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一枝牡丹开,春光醉游人

红,骄红如火的绚烂;粉,薇粉如霞的优雅;白,洁白如雪的纯粹……人间四月天,菏泽赏牡丹。

菏泽牡丹节开幕(让世界聆听菏泽花开的声音)(1)

菏泽牡丹节开幕(让世界聆听菏泽花开的声音)(2)

菏泽牡丹节开幕(让世界聆听菏泽花开的声音)(3)

3月份以来,在连续经受30℃以上高温、“断崖式”降温、8级北风、连绵春雨的考验之后,菏泽牡丹依然笑语盈盈送香来。一座座牡丹观赏园,打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一朵朵娇艳的牡丹花摇曳在枝头,微风轻拂,吟咏着春日的浪漫。

赏花、买花、品牡丹宴,一朵花激活了一座城,一座城滋养了一朵花。花是牡丹花,城是菏泽城。“维士与女,伊其相谚,赠之以芍药”,从牡丹进入《诗经》算起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牡丹的历史,浓缩在那一个个绣球状的花冠中。清朝学者苏毓眉留下的《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曹南即今天的菏泽,自明朝开始,菏泽牡丹在国内独领风骚五六百年。这在明万历三十年进士谢肇浙《五杂俎》中可以获得印证,他写道:“余过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畦中俱植之,若蔬菜然。”到了清朝,种植面积达500余亩、品种240余个,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称:“牡丹芍药各自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促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勤奋蒸霞。”以上记载,真实生动地描述了当时菏泽“家家植牡丹,户户飘花香,大地铺锦绣,彩霞自天降”的繁华景象。

一朵花由天地苍穹走进烟火凡间,其实,哪一个品种背后没有一段历史、一个典故、一段传说?“酒醉杨妃”、“紫燕夺珠”、“二乔”……菏泽牡丹的每一束枝干、每一片花瓣,似乎都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瑰丽。一朵花在百转千回间,留下了上千年的传奇故事和眼前的繁花似锦。

竞夸天下无双绝,独立人间第一香。花大、型美、色艳,是菏泽牡丹的显著特点,并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观赏牡丹输出基地。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可以说明菏泽有多少牡丹品种,更无人能说明菏泽历代究竟栽种了多少牡丹。但我们所知道的是,仅曹州牡丹园里的牡丹便有黑、绿、黄、白、蓝、粉、红、紫、复色等9大色系、10大花型。这座牡丹园已经成为国内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公园,而距离它仅几步之遥的曹州百花园百年以上的老龄大株牡丹达到500多棵,是我国独有的百年牡丹群。

40万人次周末“挤爆”菏泽各牡丹园

按照惯例,牡丹节开幕后的第一个周末是赏花最高峰。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今年的赏花高峰期会这么火爆。

菏泽牡丹节开幕(让世界聆听菏泽花开的声音)(4)

4月14日,星期六,在经历两天的细密春雨之后,天空放晴,牡丹花开正艳,海内外游客齐聚曹州牡丹园、中国牡丹园、曹州百花园、古今园、天香公园等园内。各个牡丹观赏园内,花如海、人如潮,在牡丹主观赏区,更是摩肩接踵,一“站”难求。4月14日、15日两天统计数据显示:曹州牡丹园接待游客20万人次,中国牡丹园接待游客15万人次,再加上其他牡丹园的待客量,40万人次绝对是一个保守估计。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像牡丹节一样,能在两天内吸引40万人次进入菏泽城区几个旅游景点。为保证广大游客平稳有序赏花,菏泽城管、公安、交通、卫生等多个部门倾力相助。

不少市民和游客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周末几千辆车涌入牡丹园周边地区,却没有出现解不开的交通“疙瘩”。良好的交通秩序、赏花秩序背后,是几百名民警的坚守与付出。让我们看几则小故事吧。牡丹区交警大队人民北路中队民警在曹州牡丹园东北门附近执勤时,发现一辆电动三轮车后轮胎脱落导致侧翻。民警李建树立即安排张腾、马腾、侯立超、邓海洋、潘超五位辅警前去帮助,所幸驾驶员没有大碍,大家一起将三轮车扶起,抬至马路边,从而将事故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曹州牡丹园内,一名游客突然身体不适、陷入昏迷,需要马上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在此执勤的公安民警白海松立即安排辅警孙聪、江伟宾驾驶警车,把患者送往牡丹区人民医院,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中国林展馆附近,一名来自滕州的大妈与所在旅游团走散,向在此执勤的辅警李阳、陈长立求助。由于大妈没有旅游团联系方式,两人在安抚好老人的同时,在附近不断寻找、询问。最终找到旅行团,让老人安全归队。

