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67%的网友【 关注 】亿房网后,都买到房了私信回复【购房】,带你进购房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老武汉历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老武汉历史(汉正街记载着武汉的历史)

老武汉历史

不可思议!67%的网友【 关注 】亿房网后,都买到房了!私信回复【购房】,带你进购房群。


[摘要]作为承载大武汉长江主轴核心地位,目前城市发展被寄予最高展望的板块之一,汉正街的明天从未缺席。

“这里真是一个阅尽人间烟火的去处。三五块钱一件的衣服,五六块钱一份的炒菜,支起四脚凳绞五七线的家庭妇女,攥着五毛钱一根的土豆条跳皮筋的小孩……” ——池莉 《自在武汉》

这阅尽大武汉人间烟火之地,正是汉正街的小巷。

江城汉正街情结的源头,要从汉江沿岸码头上往来货轮的那一声声鸣笛开始......

自古繁华地,多现老码头。20世纪初,随着汉口开埠,汉口商业中心逐渐下移至长江岸边,汉正街演变成小商品市场,武汉的商贸与城市文明就此开启。

改革开放初,汉正街率先摆脱计划经济束缚,发展个体民营经营。80年代,汉正街前店后厂的独有格局,使它有了”小商品市场第一街“的称号。1989年起,汉正街市场销售额突破7亿元。

2006年4月28日,汉正街第一大道开街,宣告传统小商品市场开始向现代化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信息中心转型。

此后的汉正街,逐步成为以服装产业为主导、皮具箱包、家用电器、小百货等多元发展,占地2.56平方公里的10大专业市场,带动武汉商贸经济达到巅峰。

时间无情,武汉商业发展巨轮滚动的速度,将汉正街经营的固有模式远抛其后。汉正街落寞了:内因方面,多元化现代商贸形式的兴起以及客户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仓储及物流配套落后,缺乏原创设计和完整产业链支撑的汉正街优势不在;外部环境来看,人多车堵、商居混杂、火灾频发都成为其发展滞后不可逆的因素。

2011年8月,硚口区提出方案:计划投入400亿元对汉正街进行整体搬迁改造工程。汉正街原有商铺将陆续搬迁至汉口北。

2013年2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启动汉正街外迁内升战略。

蝶变的“阵痛”

搬迁不易,改造更是大工程。汉正街旧城区主要位于硚口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是武汉目前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

随着长江食品厂、汉正街东片、三特片、九如片、银丰新安片和宝善红燕片6大拆迁区的旧城改造不断推进,汉正街经营面积从200万平方米萎缩至不到一半。

坚守老街盼涅槃 彷徨中寻“自救”

曾经的2.7万家商户,如今一大半迁往汉口北等地开辟第二经营地。但仍不乏许多依然坚守原地,甚至回流汉正街的商家,在老街再寻机遇。

执拗的老武汉人认为:场地可以搬迁,根植在汉正街土壤上的商业精神与传统却无法复制。

汉正街精神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更催生其涅槃的决心,和“自救”的执行力。

2013年5月,《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核心区实施性规划》获批,以聚集新产业为代表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被提上日程。汉正街中央服务区聘请戴德梁行等多家知名机构开展研究,确定了其产业定位:聚集时尚商业、创新金融、现代商务及文化旅游等产业。中央服务区的招商围绕此展开。  

目前在汉正街片区布局的有以下重点项目:

2012年以来,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已实施了5个片区的改造,成功腾退出近万亩土地。片区已有多宗地块相继入市,且成功出让。落子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的项目总投资接近800亿元。

作为武汉商业及城市发展的开端,“天下第一街”汉正街不仅是昔日武汉商贸繁荣的缩影,其所承载的分量更不言而喻。而未来,它将向何方转身?

