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始于1775年,可是算上罗马教廷授权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当时欧洲正好是手工业兴旺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转型时期,所以手工业被人们看作是可以致富的好机会,于是就有大量农民开始转型,城市化也就此进行。

而在这个时候,从中国传入的瓷器开始在欧洲传播,欧洲也开始自己生产瓷器,拥有罗马教廷特许的生产经营权等于给了生产瓷器的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像这种工厂出厂的瓷器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当然它也只属于上流贵族,底层人民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一类瓷器,而皇家哥本哈根的雏形也就诞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1)

皇家哥本哈根诞生在丹麦,可是在当时丹麦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管辖的领地,因此它自然也就是要为神圣罗马帝国而服务。不过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也在政治上依附于罗马教廷,所以对于罗马教廷的授权自然也是十分珍贵的,而当神圣罗马帝国中不少诸侯国都过来竞标,最终也只有奥地利与丹麦获得了胜出。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奥地利自然无可厚非,而丹麦在当时处于最北端,又远离罗马教廷,可为何要选择它呢?不少历史学家分析,可能是因为丹麦临近出海口方便贸易的原因

一、皇家哥本哈根诞生于国家技术瓶颈时期

皇家哥本哈根的诞生除了罗马教廷的授权生产瓷器以外,还与丹麦自身有关。因为临近瑞典,所以当时为了迎合瑞典王室,换取战略物资铁矿,丹麦便拿出珍贵的瓷器作为交换,这也是丹麦得以在神圣罗马帝国中保持不败地位的原因。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2)

丹麦一方面同瑞典帝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另一方面当时铁矿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而当时控制了铁矿就意味着控制了战争的资源,所以从这方面来看丹麦当时的实力也不弱,另外丹麦拥有当时整个神圣罗马帝国都羡慕的出海口,所以在贸易上的优势得天独厚,而通过东方贸易来的瓷器源源不断的进入丹麦,丹麦的财政力量有限,无法承担起如此昂贵的瓷器,所以决定自己生产瓷器,这就导致了丹麦开始自己研发瓷器生产工艺

不同于中国的瓷器生产工艺,丹麦生产瓷器使用的是骨瓷,这也是丹麦第一次尝试生产瓷器,因为骨瓷相对容易烧造,由此丹麦也算是在瓷器生产上入了门,可是丹麦生产出来的瓷器终究是无法与中国相比的,中国当时的瓷器就已经能做到非常薄的瓷胎了,而骨瓷却依旧停留在瓷胎厚,烧造成功率高的层面上,虽然产量非常高,可是瓷器价值远不如中国的瓷器那么高,这也是导致丹麦决心自己成立国家瓷器烧造厂,争取烧造出如同中国一样的高端瓷器的原因。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3)

不过丹麦生产瓷器却也非常坎坷,不光是技术跟不上来,并且在重要的资源高岭土上,它也非常匮乏,所以丹麦要想烧造好瓷器就必须借助高岭土。而在得到罗马教廷授权之前,丹麦都是通过法国进口高岭土进行瓷器生产,即使如此生产出来的瓷器与中国还是有很大距离,并且中国当时已经非常流行薄胎了。

而这一种技术规格在当时的丹麦还非常困难,以至于在后来与同时期的明代民窑相比都有很大距离,这也使得丹麦不得不花高价钱去东方购买技术,同时也成立了自己的瓷器烧造厂,这也就是皇家哥本哈根的前身,而它的诞生本身就充满了传奇,因为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国家大量消耗国家财力建造的奢侈品工厂。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4)

二、皇家哥本哈根的瓷器技术脱胎于明朝青花瓷

皇家哥本哈根的烧造瓷器的技术基本都脱胎于明朝青花瓷生产技术,在16世纪中叶,特别是明朝在隆庆开国以后,主动贸易让明朝得到了不少好处,所以明朝的青花瓷生产技术便漂洋过海来到了丹麦,而丹麦在得到了青花瓷技术以后却并没有发展出青花瓷,这并不是丹麦在烧造瓷器的技术上有不足,而是在丹麦在生产瓷器的颜料上还相当不足,所以丹麦当时迫切就需要生产瓷器的颜料,这也极大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刺激了颜料的进步,这也就刺激了瓷器工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到了17世纪初,终于有了丹麦暗蓝型颜料的丹麦开始进行青花瓷的生产,因为颜料产量低所以这种瓷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以至于中国进口的瓷器价格都比它便宜,所以丹麦因此又开始寻找一种更加廉价的颜料。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5)

