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画像)
“天地君亲师”这几个字眼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都比较陌生,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哲学概念。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亦是人的一部分。在古代,天人关系的概念比较复杂,基本上包含了两重意义。其一,人类的所有生活、均依从并服从于大自然的一切客观规律;其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在中国古人的眼里,天地的地位很高,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幻,凡事都有两面性,阴阳并存,相辅相成。天性人性是相通的,天道和人道亦是相通的,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通达,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中国数千年以儒治天下,而实际人生一般态度皆含黄老气。虽然在汉朝之后,这种局面逐渐变的外儒内法,但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可谓穿云裂石,波及范围极广极大,其深远、其广度真是无与伦比,甚至在清朝之前,孔子是被列到“法律”里头的,谁要是敢对孔圣人出言不逊或者语言攻击孔子,那就是犯法行为。反观当下,很多人严重缺少敬畏之心,尤其对上古先贤更是缺少着一些最基本的尊重,很多网络喷子经常信口胡云、张口就来,质疑这质疑那,一味的只知道当网喷,真的是无知者无畏。
(元圣周公旦画像)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应该心存敬畏之心,要敬天爱人,要热爱华夏文化,更要尊重中华文化,最后一定要认真传承并努力发扬中国文化。一个合格的中国人理应被中华文化的深邃涵养包围着,这是一种温文尔雅并且极其通透的书卷气,腹有诗书气自华,由内而外的散发,这种书卷气还透射着我们对祖国文化的深深敬畏和尊重。作为一名中国人,努力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螺丝钉必须且必须的责任,大家务必要身体力行。
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大字,正是与儒家文化大有关系。严格的说,“天地君亲师“原本是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更是一种精神偶像的象征。现在很多人都陆陆续续住楼了,可能没见过,但若去了中国乡下,不少地方他们的正厅礼桌上都摆放供奉着一些牌位或者条幅,上面就写有这几个字。甚至在中国北方有些地区,都会根据这几个字的含义,多写些字,并把它裱挂于中堂。
(天地君亲师的书写悬挂格式示意图)
“天地君亲师”的源头思想,始发于《国语》,形成于《荀子》,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对此极为尊奉,一个是汉朝,另一个就是大明王朝。
前文所讲,古人把“天 地”看得非常重要,祭天跪地源于古人对大自然的无限崇拜,而“天地君亲师”这里头既包含了古人敬天法祖、忠君爱国的思想情怀,又包含了他们孝亲顺长、尊师重教的价值观概念。
另外“天地君亲师”是旧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几个精神象征。天地,自然不用赘述,古人以天为尊,所谓九重天,天乃至高之神,天降甘霖,才有五谷丰登,才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类劳作循环;天不仅是至高无上的神,更是俯瞰主宰着大自然的一切,天在上地在下,所谓乾坤,以地配天,阴阳相和,遂有万物之祥,遂有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天地之配,天地之合,化育万物,因此古人祭祀天地是有顺服天意、感谢造化之含义,因为人定胜不了天,人只能顺应自然!
而“天地君亲师”中的君,指的是君王。在中国古代,君王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为天子,因此供奉祭祀天子,亦有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意。咱们现在通常说的祭亲,字面上理解就是祭祖,这便是由最开始的祖先崇拜逐渐衍变而来的。
东汉时期,《太平经》就出现了“天地君亲师”的连续用语,直至北宋初期,这五个字俨然开始正式出现,乃至到了明朝末年,把“天地君亲师”作为供奉祭祀对象业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形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满清时期,雍正继位后,把这五个字正式排列了顺序,是为“天、地、君、亲、师”,又找大学士对其真正的含义进行了重新注解,算是彻底规范化了。从此以后,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大字就成了风靡全国的祭祀对象,更是人们不能随意玷污的精神至最。
关于“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字,宏观上讲,它这一价值系统的出现,犹如佛教在民间盛传一样,对于当时的统治者而言,绝对是大有裨益,它便于统治,也从某种思想上讲着实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从这个五个字本身的微观意义上讲,它充分表现了在儒家思想的治国之下,人们对祭拜对象的尊重感念。即: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对长辈的怀念。这五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们的一套新价值体系,甚至指导并重新确立了人们的三观,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一种伦理道德合法性的体现,这五个字在人们思想深处慢慢扎根发芽,使得对中华民众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层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天,在古人眼里,天是至尊之神。天也是人间福祸吉凶的主宰,大自然的一切仿佛都受着老天爷的支配,天能予人以福泽,亦能降大祸予民众,天可以让黎民百姓五谷丰登硕果累累,天又能让山洪爆发太阳灼烧,导致四处饥荒,人民累不堪言苦不堪言。因此,天在古人眼里就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更是支配者。
地,万物本源,举物之载也!地是所有生命迹象的根源,广袤的大地任劳任怨地承载着一切,不争不抢,不抱怨,不诉苦,是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是付出不求任何回报的“大母亲”。日行月移,万丈星河,天无日月,何谈昼夜,没有四季的轮回,就没有春夏秋冬的交替,没有这一切的碾转变幻,何谈春种秋收,何谈万物呈辉。
天地即乾坤,天为阳,地为阴,天似父,地似母。在中国民间很多地方都有供奉土地神的习俗,这就是人们对大地的敬仰和感念。在民国之前,但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供奉土地神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而且人们要十分虔诚。相传土地神能够保四方之安宁,避祸就吉,人们对土地神摆果盛肉,许香奠酒,不仅表达的是对大地母亲的无限敬仰,更是有祈福求财,永保平安的寓意。
君,从有中华历史开始,古代之圣君,无外乎“炎、黄、尧、舜、禹、汤、文、武、旦”这些人。华夏子民从茹毛饮血的野蛮荒芜时代,慢慢衍变到能够刀耕火种,逐渐上升到正式的文明时代,都离不开这些圣贤古人,而且这些圣贤古人都是我们不得不永远铭记的先祖至圣。《春秋纬》有言:“三皇五帝,三代圣王都是感天动而生。”因为君王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因此除了天地,在古人心里,君王就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主宰,正所谓,天子应运而生,必有神裙……
亲,人之至亲,是为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就是子女的天和地。《孝敬》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进入人伦者谓之亲,姑且不论旁系如何之多,单就直系便有很多很多。
儒家讲究孝悌仁义,即:对长辈要尊重孝顺、对同辈要仁爱友好、对朋友要宽容仗义、对晚辈要提携爱护、对夫妻要尊重礼遇。古人的论谊之道、交友之道非常值得我们后世认真研习。为何会有那么多的成语出现,这一切皆源自古人对“亲”字的充分理解,遂有:刎颈之交;遂有举案齐眉;遂有两小无猜;遂有青梅竹马;遂有把臂入林……
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道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小道,此惑亦不是普通之小惑。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是培养塑造一个人的灯塔,更是培育一个人的启明星。师之概念不仅仅是简简单单传授你技法的老师,亦不仅仅是一两本使你受益终身的书本,更多的是能够以德服人,并立标杆树榜样的精神导师,他是一种指引,更是一种鞭策,让你在前行的征途上懂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师可以是私塾先生,但从更广度的范围讲,师亦是“尧舜禹汤文武”式的先古圣贤。因此,惟有尊师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敬天爱人,要感恩我们的先祖,更要尊重我们的文化。文化代表中国,中国人的民族认同不是看血缘的而是看文化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要认真学习我们伟大的文化,更要身体力行努力传承我们伟大的华夏文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与本人联系,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