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中,青春是五彩斑斓的,有赤诚的红,有军旅的绿。”
大二结束后,为了心中的军旅梦,厦门大学药学院学子杨敏报名参军,并于2019年9月正式服役。成绩优异的她又通过选拔进入特战队。2021年9月,在高原一线执勤满一年,杨敏获得卫国戍边纪念章,退伍复学。
“要去就要去最远的地方,去体验最极致最深入的部队生活。”两年时间里,凭着“不服输”的性格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的想法,杨敏在祖国边疆绽放了厦大学子不一样的青春英姿。
“不能给厦大丢脸”
“我不想让他们觉得,厦大的学生也不过如此。”同批入伍的队员中,有很多体校生和警校生,还有很多先天底子好的队友。和她们相比,杨敏并不是最优秀的一个。但凭着“我不能给厦大丢脸”的信念,杨敏不断追赶着与队友的差距。
进入特战队后的第一次射击考核中,连里的战友大多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打了满环,而杨敏却因为脱靶考核不及格。“即便做不到最好,我也不能拖后腿吧。”杨敏说。
在厦大学习期间养成的学习习惯,为杨敏提高射击成绩提供了帮助。部队的练习重视实操,一个项目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而杨敏所学的药学则更侧重于理论的积累。就像不了解理论就做不好实验一样,杨敏觉得,想要提高射击成绩,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盲目练习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只有知道射击的原理,我才能知道自己错误的地方在哪里,从而更好地掌握它。”杨敏说。
为了提高射击成绩,杨敏开始着重理论方面的查漏补缺。第二次考核前,杨敏利用午休时间,一页一页地翻阅射击教材,体会射击的动作要领。射击的原理和步骤、枪的构造和组成,路线和风向的影响……杨敏将书里的每一个要点都背了下来,并结合到平时的射击训练中。第二次射击考核时,杨敏破天荒地打了满环。从那以后,她的射击再也没有脱过靶。
不懈努力下,杨敏一次一次地在训练和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两年义务兵期间,杨敏先后参加了多种专业集训,表现突出,各个课目成绩均为优秀,并在旅队年度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三,体能排名第一,连续获得“优秀新兵”“优秀学兵”“四有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
“只要想做,就能做成”
2020年9月,因任务需要,杨敏前往海拔将近五千米的雪域高原,爬冰卧雪,执行驻训备勤任务。高原上四季冰雪覆盖,气温常年都在零下。“厦门的天气很暖和,就算是在冬天,也不会特别冷。”对于成长在南方的杨敏来说,高原上极寒的天气是她从未面对过的挑战。
为了保证行动方便,即使温度达到了零下二十几度,杨敏和战友们训练时不能穿厚大衣,只能在迷彩服里尽可能地塞满御寒衣物。在这样的环境下,站军姿这个最简单的训练动作,反而成了最艰难的任务。“有一次因为在户外冻了两个小时,回来冷得饭也吃不下,只能一个人躲在床上偷偷哭。”
哭过之后,杨敏选择通过更加投入的练习来提升自己。“我知道当兵很苦,但是这都没有什么好怕的。”杨敏说道。
“她做事肯扑下身来,下苦功夫,把困难当磨练。”杨敏的辅导员范荣这样形容她。
回到学校后,杨敏更加明白当下生活的宝贵和来之不易。两年的军营生活过后,杨敏的自制力和执行力都有所提高。从军前的杨敏爱玩。如今,只要一有空,杨敏就会尽可能地把握时间去学习,泡在图书馆的时间更多了。
从前在她眼里很难的事情,现在看来也并不是真的难以做到。“以前快到考试的时候,总觉得要背的内容好多怎么背得完啊,复习的时候也就是大致看一下就结束了。”而现在,杨敏会在学习前确定好复习计划和目标,然后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泡在图书馆,一遍一遍地巩固知识点,直到自己牢牢记住为止。“现在的环境比我在部队时好多了,又能有多难呢?”
“只要当过兵,就是战友”
与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一样,杨敏也是2019年9月入伍,从位于祖国东南的福建出发,跟随部队前往西部边陲驻军。“这不仅仅是时间、空间上的巧合。更是新时代青年所共同肩负的使命与担当。”范荣说。
退伍后,杨敏加入了厦门大学军鹰协会。这个协会汇聚了厦门大学所有参加过军营的退伍军人。他们年龄不同,专业不同,服役的地方也都不一样,却都因为“当兵”这个经历聚在一起。“不管在哪里服役,退伍后在哪个专业,只要当过兵,都是战友。”杨敏说。
2021年10月,厦大军鹰协会在翔安的退伍军人举办了一次聚会。在这场聚会上,杨敏听到了许多不一样的军营故事。他们中有的人在海军战队乘风破浪;有人前往一线抗洪救灾。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厦大学子的军营故事。
“虽然在不同的地方服役,但他们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军营里的经历。”对杨敏来说,他们是战友,也是榜样。过去与战友们一起奉献、一起吃苦、一起摸爬滚打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或许再也回不去了。但这段军营记忆,将成为她未来人生的底色,伴随她不断前行。
来源:厦门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