为让车辆停放更加规范有序,今年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将曹州牡丹园周边停车场的管理承包给牡丹区佳顺物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管理5个停车场,可容纳2000辆车辆,安排了60名保安和60名志愿者负责停车场秩序的管理和车辆的疏通,引导游客车辆及时停到指定位置。

近日,菏泽城管部门接到游客举报称,在曹州牡丹园内,有个别外来人员身着西游记人物服饰,诱骗游客合影拍照、收取费用。接到游客举报后,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入园蹲点观察。掌握证据后,执法人员对4名残疾人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了制止和批评教育,扣留了他们的装扮衣物、残疾证,并将其驱逐出曹州牡丹园。

未雨绸缪,今年我市加强了对牡丹文化旅游节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闫剑波任主任的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宣传报道部、安全保卫部、城建市容市貌管理部、交通管理部等11个工作部室,任务明确,责任具体。“与往年相比,今年牡丹节期间游园秩序规范、摊点摊位摆放更有序。”曹州牡丹园有关负责人王汝昌说。

牡丹产业的盛会

不知是地因花而名,还是花因地而荣。我们所知道的是,世界上没有其它一座城市能像菏泽一样拥有这么多的牡丹符号。牡丹区、牡丹办事处,牡丹路、天香路,从行政区划到道路命名;牡丹晚报、牡丹茶座,牡丹大酒店、花都大酒店,从大众传媒到餐饮住宿,无不打下了牡丹的烙印……现在,牡丹已经成为菏泽最重要的城市符号。菏泽牡丹,牡丹菏泽,相伴相随,生生不息。

菏泽牡丹节开幕(让世界聆听菏泽花开的声音)(5)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菏泽牡丹产业已由过去的单一观赏、药用,逐步走上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开发之路。为充分发挥菏泽牡丹的资源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快牡丹产业化进程,菏泽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主办了2018中国(菏泽)牡丹产业博览会。9大展区、140余家参展企业、17个特装展位、100多个普通展位,在牡丹节期间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专业博览会,在我市牡丹产业发展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市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以打造“特色支柱产业”为目标,积极推动牡丹产业化发展,牡丹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张,牡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牡丹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牡丹产品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到2020年,牡丹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通过此次展会,我们公司销售了产品,联系了客户,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麟源牡丹公司总经理王连岗的一番话,代表了不少参展商的心声。

菏泽牡丹节开幕(让世界聆听菏泽花开的声音)(6)

从一朵花到一颗籽再到一滴油,菏泽牡丹产业技术一直在引领国内牡丹产业发展的潮流。4月14日下午,2018年牡丹产业技术创新研讨会召开。会上,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牡丹产业商企围绕牡丹产业创新发展进行了激烈研讨。“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动力,这次牡丹科技创新研讨会,必将对牡丹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毛文岳说,“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牡丹产业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今后,我们将以牡丹产业为支撑,以牡丹文化为引领,推进牡丹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国家级牡丹生产科研观赏核心区、国际上最大的牡丹产业化生产基地,打响‘世界牡丹之都’品牌。”副市长侯婕在致辞中说。

舌尖上的“国色天香”

“牡丹节开幕以来,牡丹宴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高峰时期一天订出17桌。”4月17日上午,菏泽水邑柏青大酒店厨师长尘建东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

曹州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一个个文雅的名字,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品尝美食的过程,也是一次文化之旅。来自泰安的秦先生,近日陪亲友前来观赏牡丹,听说菏泽水邑柏青大酒店推出牡丹宴,马上预订。“环境幽雅,菜肴可口,文化氛围浓厚,一段饭下来,大家都被菏泽牡丹文化征服了。”说起牡丹宴,秦先生赞不绝口。

据了解,牡丹花的食用从宋代就开始了。明清时,人们已有了较为完满的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清代《养小录》记载:“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其实,无论滑炒、勾芡,还是清炖,牡丹花浓郁的香气终不会改变。牡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类黄酮等多种营养元素,是食疗养生的很好原材料。

“我们在菜品研发上加入了菏泽地方特色,形成了一道具有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菜品,整个牡丹宴的打造也加入了诸多牡丹元素,让客人无论是在味觉还是嗅觉,甚至到整体体验,都有与牡丹亲密接触的感觉。”尘建东介绍道。