在丹麦后来的数百年发展瓷器的过程中,其烧造的青花瓷器中开始出现蓝色线条,而这些线条后来也成为了皇家哥本哈根瓷器最重要的标志。同时丹麦后来在得到了普鲁士蓝以后颜料工业开始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因为在瓷器上进行绘画不仅可以更加鲜艳,还能更加富有立体感,这也导致后来皇家哥本哈根瓷器表层出现了一层波浪纹。

同时这一层波浪纹也成了皇家哥本哈根最早的logo,而后来皇家哥本哈根建立独立的瓷器公司也是脱胎于法国的资本主义改革,这导致了不少邻国也开始做资本主义改革,将一部分国有企业独立出来参与社会募股,所以这也吸引了丹麦为此做出类似的改革。因为这能明显减少国有企业的负担,而这种减负可以更好的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建设,同时通过大量建设军事力量可以在欧洲的乌云密布的局势取得一定优势。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6)

在18世纪初,法国波旁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改革,主要目标是增强国家的军事建设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而这也吸引了邻国进行了企业改革,这种改革也引发了丹麦通过国家牵头成立了一家瓷器生产公司,于是在1775年,这样一家公司正式成立了。

当然皇家哥本哈根公司的成立也与罗马教廷的合作关系破裂有关,当时奥地利为了争取更多权益开始笼络罗马教廷,甚至激发与波旁王朝之间的关系,而宗教的合法性崩塌带来的是严重后果。法国的国家合法性政权被再次塑造,这也间接导致了拿破仑的对外扩张,甚至以宗教的名义进行对外扩张。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7)

不过对于丹麦而言,无非也就是罗马教廷对丹麦瓷器的进口量越来越低,从而要开拓海外市场,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丹麦也激发内需引得不少丹麦上层人士开始购买皇家哥本哈根的瓷器,不过拥有明朝青花瓷烧造技术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可以说从面向国民到走向海外市场,这张技术名片也成为它最有力的竞争资本。

三、皇家哥本哈根在绘画艺术上的独特性

皇家哥本哈根的瓷器绘画艺术特别讲究能够将艺术的标准性发挥出来,与中国每一件都是孤品不一样,丹麦讲究的艺术品工业化生产,但又保留了艺术品的特征和本质,这也是后来不少瓷器生产企业所模仿不了的。皇家哥本哈根主要是通过对艺术绘画的标准化审美来进行的图案构思,一般而言对于抽象美而言,整个欧洲都有不下一千种看法,可是皇家哥本哈根做到了无论在哪里它都能是一件艺术品。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8)

这也得益于丹麦对土耳其的瓷器出口,当时土耳其虽然掌控了整个商业要道,可是它依旧还是要依赖于欧洲进行发展,所以同欧洲国家进行贸易也是维持土耳其经济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丹麦出口瓷器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出售到了土耳其,而在土耳其境内引发了一阵轰动,因为在传统意义上欧洲是不可能做到在瓷画上超越中国的

在瓷器上复刻油画也是皇家哥本哈根第一个进行实践的,往后就源源不断有绘画着复杂性油画的瓷器运往了东方,而此时丹麦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进行独立瓷器生产的国家,而当时这样的国家还并不算多,由此丹麦也可以看作是当时的技术强国了。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9)

同时皇家哥本哈根在瓷器绘画上将线条进行标准化构造,也进行了独特的多层次绘画,将抽象画的美感独特的表达了出来,这也是过去瓷器绘画中做不到的除了在一般性线条线条上进行了绘画构造,还在自身logo上进行了较大改进,如今看到的的皇冠logo就是源于皇家哥本哈根的标准化艺术绘画之下的产物。

