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不二,中药学研究生,在高校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工作后自学中医,后拜师跟诊抄方,拜读了大千老师的气学中医教材后深为信服,加入得明。
关于气学中医课对《黄帝内经》的教授,今天,想跟大家剧透一段对我触动很深的内容。
原文: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
大千老师:
天地变化,草木繁。天地在不停地变化,草木就越来越旺。要不停的,不断的交流、交媾、交接、碰撞、交流,交叉……要百花齐放,要让我们的思想、情感互相去交流碰撞,要想做大,必须气交。
再联系到我们的身体,把胸看做天,腹看做地,要加速心胸的气血往下走,腹部的气血往上走,这样不断地交流,越顺畅、充分,就越充沛,交流得就越好。要想身体强壮,胸腹就要不停地交流。
一味地气沉丹田,或者气都提上去,导致气机聚于一处,无法得到交流,都不利于健康。
除了胸腹的小循环,得明健身更强调胸腹和四肢的大循环,气血要走到四肢,再从四肢回来。人不可能剁去四肢,专练胸腹,让气血只在胸腹待着。气要撒出去了,要耗出去。这样才是天地大循环,天地气交,越交才越壮,而不是越交越散,越交越弱。
还有人说,不能交合同房,一同房都失精了,犯了淫邪。关于这点,如果都当和尚了,那人类还有吗?不都绝了吗?为什么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啊?就是在不断交合过程当中不停地蕃秀。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
生动活泼的中医课堂当时在直播间里听完这一段,我就莫名地心生欢喜,身体里勃发出一股激荡的生机。
从描述中不难看出,大千老师的讲课风格,相当生动活泼。
其实现场给人的直观生动,远超于文字资料。特别再加上大千老师活灵活现的表演,眼看,耳听,印象更加深刻,现场的代入感也很强,听者不自觉就跟着进入到大千老师所描述的气态中。
体察万物,感通神气学习气学中医,用身体感知要比理性分析更重要。因为“气”本身无形无色,无法直接描述,却又无处不在,催生衍化出万事万物。
对于气的认识,古人更多是通过观察万物,间接体察。最终,他们将认知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然而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完完全全地传递所有信息。
那么我们现代人想要了解古人说的气,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文字,去理解它背后所指。要理解含义,更要身体力行,学习古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文字只是指月的那根手指,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月亮,而不是手指。
关注月亮
正因如此,我非常赞同大千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不着重文字,不抠字眼,通过他的生动演绎,去调动去激发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气。
从健身中感悟中医学习其实,运动、音乐、绘画等,都能作为感通神气的辅助手段。
下面以我练习得明健身的体会为例,讲一讲我对中医学习的感受。
健身时,当我们某个动作做到位,而又恰巧很在状态,此时身体会突然有某种神奇美妙的感觉。
这时,如果你能记住那个感觉,找到做那个动作的状态,之后不断去尝试复刻该动作,该状态,接着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越来越多次体会到那种美妙感觉,并且持续时间也越来越久,甚至最终能随时找到那种感觉,让身心一直处于非常舒服的状态中。
学习气学中医也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只要顺着大千老师的教学引导,不断地尝试用气学思维去感知气,终究会有那么一刻,身心真的能感知到气,或许刚开始感知到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只要坚持使用这个方式,越用越纯熟,那么感知到的次数一定会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对气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进而真正掌握气学思维。
从此,我们再去看待万事万物又是一番新的景象,何其美哉!
“接续上古文化,建立气学思维”,大千老师计划用三年时间,以“气”为核心主线教授中医经典,带领大家认识生命的本相和疾病的实质,培养中医临证能力。
得明气学中医班正在进行中,今后,我们也将分享更多相关信息。
如果您对气学中医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