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是一所实力非常强的学校,以第四轮学科评估来说,东财财经类四大主干学科均不错,甚至还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

对比图见下图。

东北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实力强)(1)

这么一所实力不输211的高校,为何没有评上211呢?

在上世纪末评选211的时候,东财属于财政部,财政部当时有8所下属学校,而国家只给了财政部一个211的名额,这个名额当仁不让就给了实力最强的上海财经大学。而财政部排名前4的学校都有211的实力,东财排名第二,比中央财经还要厉害。

当时为了多评选几个211,采取的办法是,第一是合并,通过合并其他学校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是合并了中南政法学院才达到了211的评选标准。二是把财政部的学校分给其他部,比如说中央财经大学就是分给了教育部。

而对于当时实力超强的东财,财政部与教务部商讨的方案是,与大连理工大学合并。因为当时正是合并的浪潮,全国的985都在合并其他学校,而大连理工还没有合适的对象,并且大工和东财特别近,简直在合适不过了。并且大连理工当时的领导非常同意这次合并,甚至同意采用东财提出的校名来命名新的大学。

但是东财的领导不同意,毕竟大工是副部级别的高校,东财是正厅,如果合并了,东财的领导的地位肯定会下降。所以就错过了这次机会。

东北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实力强)(2)

在那之后,211的建设效果非常显著,不少用人单位非211不要,不少考生也非211不考。东财的领导意识到了211的重要性,而恰好新一轮的211评选机会来了,东财就非常积极的争取。

但是东财没机会了,新一轮的211评选标准是偏向综合性大学的,加上财经类已经有了5所211,国家也不想增加了。

至此,东财就失去了评选211的机会,东财也因为没有211名头而名声一路下滑。在当年东财的分数和大工想比也毫不逊色,到了现在,无论是理科的投档分,还是文科的投档分,都不如大连海事大学了。

反之看另外两所位于地方的财经2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则过得风生水起,投档分非常高,差不多可以位于中国大学录取分前50名,超越了不少的末流985。

东北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实力强)(3)

在2017年双一流大学评选中,原211的学校全部入选了一流学科,双非若是想入选,则必须有国家级的大奖或者有全国前二名的学科。比如说宁波大学,就凭借曾经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拿到了入选一流学科的门票。也比如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凭借着大学科学这个全亚洲第一的学科,也上车了一流学科。

不幸的是,东财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所以就也没有被评为一流学科。从双非升级为四非。

近些年东财的录取分一路下滑,也不只是没有211名头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地处大连。大连这座城市,放在10年前,20年前,那是一座非常有钱,非常现代化,对全国人都有吸引力的大都市。而今天,随着东北的落寞,大连也落寞了,大连的吸引力不足,大连的财政也没有太多的钱去支持东财的学校建设。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好的只会越来越好,不好的也只会越来越不好。除非国家给政策支持。

也就是说,在下一轮双一流评选中,虽然东财现在依旧没有入选一流学科的两个条件,但是国家会不会政策倾斜,给东财这个一流学科的机会。

如果国家给了政策给了资源,那么大学的成长会十分迅速的。

正如互联网大佬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