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火了“杀疯了”的范志毅,“帅出圈”的杨鸣,还有无情地吐槽接收器周琦&郭艾伦,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易建联感动的瞬间?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易建联感动的瞬间(看完易建联的信)

易建联感动的瞬间

《吐槽大会》火了。“

杀疯了”的范志毅,“帅出圈”的杨鸣,还有无情地吐槽接收器周琦&郭艾伦。

体育圈里的许多人对这种“接伤疤”式的娱乐方式有些排斥,因为那些槽点往往关联着一次次惨痛记忆。

譬如周琦的发球和郭艾伦的1分。

但也有人把这种方式当作娱乐的一种,认为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中国足球和篮球实现破圈,让更多人参与。两种观点各有立场,没有对错。

但在重新阅读易建联写给年轻队员的信后,却突然发现,这一期《吐槽大会》其实并不好笑。

今日主题——娱乐与中国体育。

这一期《吐槽大会》的火爆,离不开一个中国足球的老熟人——范志毅。

一段“中国足球圣经”式的吐槽,把中国男篮当年在家门口打世界杯的伤口撕了个稀巴烂。

“他们是差成什么样,能让中国足球来拯救他们。”

“世界杯生死战,哎哟我也没搞懂,就拿1分,篮球只拿一分不容易的啊!”

“大家都说小郭不传球,也不能怪他,小郭和谁打球啊,你说易建联,王治郅。现在呢?周琦什么人啊。男篮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人,周琦都在打中锋,没有这个能力知道伐。就在家门口打成这样,脸都不要了。

范大将军带着独特上海口音的吐槽,加上与杨鸣的一段“死亡battle”,直接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有人把这段形容为中国足球与中国篮球之间的比烂大会,其实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的槽点哪个更多呢?

恐怕中国足球当仁不让。

但偏偏正是中国足球烂到骨子里的标签,反而在《吐槽大会》里成为了优势。

哪怕呼兰翻出当年申花1-9惨败于北京国安,2-4输伊朗,2-3输卡塔尔的“黑历史”,对于范志毅都很难造成实质打击。

因为了解范志毅的人都很清楚,他在当年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成为了中国足球的第一人。

亚洲足球先生,甲A金靴,水晶宫队长······这些标签让范志毅的地位已经超然于中国足球之外,

对观众,一段笑料。

爆火之后,范志毅还特意发了条微博: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多人来告白,欢笑之余,希望大家也多关注足球,一起把足球界的传承重新建立起来。

坦然,洒脱,还能把槽值转化为正能量,单单这一点,场上的杨鸣、郭艾伦、周琦就比不上。

之于范志毅来说,他在对应领域内取得的成就,以及那次无意间让他火到出圈的“足球圣经”都让他身上的槽点变得薄弱,想要以中国足球来作为攻击点,却发现,范志毅是当初最强的那支中国队里最强的人之一。

在本就体无完肤的中国足球里,他身上的光环就是丹书铁券和免死金牌。一个退役许久,又自带流量的昔日明星选手,他参加综艺的意义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范志毅是来站着挣钱的,因为他如今身上的娱乐成分要大于体育属性。

但对于中国男篮而言,每一个梗的出现,就代表着一次“破防”。而破防的对象,就是中国男篮的球迷。

易立竞分别拿范志毅和周琦的空姐妻子调侃,但一句波兰语的我爱你直插周琦心窝。

转头再问郭艾伦所谓的三步上篮是不是“一不传球,二不冷静,三不上篮”。

还有呼兰的金句“一花一世界,一分一篮板”。

其实整场节目,除了范志毅和杨鸣外,无论是马思纯还是易立竞,她们都是站在非体育迷的角度“发难”。

足球虽然梗多,可在长达十几二十年的失望积攒里,绝大多数梗早已听得麻木,一个全民随时都能吐槽的项目,吐不出新意。

篮球则不同,作为一直以来在成绩上压过足球一头的项目,近些年的下滑趋势实在太过显眼。

特别是家门口世界杯上的灰色记忆,距今不过一年有余。

而坐在台上的周琦和郭艾伦,恰好是当初被寄予厚望的两人。

《吐槽大会》本就是个带着“冒犯”的综艺节目,无论吐槽有多么扎心,场上的嘉宾都得“笑”,观众怎么笑都可以,但只要这两人跟着笑,就会让人产生一种“不知耻”的既视感,哪怕他们也不是真心的。

想想当年冯潇霆参加《吐槽大会》后的待遇,就不难理解,当这种“冒犯”延续到球迷群体的身上,会变了味道。

因为被拿来当作笑料的东西,是作为球迷经历过的那些错愕、愤怒、无助、伤心、难过的种种瞬间。

体育的确是“娱乐”的一种方式,但对待体育应该有一种区别于纯粹娱乐的态度。

想起杜峰在新一期中国国家男篮集训队的入队仪式上,念出易建联赠与年轻队员的信,也许这种娱乐,的确并不那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