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必修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必修二(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笔记)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必修二

1.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基本相同,首先,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卵原细胞增大,染色体复制,卵原细胞成为初级卵母细胞,然后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卵细胞。

3.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也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又分裂为两个极体,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了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形成的三个极体会退化消失,所以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不需要变形。

4.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5.精卵结合时需要精子提供父方的遗传物质,精子要靠尾部摆动,游动到卵细胞所在的位置才能与卵细胞结合,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6.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7.有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行为,为有丝分裂。

8.没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多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9.有丝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10.减数分裂子代染色体数不一定会减半,比如说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级或者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级,这种现象导致染色体数加倍称为染色体变异。

11.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一般选择蝗虫精母细胞,因为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数量比较多。

12.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称为物理模型。

13.一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两种配子Ab,aB或AB,ab。一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如果有n对同源染色体就产生2的n次种配子。

14.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15.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母方多于父方,因为母方提供了细胞质。

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17.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法将精子导入女性体内,使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技术,又称试管婴儿技术,是指用人工方法让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当受精卵形成早期胚胎时,再将它移入子宫内,使之发育为胎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