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

崇左市,崇左名字由原为崇善县和左县合并后取二县首字为名。

崇左,唐宋时为羁縻思城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引申为笼络控制)、 太平州、右州地。宋仁宗皇祐五年置崇善县。

民国初, 将左州改为左县。

1951年,崇善县与左县合并称崇左县。原崇左县归南宁管辖,2002年12月23日撤销撤销南宁地区和崇左县,设立地级崇左市,原崇左县改称江州区。

广西崇左市哪个地区的(广西崇左市及其下辖6个市县名字由来)(1)

扶绥县

扶绥县,以扶南、同正、绥渌三县合并,取扶南、绥渌二县首字得名。

唐宋时为羁縻土州县地。 清朝称新宁州、永康州、忠州。民国初改土归流, 分别置扶南、同正、绥渌三县。

1951年将扶南、同正、绥渌三县合并,称扶绥县。

广西崇左市哪个地区的(广西崇左市及其下辖6个市县名字由来)(2)

大新县

大新县,以县境大岭乡和宝新乡各一字为县名。

唐至清代为羁縻土州地。据《大清一统志》记载,在县地先后置养利州、万承州、万形州、太平州、安平州、下雷州。

民国初,改土归流,置养利县。民国十七年置雷平县、万承县。

1951年4月,养利、万承二县合并,改名为万利县。是年九月,万利、雷 平二县合并,取县境大岭乡和宝新乡各一字作县名,称大新县。

广西崇左市哪个地区的(广西崇左市及其下辖6个市县名字由来)(3)

宁明县

宁明县,因县东有左江支流明江得名,取明江安宁之意。

唐宋时称思明州。“思明”系壮语,一说“思”意为溪或者江,“思明”即“明江”之意。

元朝升为思明路。明太祖洪武二年改为思明府。清世宗雍正七年改为宁明州。

民国元年,降州为县,称宁明县。

广西崇左市哪个地区的(广西崇左市及其下辖6个市县名字由来)(4)

天等县

天等县,因添等圩得名,因“添”与“天”同音,改称天等县。“天等”系壮语音译转写。“天”、“添”意为石头,“等”是竖立之意,合起来是“竖立的石头”之意。相传在今镇南街的一个山脚下初设圩场时,竖立着一块大石,故名“添等圩”。

天等县清以前为羁縻州地。民国初改土归流,将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合并置向都县。龙英、茗盈,全茗三土州合并置龙茗县。佶伦、镇远、都结等土州合并置镇结县。

1951年将镇结、向都、龙茗三县合并称镇向县,后改为镇都县。1957年改为天等县。

广西崇左市哪个地区的(广西崇左市及其下辖6个市县名字由来)(5)

龙州县

龙州县,以龙江得名(即丽江,自越南流入崇左上龙乡)。一说以上龙乡水陇屯后山脚有泉名“龙泉”而得名。

唐武德四年以境内龙江之名置羁縻龙州。 据《清史稿》记载,高宗乾隆时升为龙州厅。

民国二年降为龙州县,民国二十六年更名为龙津县。

1913年改县,1937年改龙津县,1961年复称龙州县。

广西崇左市哪个地区的(广西崇左市及其下辖6个市县名字由来)(6)

凭祥市

凭祥市,以凭祥峒(宋置凭祥峒,峒为广西少数民族县辖下的一级政权组织)得名。 “凭祥”系壮语,意为来此赶集有床位住宿。一说以凭祥河得名。

宋朝置凭祥峒,此为凭祥得名之始。元朝沿袭宋制。明洪武十八年(1385)改为凭祥镇,永乐二年(1482)升为凭祥州。清朝改为凭祥土州,宣统二年(1910)升为凭祥厅,民国二年(1913)改为凭祥县,1955年改为凭祥镇,1956年改为县级凭祥市。

出处:木菠萝 http://www.mubolo.com/archives/931

广西崇左市哪个地区的(广西崇左市及其下辖6个市县名字由来)(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