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34】

王熙凤的典型场景与性格特点分析(一从二令三人木)(1)

王熙凤

(接上文,“冰山”、“雌鳯”的魏忠贤)

王熙凤的判词图谶:

图: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鳯。

其判曰:曰: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身才。一徔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曲,“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图上的“冰山”、“雌鳯”明确指出魏忠贤。

凡鳥:是鳯,指出雌鳯王熙鳯。同时指出,此人并非皇家成员,只是个凡鸟。

末世:前文已说过多次,一个朝代的末期才能叫末世,指明末。

都知愛慕此身才:此人理家之才,在《红楼梦》中,无人能及。

一徔二令三人木:在“三人木”之后,甲戌本脂批“拆字法”。在甲戌本中,“徔”,用了“從”的异体字,与“凡鳥偏從末世來”的“從”用的不是一个字。庚辰本却都是“從”,己卯本则都是“徔”。

前面既有一、二,则“三”不宜与“人木”组合拆字。“人木”,可拆为“朱”字、“休”字,前面是从、令两个动词,则不宜拆“朱”字,也拆作动词的“休”字更合理。

所以结果为:一从、二令、三休

前文我们一再强调,解读红楼应尽量简单,不能搞得曲里拐弯、匪夷所思。本来一个很简单的拆字,被搞得复杂无比,我极不赞同。

一从、二令、三休,前人早已解过,是说此人的三个阶段,开始委曲从顺,后来威重令行,最后万事皆休。

前八十回,从正面,只能看到第二个阶段。14回,协理宁国府期间,“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作者点出了“威重令行”。此前的从顺,应是出嫁前,并无管家权力,遵从三从四德的大家小姐。此后的“休”,在八十回后才能看到。

从反面看,这个太监魏忠贤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权倾天下及其前、后。第一阶段是个人下之人,无论是作为泼皮破落户,还是一个伺候膳食的太监,都是没权没势,委曲从顺。第二个阶段,在朱由校登基后,短短几年便上升为“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专擅朝政,威重令行。第三个阶段,在崇祯继位后,从十月中旬,魏忠贤遭弹劾,然后辞去职位,再被贬去凤阳守皇陵,到十一月初六上吊自杀,总共不到一个月。魏忠贤从手握大权到万事皆休,仅仅十天。所以认出王熙凤是九千岁魏忠贤后,可从反面预见到八十回后的情节:王夫人死后,王熙凤遭到清算,哭向金陵,在途中求生不得,半夜里自缢身亡。很简单,就是魏忠贤的写照。

哭向金陵事更哀:既然“三休”,结果便是哭向金陵、事更哀。魏忠贤被贬去凤阳守皇陵,离京南去,便是“哭向金陵”。“事更哀”是墙倒众人推,弹劾奏折纷至沓来,崇祯下旨,将魏忠贤缉拿回京,魏忠贤深知难逃一死,于是在旅店中痛饮至四更,上吊自杀。

从曲子中看:

机关算尽,聪明一世,金玉满箱,草菅人命,反搭上了自己性命。

爱揽事,好卖弄,操碎了心,灵性不通,至死不悟。

不知日盈则亏,乐极生悲,盛筵必散。

枉费机心,操劳半世,只是替人作嫁衣裳。

荡悠悠三更梦:“荡悠悠”是上吊写照,人在空中的濒死感觉。“三更”是此人死的时间,在半夜。

忽喇喇似大厦倾:王熙凤倒台,在八十回中看不到。看魏忠贤,如大厦之倾,比喻此人的势力倒台,“忽喇喇”特意指出倾倒之快。从十月二十六,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十大罪状,魏忠贤震恐,找人商议对策,然后引疾请辞,想保性命。几日后崇祯下旨,贬魏忠贤去凤阳守陵,在去金陵途中,没几天崇祯又下旨,将其缉拿回京治罪。十一月初六,魏忠贤在半夜里上吊自杀。所以魏忠贤从位高权重到死,仅仅十天。此时,是死前回望,从权力巅峰到死之将至,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昏惨惨”是濒死状态,照应上句“荡悠悠”,油尽灯枯,魂消魄散,人之将亡。

叹人世,忽喜忽悲,难以逆料,繁华落尽,到头一梦。

此曲固然是感叹王熙凤,所有这些也都深合魏忠贤,看得出王熙凤正是魏忠贤的化身。

再看65回,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对尤二姐说王熙凤特征的话:

“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如今和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皆因他一时看的人都不及他,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又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殊不知苦了下人,他讨好儿。遇着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旁边拨火儿。”

如把“家”改“国”,把“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改为“皇上”,则这段话正是当时官员们给魏忠贤的画像:

一、大家都恨他,又怕他。

二、好卖弄,认为人都不及他。

三、一味哄着皇上喜欢。

四、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独断专行,没人敢拦。

五、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皇上说他会过日子。

六、苦了下人,他讨好儿。

七、遇着有好事,他先抓尖儿。

八、有了不好事,他找替罪羊。

九、别人有了错,他还拨火儿。

竟然丝毫不差!

“心里歹毒,口里尖快”,简直就是魏忠贤这个人的特色。

还有兴儿下面的话: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这话不就是在说魏忠贤嘛!

《红楼梦》中有一处让人大跌眼镜的事:

27回,黛玉葬花前,王熙凤向红玉笑道:“你明儿伏侍我去罢。我认你作女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了。”红玉听了,扑哧一笑。凤姐道:“你怎么笑?你说我年轻,比你大几岁就作你的妈了?你还作春梦呢!你打听打听,这些人都比你大的大的,赶着我叫妈,我还不理。今儿抬举了你呢!”红玉笑道:“我不是笑这个,我笑奶奶认错了辈数了。我妈是奶奶的女儿,这会子又认我作女儿。”

王熙凤认干女儿,看来认了一大堆,不仅老少通吃,很多年龄很大的,赶着她叫妈,而且择人并不慎重,连这丫头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就要认作干女儿。王熙凤比红玉只大几岁,荣府的管家娘子林之孝家的竟然是她干女儿,现在居然又要认林红玉作干女儿。感觉王熙凤收一大堆干女儿的做法挺奇怪的,看看魏忠贤的光辉事迹就不奇怪了:

天启年间,魏忠贤的爪牙遍布朝廷,有主谋议的“五虎”,有主杀戮的“五彪”,还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举朝阿谀,顺之者但拜为干父”。魏忠贤收了很多干儿子,比如“五虎”之首的崔呈秀,就是魏忠贤的干儿子,所以崔能权倾朝野,做到兵部尚书。

魏忠贤还有一个恶行:天启张皇后怀孕时腰痛,要找宫女按摩,客氏和魏忠贤勾结安插人,在按摩时使重手捶打,导致张后生下死胎,即怀冲太子朱慈燃。

《红楼梦》中也写了此事:

69回,尤二姐对贾琏泣说:“我这病便不能好了。我来了半年,腹中也有身孕,但不能预知男女。”贾琏亦泣说:“你只放心,我请明人来医治。”出去即刻请医生。

小厮们走去,便请了个姓胡的太医,名叫君荣。

胡太医道:“不是胎气,只是迂血凝结。如今只以下迂血通经脉要紧。”于是写了一方,作辞而去。贾琏命人送了药礼,抓了药来,调服下去。只半夜,尤二姐腹痛不止,谁知竟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于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过去。贾琏闻知,大骂胡君荣。

书中刻画王熙凤的“心里歹毒”,用“借剑杀人”之法,挑唆秋桐,“坐山观虎斗”,弄得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最后吞金自杀。

尤二姐死后,贾琏说:“我忽略了,终久对出来,我替你报仇。”贾琏这话,明显是针对王熙凤的,在夫妻之间,用“报仇”二字,实在不凡。也为八十回后王熙凤最终之“休”,和很多人来报仇,埋下了伏笔。

王熙凤设毒计,害人命,干很多坏事,都不用自己动手,跟魏忠贤一样,只要说几句话,自有下面的人去办。比如贾瑞之事,不用自己出面就把贾瑞收拾了,而且瑞大爷是哑巴吃黄连,跟谁都没法说。再如弄权铁槛寺,为三千两银子,害死了金哥两人,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恣意妄为,不消多记。可见这样的事情很多,跟魏忠贤的瞒上弄权,恣意妄为,一模一样。

(王熙凤未完,下文继续)

点击看上一文: 王熙凤身份揭秘!画的雌凤何解?戏剧《冰山》和张岱的《冰山记》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