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别具一格的美(绚烂了夏末扮靓了初秋)(1)

秋冬别具一格的美(绚烂了夏末扮靓了初秋)(2)

当秋天接过夏天的赞礼时,高黎贡山怀抱下的“花园盆地”已经喝足了雨水,3月埋下的种子回馈于大地2万余亩的花海盛景。腾冲界头镇宽广的田园上,橘红的万寿菊花开得璀璨,就像火红的云霞在天地之间蔓延,烟草翠绿,菊花红艳,色彩鲜明的乡间田野安放着诗意流芳的岁月。

纸短情长 藏于花瓣

3月种花,7月看花红。从播种、移栽、中耕管理,参与了种花的全过程,这场花事怎能错过?当7月看到第一朵花开,那种惊喜和让人窒息的幸福感充斥了整个身体,看着从花蕊里滴落的金色露珠,感动油然而生,那是对生命的敬畏。8月花开成海,与秋相拥而来,把所有的热烈绽放枝头,诉说着三载花开的成熟与稳重。

2万亩菊开不减风采。公路沿线、赛道两侧、宽广田野,连绵不断的花海奔涌而来,盛开在每一处可以开花的地方。

天刚刚放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奔向田野,一睹花海的风姿。无论是村前屋后还是山边水湄,想要和每一朵花握手问好,然后从褶皱如丝绸般柔软的花瓣中读懂这一世的纸短情长。奔跑于红色赛道之上,那是一条穿梭于花海田园间的“红色丝带”,万寿菊的盛开成就了它“最美乡村花海马拉松赛道”的美名。去年这时,这里成功举办了首场马拉松赛事,界头一“跑”而红。

顺河古桥以百年的坚守屹立于龙川江上,静默地倾听又默默地记录下这个村庄一点一滴的变化。万寿菊开了,就在古桥下,把鲜艳的橘红印在古桥静默的脸颊上,悠悠岁月里,一朵花用短暂的一世陪伴古桥的亘古不变,太阳落下之时,把金色眼睛望向花蕊,因为眷恋把红色的衣服披在桥身上,美了风景,醉了路人。

所到之处 皆为风景

鲜花掩映的新庄手抄纸博物馆散发着艺术与文化的气息,红色跑道从旁边经过,以花为媒介连起世界两端,连着古往今来。抄纸人家世代相传的手艺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这些古朴的纸张里也能融入菊花的清香,让美好的故事不必书写自成诗行。

田园若梦,一条赛道走完究竟有多少个景致,谁也说不清,所到之处,无论是村庄、树林还是田间劳作的农民,都自成风景。稚嫩的晨曦中,花农们开始了一天的美好生活,他们带着新织的斗笠在花丛中采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把相机聚焦于他们的眼角,想要记录下这唯美的瞬间。“不要拍我,我们干农活的皮糙肉厚的,照出来不好看。”采花的大婶看到有人拍照急忙躲于花间。其实她不知道,淳朴的劳作配上这花海才是世间最美的画卷。万寿菊花海是花农胸前的心跳,一朵一朵摘采是他们对生活的用情阅读,读狂野,读山路,把金色的梦想读出致富路。

收购点上,一车又一车的鲜花送来,搬运、称重,花农厚实的身板汗流浃背,张开的毛孔里都是幸福的分子。传送带把一批又一批的鲜花送上蓝天,然后带着丰收的喜悦抛向大卡车,运往山外。三年了,隔一程山水,乡野的鲜花与“大健康”产业神交契合。2020年,界头镇28个社区实现万寿菊种植全覆盖,共涉及353个小组,8867户农户。带动5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80人种植万寿菊脱贫致富。目前已完成鲜花采收5000吨,实现群众增收500万元。如今,以“轻劳力、低成本、高产量”为特点的万寿菊产业颇受建档立卡户和弱劳动力群体青睐,成为界头镇这个农业大镇继烤烟之后又一强势扶贫产业。本报记者 崔敏

通讯员 尹晓东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