拿葛巾玉版这道菜来说,这是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种葛巾玉版的传说来打造的,白牡丹选用上等河虾,紫牡丹选用深海三文鱼,搭配起来色样味俱佳。丹皮烧牛头是牡丹宴中的一道特色菜,这道菜是用上等的牡丹根与牛肉炖煮,充分发挥丹皮的药用价值,这道菜也可称为“药膳”,很受顾客喜爱。牡丹浑身都是宝,无论是花瓣、花蕊还是牡丹根,都具有食用价值,不少名厨都将牡丹引入菜品。

事实上,牡丹宴不仅在菏泽广受欢迎,去年7月份还和其他牡丹元素一起走上了魅力中国城的竞演现场。“从牡丹仙子的出场,到牡丹花香的萦绕,我感觉自己就像来到了一座牡丹园。”在“魅力中国城”竞演现场,央视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对菏泽牡丹赞不绝口。“我原来知道菏泽出帅哥,因为三军仪仗队不少队员都出自菏泽。”“魅力中国城”嘉宾、演员宁静说,“听完介绍,我感觉菏泽是一个历史悠久、闪耀华夏的地方,还有那么美的牡丹,我真后悔当时应该去菏泽生孩子,希望我的儿子以后能到菏泽买房子、生孙子。”而另一位嘉宾蒙曼则对菏泽牡丹耳熟能详:“牡丹是木本植物,明朝以后菏泽就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了。”品尝过牡丹糕后,宁静说:“把国色天香吃到嘴里,一定能求得福分。”菏泽的牡丹花香、牡丹美食也得到竞演对手、石河子战队的夸赞,该市女市长尝过牡丹糕后说:“这是我第一次吃牡丹糕,非常美味。”

“牡丹游”带火“菏泽游”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从来没有一朵花像牡丹一样,能给菏泽旅游业带来那么大的辐射效应。牡丹节期间,姹紫嫣红的牡丹花把菏泽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牡丹游”带火了“菏泽游”,海内外游客在赏牡丹之余纷纷走进菏泽其它景点。

菏泽牡丹节开幕(让世界聆听菏泽花开的声音)(7)

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引人入胜的情景剧《智取生辰纲》、《李逵坐衙》,游客可以参与互动的实景演出《李员外招婿》,以及坠子书、杂技表演,让走进郓城水浒好汉城的游客乐翻了天。“牡丹节期间,我们景区景区单日最大游客接待量达到1.1万人次,四月份以来游客量接待累计人数达到7.57万人次。”4月17日上午,郓城水浒好汉城市场营销中心有关负责人李重阳介绍,每年牡丹节都是水浒好汉城的待客旺季。牡丹节带来的辐射效应,同样体现在其他旅游景区上。记者随后从鄄城孙膑旅游城·亿城寺、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巨野金山、定陶仿山、单县浮龙湖等景区获悉,上述景区在牡丹节期间的待客人数都有明显增长。

“截至目前,我们牡丹节期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约2万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明显提升。”4月17日,菏泽康辉旅游社董事长侯宪会介绍,“最多时一天接待游客3000余人,天天都有旅游团,忙得不可开交。赏花游客的增多,说明菏泽牡丹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大大提高。”记者了解到,牡丹节期间,我市多家旅行社对外来游客应接不暇。

吃、住、行、游、购、娱,在旅游六要素中,“游”是主体和核心,没有“游”其它五要素将无从谈起。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旅发委的要求,菏泽已将全域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统筹整合全市A级景区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创新营销宣传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旅游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产业,加大了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林业、商贸、体育、金融、医药等的融合力度,强化了产业融合,形成了产业新产能等,推动了全域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下一步我市将以郓城县、单县为引领,带动牡丹区、巨野县、鄄城县等县区发展县域旅游目的地产品,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通过对各县区全域旅游工作的整体提升,统筹推进重要旅游城市和品牌景区协同发展,加速全市全域旅游发展。

牡丹节开幕近一周,数十万亩牡丹依然花开正艳。据曹州牡丹园有关负责人王汝昌介绍,目前旭刚、绿幕隐玉、岛锦、太阳等名贵品种正在盛开,海黄等晚花品种渐次开放,预计20日前后晚花品种进入盛花期。

行走在牡丹园里,数不清的花瓣汇聚到一起,带着灿烂的笑容,绽放在春天的怀抱里。每一束枝干、每一片花瓣似乎都展现着菏泽牡丹的瑰丽。

精心养好这朵花,全力经营这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