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据说中国的电视剧要与国际接轨了,作为一名非典型的影视爱好者,笔者内心自然万分激动,心想着不论是引进美剧明星还是推进分级制度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于是,我们等来了周播剧改革的消息— —
尼玛,唬你妹家的熊孩子呢,不带这么玩的!
带着十万个羊驼的愤怒,笔者写下了这篇文章——好,既然周播剧这么神奇,那我们就来八一八这个神奇的周播剧。
Part 1 周播剧的起源
周播剧起源于影视行业最发达的美国,是影像工业适应观影市场的一个有力武器。
电视业界对“周播剧”的定义,一般是指一边拍摄一边播出,播出周期按周进行的电视剧。比如在周播剧盛行的欧美国家,“周播剧”这个概念不仅仅是针对播出周期下的定义,从拍摄、制作、宣传到播出周期,一系列的流程都跟日播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边拍边播”是“周播剧”的关键性特征。
Part 2 周播剧在他国的发展
1、美国
美剧的周播剧一周播出一集,按季度播出,一季一般不超过30集。在正式播出前都会先有pilot(跟一般的预告片相比,pilot的时间比较长,故事相对完整),根据pilot的播出情况分析收视率,分析受众主要集中在哪个年龄段、什么性别、哪些行业,喜欢看这部片子的原因是什么,再根据反馈数据和情况决定电视剧的风格、集数、情节走向。在每个季度档期开始时,制作公司会准备1至2集的完成剧本,以及数量更多的剧本梗概和初稿,再拍摄4到5集的备播量,以便剧集开播后,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故事走向。
2、韩国
韩剧是肥皂剧大国,家庭妇女是其主要观众群,因此韩剧选择的策略是一部剧每周连演两天,每天一集,周五是两集连播。一般是先拍4集就开始播放,收视率低的,制作方可能就会停止拍摄,或者早早了事剧终;收视率高的,则根据观众的收看意见随时修改剧情。(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并且,编剧会不断地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与观众面对面座谈,或发到网上供网友讨论。制作方会在剧集播出的同时做民意调查,按照观众反应来修改剧情。
Part 3 周播剧在中国的发展
一句话概括:一部剧拆成周播。
Part 4 周播剧还是系列剧,这是一个问题
系列剧和周播剧一直是国外电视剧发展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周播剧以青春化,强贴合市场的产品出现,代表作如美剧的《生活大爆炸》,日剧的《对不起青春》以及大量偶像韩剧。周播剧的主要观众人群为青少年,他们乐于追逐新鲜事物,被潮流所影响。所以,周播剧就需要利用时间差来尽量贴合市场热点,争取通过加速引爆潮流来刺激收视率。
但目前在美剧领域,HBO2014年大火的《真探》开启了哲学与刑侦领域的深度结合,凭一己之力拉深了周播剧的深度,未来会发展成新的趋势也未可知。而在它之前,英剧《低俗怪谈》就已尝试融入《科学怪人》、《道格格林的画像》和《德古拉伯爵》三大西方经典惊悚文学。
如果说周播剧是迎合市场,那么系列剧的作用就是引领市场。不计成本的投入,某个时代的文化地标,系列剧想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东西。它可以视作文化人的执拗,艺术对于商业的叛逆,但也正是靠了这一些不同,系列剧往往会成为一道文化盛宴。代表作:美剧《大西洋帝国》,日剧《大奥》。
(大西洋帝国为了完美还原大西洋城,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建了一条长达221米的街道,建筑,风情都完美再现了1920年代的美国城市。)
Part 5 中国需要什么剧
答案,中国需要好的剧。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的优秀影视作品是稀缺的。
日播周播还是系列剧,是载体的不同。与内容生产无关。
中国的影视制作商们首先需要厘清商业与正剧的区别,并且为新事物的产生提供新的盈利渠道。
2015年9月,湖南广电节目交管中心主任肖宁的一句“《花千骨》是赔钱”却令众人哗然。如果说《花千骨》对于湖南卫视依旧是亏损的,那么这个市场可以说还远未发展起来,或者说调整到位。在目前,周播剧和系列剧的推广制作,还需要行业的巨头来引领这个趋势。
(作为一直走在中国前列的巨头,湖南卫视在这个领域的尝试值得尊重。)
Part 6 周播剧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相比于系列剧,周播剧将会在中国迎来一个春天式的发展。
而周播剧最大的对手,则是风头正盛的综艺节目。
(网曝某国民队长千万级别的单集录制费用和3000万的打包录制费用,令人咋舌。)
以跑男为例,随便拉出一份明星的单集录制成本可以发现,近千万的明星费用已经成为制作单位不可承受之重。而在广电限娱令的打压下,这股势头可能很快会降下来。
同样解决明星,青春,时尚问题的周播剧与综艺节目,在未来将会迎来一场可观的厮杀。
让我们继续把话题回到周播剧改革上来,周播剧对于电视台的市场应变能力,制作效率的考量是巨大的,这也是一直以来只有湖南卫视敢于杀入其中而其他卫视只有观望的原因。但是,通过制作手段的改进反促内容的市场化,也许也可以视作电视内容制作领域的一场“曲线救国”吧。
文章来源:聚米派
“更多精选”请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