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有哪些名臣(亳州历史上地位显赫李绅及其爷爷李敬玄)(1)

安徽北部的亳州,在历史上物华天宝、人才辈出。这里曾经诞生了很多帝王将相,除了三国时期曹操家族夏侯家族之外,还有很多官高爵显的人物。

亳州有哪些名臣(亳州历史上地位显赫李绅及其爷爷李敬玄)(2)

大唐宰相李敬玄,李敬玄出身赵郡李氏南祖房,得到中书令马周的推荐,成为唐高宗李治侍读。历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尚书右丞、太子右庶子,转中书侍郎、吏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类似于宰相),主持铨选。累迁中书令,封赵国公。仪凤三年,出为洮河道大总管,率军征讨吐蕃。可惜兵败。李敬玄此人记忆力惊人,永徽年间,候补官员逐渐增多,主持选官的人很少有称职的。李敬玄主持选官后,却得到天下人的称赞。他记忆过人,每年参选官员一万多人,只要在街上遇到,都能叫出名字。官员未被选用前来投诉的,他也能当场口述他们书判中的错误,毫无差错。

亳州有哪些名臣(亳州历史上地位显赫李绅及其爷爷李敬玄)(3)

李敬玄后人中有本事的人很多,不过最有名气的当属著名诗人李绅。李绅是中唐杰出的诗人,与元稹、白居易等交游甚密,是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同时,李绅也是一位政治家,历经宦海沉浮,中唐时期的“牛李党争”几乎伴随他一生的政治生活,最后得居宰相之尊。从李绅现存诗歌来看,以贬谪端州为分界线,李绅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儒家“济世”、“利物”思想影响下,抱着强烈的政治热情,在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积极向民间学习,诗歌关注社会,反映现实,规讽时事,政治功利性很强,因而形式相对简单,语言亦通俗易懂,表现出通俗浅切的风格特征;后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改变,以及个人宦海沉浮的不定关注的对象由外向转为内敛,重在抒发一己之私,表现个人情感,与之相适应,诗歌形式也多样,且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意境深晦,重视炼字锻句,表现出典雅繁艳的风格特征。李绅与白居易、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唐代有意识地以“新题乐府”为标榜和传统的古题乐府区别开来,李绅是第一个。他曾一气写出《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本着这个精神,写诗五十首,改名《新乐府》。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李绅的二十首新题乐府已失传。他的《悯农二首》,铸为格言,传诵不衰,虽未被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的“新乐府辞”中,其实是地道的新乐府,是新乐府运动中的杰作。

亳州有哪些名臣(亳州历史上地位显赫李绅及其爷爷李敬玄)(4)

除了李氏之外,还有鲁宗道,他也很厉害。鲁宗道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 年)为右正言谏章。他任职后,对于如何考察官吏、整顿吏治,向宋真宗提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宋真宗对他颇感厌烦。鲁宗道见真宗如此,对真宗说:“陛下你任用我,哪里是仅仅为了收到纳谏的虚名呢?我以身居其位而不实际干事为耻辱,请皇上罢去我的官吧!”真宗为他的敢于直言所感动,在金殿的墙上大书“鲁直”二字,让大家向他学习。鲁宗道在皇上面前几次参奏他。所以那些贵戚、权臣对他都很畏惧,给他送了个“鱼头参政” 的外号,一因“鲁”字上为“鱼”字,二因他骨硬得好像鱼头一样。卒后谥“肃简”。

亳州有哪些名臣(亳州历史上地位显赫李绅及其爷爷李敬玄)(5)

当然地位比较高的还有亳州蒙城高氏。代表人物叫高琼,曾经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城外宋军见真宗亲征,都高呼“万岁”,军威大振。当时宋军以伏弩射杀辽国先锋萧挞凛,辽军士气受挫。其后与北宋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