配合长江主轴规划 汉正街布局已上轨道

从时间来看,汉正街 武汉中央服务区已进入构建格局的关键年,其规划与武汉市重点项目长江主轴的规划,乃至武汉的未来发展基调是契合的。

长江主轴未来将成为世界观察武汉的“窗口”,而位于长江主轴核心上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正处于“汉口之根、武汉之心”。

长江主轴的核心段范围为长江大桥至长江二桥之间。长江主轴有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左右岸大道”,另一个是“景观阳台”。

左右岸大道将长江主轴划为两边,位于武汉一环以内的汉正街正属于左岸中间段,介于晴川桥与二七滨江之间。

目前,二七滨江和晴川桥一带的发展已各自趋于定型。

二七滨江商务区的改造在武汉商务区中可圈可点,目前已汇集了大批招商与资金入驻。周大福金融中心的进驻更是将其发展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七滨江发展之所以迅猛,在于后来居上,区域定位明确:发展高端商业与住宅。

对岸的晴川桥片则打出不一样的文化牌:依附龟山、古琴台、晴川阁等自然景观和历史资源,人文情怀无疑是带动片区发展的最大优势。目前无论是武汉大江大湖的代表南岸嘴,还是先锋产业代表汉阳造文化创意园,区域发展已颇具特色。

对比之下,二七滨江与晴川桥之间的过渡带:汉正街片的发展方向,却有待成型。

结合长江主轴景观阳台的规划来看,未来的汉正阳台,规划为城市功能型。选址于汉口晴川桥下,规划设计面积12.8公顷,临长江岸线570米。结合长江绿道设计,形成“未来城市之窗”景观。

生态宜居,旅游文化发展是依托,但“武汉商业发展的开端”汉正街的未来,却不会只是高开低走的局面,而必将与城市格局相得益彰。

按规划,作为汉口滨江商务区的一部分,汉正街 武汉中央服务区是武汉唯一一个面向全球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 将充分开发汉江两岸景观资源,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建设以现代金融、高端商贸、高尚住宅及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水中央服务区。

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滨江景观是外部铺垫,内核依然是高端商贸、现代金融及现代服务业。

汉正街的升级转型,关键在于人。而人,对于曾经的汉正街,是有刻板印象的。这些固有印象需逐步扭转。

第一步:以“绿色“创造外部良好环境。汉正街中央绿轴规划将写就“人字形”公共绿色空间,串联中山公园、江滩公园、南岸嘴并连通长江、汉江。

第二步:打造新服务平台,为商业转型做铺垫。聚集了优质现代化服务,区域的商业集聚力将自然形成。融合当代时尚与传统元素,衔接建筑美学与城市功能,形成集聚商业、商务、生活各功能于一体的新服务平台,多元化商业模式形成指日可待。

第三步:发挥汉正街商贸传统优势,完成产业转型。商贸是汉正街的核心,百年商根需要保留,未来汉正街的商贸与金融比重仍将占大头。武汉将在2020年打造“一心、两核、资本谷”的金融产业空间结构。其中“一心”即为汉正街国际金融中心区。汉正街区域未来将成为武汉金融主中心、国际顶级商贸集聚区、文化品质回归区和创新创意区。

万事俱备,汉正街商业终将迎来优化升级。

业态转型中探索出路 百年商埠亟待复兴

自旧城改造伊始,关于汉正街业态发展的讨论从未停止。

2017年6月,在汉正街举办的“时尚跨界、产业重构”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提出观点:武汉的服装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在全国已享有盛誉,而汉正街更一直站在”浪尖”上。以前汉正街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未来还应围绕服装产业,基于“互联网+”进行现代商业重构。

以往,没有自主创意品牌,是制约汉正街商贸发展的短板。汉正街国际金融中心区未来将为时尚行业的创业者提供良好平台,可以协助商户与金融机构对接,实现时尚创意的落地。

汉正街有坚实的商贸基础。重新寻找起点,不如发挥优势。站在服装行业巨头的肩膀上,结合未来商贸现代化、品牌化、信息化、时尚化的趋势,汉正街可以快速形成完整的现代商业产业链和商贸服务配套。

作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首开项目——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是复星集团“五大蜂巢”战略之”物贸蜂巢”的代表,项目整体定位正是“以服贸为核心的产业中心,以服装为中心的时尚中心”,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大金融,融合原料、设计和生产各环节,打造小单快反的数据化时尚供应链平台,开创汉正街全新时尚商业形态。

目前,长江主轴左岸重点项目,大多集中在二七滨江和汉正街片。二七滨江已打造得较为完善,为了让世界观察武汉的窗口早日成形,汉正街规划正当时:时尚商业的亮相亦将为其注入一股新势力。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承载大武汉长江主轴核心地位,目前城市发展被寄予最高展望的板块之一,汉正街的明天从未缺席。

关注房产资讯,请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