同时这种皇冠将丹麦传统的王室文化通过图案表达了出来,不同于当时写实性绘画,皇家哥本哈根通过这种标准化图案进行的绘画也是营造了一股新潮流,这也让抽象画流派再次走向了舞台,不过对于这种抽象的图案而言比较有利于进行瓷器绘画以及生产而已。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10)

而走入经典艺术还是在拿破仑大军入侵丹麦以后,皇家哥本哈根赠送了一套别样的瓷器送给了拿破仑,这种瓷器具有了当时最为复杂的线条性艺术造型集中体现了抽象性艺术的美感,这也让拿破仑颇为赞赏,所以他也让皇家哥本哈根进行更加复杂的瓷器生产,后来将油画复刻在瓷器上这也是得益于拿破仑当时的资金扶持,虽然时间短可是得到了大量资金的皇家哥本哈根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最终开发出了这种复杂性绘画的瓷器。

油画复刻在瓷器上当时也是想都不敢想的技术,而这种技术难度也是非常高的,对于刚刚攻破青花瓷大规模生产技术不久的皇家哥本哈根来说确实是一个技术挑战。当时的皇家哥本哈根通过借鉴中国的粉彩绘画技术来进行瓷画的设计,当时的开发还得到了拿破仑私人的支持,他还特地下令从中国引进粉彩瓷器进行技术研究。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11)

不过对于当时中国的粉彩技术其实可参考性主要也是在于如何将绘画完美的复刻在瓷器上,而这一技术的瓶颈也是在颜料和绘画人员的绘制工艺上,最后皇家哥本哈根大胆的使用普鲁士蓝单调性绘画法将类似素描绘画的作品复刻在了瓷盘上赠予了拿破仑,当时拿破仑立即用它来盛放蛋糕,由此皇家哥本哈根也由此而红,成为了欧洲第一个开发出利用瓷画绘制来生产这种瓷器的瓷器企业。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12)

而当时不少瓷器企业也都在研究中国粉彩技术,不过不少都以失败告终,中国模式似乎不能照搬,因为在颜料和绘画工艺上的差异,决定了必须要走出自己的路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在皇家哥本哈根走出来属于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道路后,不少同行生产企业都投以羡慕的眼光,这也使得皇家哥本哈根首次超过了同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梅森瓷器,对于能够生产出复杂绘画作品的瓷器一直都是皇家哥本哈根引以为豪的地方,直到19世纪末期,这种绘画工艺才被欧洲其他大型瓷器生产企业所掌握,也可见得其绘画艺术的独特性。


四、总结:皇家哥本哈根成功也源于自身对艺术的定位

皇家哥本哈根的成功其实源于自身对艺术的独特定位。在17世纪末期,大部分瓷器厂商都掌握了青花瓷器的生产技术,而此时皇家哥本哈根用艺术标准化开始逐渐成为了主流,非孤品可复制的艺术成为了越来越多艺术家对艺术的反思和重新考虑的一个对象,所以到18世纪后期成立皇家哥本哈根公司以后,这种可复制的艺术进一步放大成为了一种品牌艺术的标志。

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的变革)(13)

最早的品牌定位也是源自于这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却被皇家哥本哈根用的淋漓尽致,这也让皇家哥本哈根不仅在贵族阶层取得了成功,也在平民阶层取得了成功。所以皇家哥本哈根在推出标准化艺术的同时也对瓷器本身有了重新定位,它不再只局限于贵族阶层,平民阶层同样也可以消费这种日用品。

不过皇家哥本哈根当时以它昂贵的价格还是只能在少数经济条件富足的人群中流动,不过对于皇家哥本哈根而言这已经是一步巨大的跨越了,要知道在16-17世纪瓷器还仅仅局限于贵族和宗教阶层人士使用,一般的平民都是没有资格使用的。

所以对于瓷器本身而言就已经是一个奢侈品的一个代表,而它能够平民化很大程度上源于皇家哥本哈根对于这种艺术的标准化打造,这种可复制的艺术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流通成本,这就让皇家哥本哈根的瓷器成为了欧洲越来越畅销的瓷器,直到今天它依旧是瓷器中少有的奢侈品牌。

参考文献:

《清实录》

《明史》

《欧洲瓷器颜料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