪明才智。此事既具戏剧性,也有趣味性。精彩人生,本该如此。

甲:谢谢你的夸奖。

乙:你还有两句话,请继续不吝赐教!

甲:第一句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前所述,2008年,我曾独撰《生命管理实用全书》,并公开出版发行于市,便足以证明我对人的生命看得是何等的贵重,但面对爱情,就应当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针对家庭现状,我必须通过照顾好老伴我们这个小家,以保全家族这个大家、乃至国家的整体利益。

乙:你老人家的思想境界太高了,第二句话呢?

甲:“情义无价,珍惜可贵”。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包括友情、亲情和爱情)都是无价的,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感(爱情),双方都要相互珍惜,不要轻言放弃,尤其面对现在的金钱时代,更要珍惜可贵的爱情。

乙:老师,您说得太好了!太感人了!

甲:谢谢。最后,我非常高兴和自慰的向家人、向亲朋好友和全世界的人民宣告:我和我老伴能够相互搀扶着脚踏实地、兴高采烈地渡过余生,我感到无上荣光!

乙:老师,您太伟大了!

(观众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甲、乙:谢谢大家!敬礼!

乙唱:“有谁知道情义无价,

甲、乙合唱:能够付出不怕代价,任凭爱在心头挣扎,几番风雨几次牵挂,”

(退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