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录》,农产品地理标志分为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及渔业产品。

在之前的专题,农参对地标农产品大省山东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本篇聚焦地理标志三大类别之畜牧业,分析全国范围内畜牧产品的分布规律,为畜牧从业者提供参考。

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不仅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畜牧产品,还是带动种植业、饲料工业、制药工业、食品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投融资动态也可以看出畜牧业的重要性,2016—2021年上半年,我国农业食品行业共计发生投资事件4103起,其中,2021年上半年发生254起,细分领域中,畜牧业获投数量最多,为138个,同时获投金额也是最多,达871.31亿元,远超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农资、乳业、食品制造的总和。

而地理标志作为畜牧业赖以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细分来看,畜牧业地理标志产品涵盖肉类产品、蛋类产品、蜂类产品、奶制品、其他畜牧产品5个小类。

本文核心数据如下:

1.四川畜牧类地理标志产品领跑全国,总量为40个;

2.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为四川、内蒙古、贵州、青海、山东,数量均超30个;

3.全国畜牧类地标产品(516个)以肉类产品最多(431个),肉类产品中又以羊种类数量最多(121个)。

从地域排名看各地畜牧业发展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为3454个,其中畜牧业认定数量为516个,在三大类中排名第二(种植业2668个,渔业270个)。

畜牧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畜)(1)

从省域范围看,四川、内蒙古、贵州、山东、青海、甘肃、广西分别认定40、38、37、36、36、35、32个,均超30个;上海、吉林、北京均不足5个,而河北和天津则尚未进行畜牧类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受限于地域范围及城市发展定位,畜牧业在整个农业发展中占比略低。

对数量排名前5的地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5省均以肉类地标产品为主,最为突出的是青海畜牧类产品只有肉类产品,无蛋类、奶制品等地标产品的认定,且畜牧类地标产品数量占到青海全省地标农产品总量(77个)的近1/2,可见畜牧业在青海发展中的重要性。

畜牧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畜)(2)

四川作为畜牧类地标大省,蜂类产品就有6个,包含了蜂桶蜂蜜、唐家河蜂蜜、九寨沟蜂蜜、黑水中蜂蜜、得荣蜂蜜、邛崃中蜂蜜。数据显示,四川蜜蜂饲养规模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蜂蜜产量5.6 万吨、蜂王浆 450 吨、蜂花粉1200吨,养蜂直接产值约60亿元。

山东作为全国地标农产品大省,畜牧类地标占全省地标总量的1/10。贵州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为151个,畜牧类占比1/4。

按类别看畜牧业发展布局

对全国范围的畜牧类地理标志进行细分,5个小类占比排名依次是肉类产品(431)>蜂类产品(56)>蛋类产品(17)>其他畜牧产品(9)>奶制品(3)。其中肉类产品是当之无愧的畜牧业主心骨,主要指牲畜、家禽及经过简易处理的分割肉、腊肉等。蛋类、奶制品、其他畜牧产品(附属品如皮、毛,两栖动物)数量都较少。

畜牧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畜)(3)

以数量排名第一的肉类为例,除去鸽子、骆驼、驴、狗、兔等个位数地标产品外,主要构成为羊、鸡、猪、牛、鸭、鹅六类。羊、羊肉类地标数量达到121个,鸡及鸡蛋类紧随其后,有83个产品通过地标认定。

畜牧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畜)(4)

按时间看畜牧类地标认定规律

从认定时间上来看,刚开始进行地理标志认定的前两年,畜牧类通过认定的数量较少,随后几年数量明显上升,至2013年多达64个(肉类就有53个),之后趋于稳定,数量在40个左右。与全国范围内2010、2013、2020三个年份出现认定高峰的规律基本相符。

2021年,认定数量明显下降,与2020年的47个相比,通过认定的产品仅23个,包含肉类产品19个、蛋类产品1个、蜂类产品3个。

畜牧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畜)(5)

畜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2年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简言之,就是“稳猪”“扩牛、羊、奶”“升草畜”。

畜牧业如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农参君选取畜牧类地标大省四川的内江猪和畜牧类地标数量最多的羊类中的单县青山羊为例,领略一下畜牧业助农增收增效的显著成果。

内江,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今年,内江市获评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荣誉的背后是内江以内江黑猪为主抓产业之一,建成全国最大内江黑猪种群基地,实施100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发挥重要带头作用,四川恒通内江猪保种繁育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内江猪地标优势,打造集饲草研究、内江黑猪育种、扩繁、育肥、屠宰、冷链配送和食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内江黑猪品牌,构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价值链。目前,“内江猪”猪肉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在30元~60元/斤,每头生猪产值可达1万元。

而在山东菏泽,单县青山羊是“中华第一汤”单县羊肉汤的灵魂。从2019年开始,单县借鉴沙县小吃、兰州牛肉面等特产名吃的经验做法,在养殖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产业智慧化上想办法,把羊肉汤产业纳入全县“321”产业布局,列为四大“县长工程”之首。

单县羊肉汤美味的关键来自于单县本地的优质羊肉,为此,单县建设了全国最大的青山羊保种育种创新示范基地——单养千秋保种育种创新示范基地。基地占地千余亩,分为青山羊饲料加工基地、世界优质羊基因库及保种育种基地等板块。目前青山羊存栏量3000多只,到今年年底,存栏量和出栏量都将翻番,年出栏量约20多万只,可带动1.2万户农民养殖青山羊,联农带农效益显著。

畜牧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畜)(6)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有条件的地域应因地制宜、抢抓机遇,“畜”势勃发,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大力发展地域特色畜牧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养殖品牌,推动畜牧业多元化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