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石德铁路线(石家庄铁路篇五条铁路之二)(1)

石德铁路是石家庄市至德州市的铁路,大致为东西走向。在我市境内的一段,从石家庄火车站起向北再向东,经正定大街立交桥,至市黄磷厂东侧出境。境内长度约11公里。

石德铁路于1940年6月动工修建,当年11月中旬全部竣工,1941年2月15日正式举行通车典礼,由此,京汉线与津浦线连接起来,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间的交通连成一片。

解放后,石德铁路回到人民手中。为华北地区东西向重要铁路线之一。


石德铁路(石德线)是由河北省石家庄市至山东省德州市之间的铁路线,修建于1940年6月,1941年2月竣工。 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线路正线全长181.9公里

石德铁路修建于1940年6月,1941年2月竣工。 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复线工程于1975年3月开工兴建,1982年12月11日,石德铁路复线全线开通。2006年8月31日,石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始施工,2008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早在 1907年,清政府邮传部为弥补当时的石太铁路收入不足,就曾拟修建石德铁路,以扩充运营范围,并派工程师李大森及洋人汕克进行勘察,后因资金不足没有动工。

1920年,北洋军阀时期,也有过修建石德铁路的计划,并且由 “交通部”发行8厘的实业公债,但因应捐者寥寥无几,筹款无着而停止。

1936年2月10日至3月12日,侵华日军东北军军部南满铁路建设局派工程师赵七兆、赵宁会同当时的哈尔滨铁道学院教员松山信辅对德州至石家庄路线进行秘密勘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日本侵略者为掠夺山西的煤炭,并在军事上沟通保定至济南间的 “大本营”,巩固其战略区,将修建石德铁路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提上日程。

1940年,驻德州日军绘制德州段铁路征地图, 7月1日开始强征民工修筑,当年 11月 15日全线通车,全长180公里。 1941年2月15日交付华北株式会社运营,成为连接华北、华东的重要铁路枢纽。

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在石德铁路沿线有力地阻击了日军。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津浦、石德沿线铁道及德州火车站的铁路设施遭到破坏。

1947年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铁路局成立,组织修复石德铁路, 1948年2月15日全程开通。1985年,石德铁路全程双线开通,原单线铁路出售给德州市燃料公司,成为其卸煤专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