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

说到汉朝的历史,大家一定能想到很多,但最熟悉的便是汉朝抗击匈奴。在汉朝时期,朝廷和匈奴之间的矛盾冲突频发,双方之间的战争也持续了很久。

尽管有时候汉朝的实力不敌匈奴,但却从未认输投降,哪怕被逼到绝路也绝不低头。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2)

这是汉人老祖宗骨子里的勇气和彪悍的性格,也正是这种勇武的性格和信念,促成了汉民族一次次对抗外来势力的成功。

然而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发展,后期的汉民族似乎却没有了两千多年前汉人老祖宗骨子里的那份彪悍,精壮勇武不再是准确的形容词,后人的审美倾向反而变得越来越“娘”了。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3)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呢?在汉朝以后历朝历代的发展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汉人老祖宗骨子里的那份彪悍几乎要消失殆尽?

实力削弱,昔日彪悍不再

现在很流行的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的确,东汉末年确实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朝代,当时内乱频发,民不聊生,汉民族陷入了深深的“内耗”之中。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4)

这样的“内耗”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西晋内战才基本结束。然而说到内战的结束自然离不开一个家族,那就是司马家族。自司马炎建立西晋以来,东汉末年的内战局面就有所好转。

但这却并没有让汉民族的实力变得更强,也正是因为司马家族的错误举措,将外族势力引入了汉民族,“内耗”是停止了,但外来势力的入侵对于汉民族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5)

昔日的汉人老祖宗可是骨子里的彪悍,对于外来的匈奴势力全然没在怕的,更是将其打得落花流水,那么为何这次外族势力的入侵,却对汉民族的实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呢?

究其原因不得不说的便是司马家族了,司马家族也占了很大的失败因素。虽然司马炎建立了西晋,但这并不代表整个司马家族的人的实力和水准就是高的,司马家族里的人并没有什么大局观,也并不是一个理论上好的统治家族。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6)

司马家族的人大多擅长权术斗争,在朝廷上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但对于军事和用人是一窍不通,但他们却似乎并不认为自己的实力有所缺失。

不仅如此,他们的思想更是不顾及大局,只有眼前的自己的利益,这样利己自私的行为对百姓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灾难。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7)

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司马懿东征辽东一战。曾经在公孙家族统治时期,辽东地区一直处于汉民族的绝对统治之下,当时公孙家族实力强盛,辽东地区的一些其他民族更是对其“俯首称臣”。

然而到了公孙渊统治时期,由于他实力低下还十分贪财,所以他频频对外投降,为了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百姓的生死安危,辽东地区慢慢成了一块割据势力霸占的地区。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8)

当朝皇帝得知此事后便派司马懿去打探情况,于是司马懿便受命前去收复辽东,然而在攻破辽东后,司马懿却并没有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将辽东地区摆脱割据势力的侵占,而是对辽东地区的汉民族人民展开了厮杀和报复。

因为在司马懿眼里,辽东地区属于割据势力,那里的人民并不是汉民族的一部分,在大肆杀戮后他还自作聪明地将辽东地区剩下的少部分汉民族人民迁入中原。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9)

要知道辽东地区这块“肥肉”一直以来都被外族势力盯着,只是因为先前公孙家族实力太强,性格彪悍无法战胜,所以他们才没有表现出对辽东地区的渴望。

现如今辽东地区的成年男性和有战争能力的人基本上都被司马懿的人杀尽了,辽东地区几乎成了空壳,再加上司马懿还把剩下的汉民族百姓迁入中原,那些外族势力见状自然一拥而上,没过多久辽东便成了外族人的天下,在那里,汉民族反而成了“少数民族”。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0)

由于司马懿的错误决策和自作主张的行为,也导致汉民族的实力遭到了大大的削弱,辽东地区本来只是有一些割据出去的倾向,现如今却真的被外族人占领,就这样失去了一块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的地方。而两千多年前汉人老祖宗的彪悍性格也慢慢被磨平了“棱角”。

魏晋文化风貌的巨大改变和冲击

军事实力上的削弱并不是导致后来人民性格越来越“娘”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文化审美上与先前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1)

从华夏一直到秦汉,本民族基本上延续了崇武的审美,欣赏彪悍勇武的性格,以精壮为美,所以那些朝代人们的性格大多趋向于英勇彪悍。他们也更加欣赏骨子里彪悍勇敢无所畏惧的人。

但说到魏晋时期的文化,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个词叫作“魏晋风流”,这个词就很好地概括了魏晋时期的巨大的审美变化。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2)

在魏晋时期,人们的审美和精神状态和关注的东西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个时期的人民审美从崇尚彪悍精壮发展到崇尚阴柔之风,越来越多的人耽于享乐,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低。

在《世说新语》中还记载过这么一段,说魏晋时期有一位绝世大帅哥叫做卫玠,但他的长相却并不是那种精壮勇武的类型,身为一名男子,形容他最佳贴切的词却是美艳。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3)

由此可见卫玠的长相实在是突出,于是吸引了不少人来看,荒谬的是,卫玠最后竟然被人们给活活看死了,由此不难看出,魏晋时期人们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同样也同先前大不相同。

现如今人们来形容一个男子长得俊美,常常用“貌若潘安”这个词,而潘安也是魏晋时期的一位人物,由于长得十分俊俏而被人们熟知,这个词也是由魏晋时期引发的,一直流传至今。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4)

最一开始魏晋时期的文化方向只是由之前的粗犷彪悍之风转变成喜好阴柔之风,但发展到后期却变得越来越极端和“变态”了。

在《魏略》一书中还有记载,说曹植每每在洗漱更衣后要在脸上涂粉后才肯见客人,身上也要擦香粉才行。甚至在一次骑马的时候,由于曹植身上的香粉味道实在太浓了,他的马受不了这个味道,直接咬了曹植的膝盖一口。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5)

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在魏晋时期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他们的审美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魏晋时期,人们的审美不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甚至魏晋时期的精神风貌也非常不好。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6)

当时社会的人们大多耽于享乐,人们的精神低迷,审美也变得愈加阴柔,一改之前彪悍的风格,自然魏晋时期人们的精神就更加涣散,精神无法得到凝聚,也就更无法抵御外族的入侵。

所以后人在评价魏晋文化风貌的时候,也习惯用“娘”这个词来形容,虽然这个词有一定的贬义,但却十分形象地体现出魏晋时期人们的巨大审美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7)

由此看来,两千多年前汉人老祖宗的彪悍性格发展到后期越来越“娘”,究其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重因素加在一起,才共同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首先是东汉末年的战乱时期,“内耗”严重,内部斗争损失了一定的战斗力,武力有了一定的衰落,再加上当时辽东地区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的丧失,外族势力的干扰和威胁,也对于此是一次重创。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8)

然而最最重要的还是魏晋时期的审美变化,人们骨子里对于彪悍勇武的欣赏在慢慢消减,取而代之的是阴柔之风。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共同造成了汉民族无论是武力实力还是精神凝聚度的极大下降和涣散,也导致了汉民族从原先的绝对统治地位变成后期可被外族势力欺压的角色。

汉人前身 两千多年前的汉人老祖宗那么彪悍(19)

以上种种现象都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和警醒,不仅是对于魏晋时期的思考,我们现如今面对审美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时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不能被低迷的审美和文化风气所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