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资讯 夜深,儿子不在身边的不适应渐浓。几次像往常一样轻呼慢喊:小宇,该睡觉啦。不闻回音,抵近一看,床铺空空,才记起儿子在他乡,不由哑然失笑。

无聊至极,翻看朋友圈,一好友朋友圈发出一张图片,考问石上第一字。这字恰恰是跟我们泰州渊源极深的一位大文豪所书。当年多读了一点关于大文豪的故事,印象中这字曾经难住了自己,所以印象颇深。

贴出下文,与大家分享。

虫洞书简经典句子和感悟(朱说题写跫然岩)(1)

雪景美,美在能印出脚印。古时,一个名为朱说的人踏雪步入太极洞,贪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流连忘返,致使照明的火把燃尽了,陷入洞内一片漆黑,返回无策。正苦苦摸索,忽然听到脚步声,心生希望。原来,洞外寺庙的主持从洞口雪地留下的足迹断定有人进洞,并且只见入洞迹,不见出洞痕。

眼看夜色将临,他担心游人发生意外,便率徒举火把寻找而至,黑暗中送上光明。这个感人场面发生在公元1016年的隆冬。滞留洞中的广德军司理参军大人朱说,随主持来到寺院留宿。两人谈吐相投,兴谈通宵。第二天由主持陪同再游太极,朱说游至岸壁处,反思昨日遭遇,要不是主持及时赶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他想,有脚步声走近,就不会孤单,就会有一线希望。他请主持再次走动,自己在崖旁倾听跫跫之脚步声,灵机一动,欣然命笔,写下“跫然岩”三个大字。书毕,他又来回走动几次,请主持在崖旁静听跫跫之脚步声,主持听出脚步优美的回音,竖拇指称赞道:精当,绝妙,真大文豪也。

朱说,其实大家都知道,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曾用名。范仲淹两岁丧父,母贫无依,改嫁到朱家,从其姓,取名说。直到1017年到集庆军任节度推官之后,才还姓名为范仲淹。贫苦家庭出身的他,手中有了积蓄便购义田、建义庄、办义学,大行善举,资助穷人子弟上学。对封建社会的一个官员来说,有这一腔爱民之心实在难得。

脚步声常听,以脚步声命名景观却是罕见。把“跫然”写上壮美崖壁,势必引来更多的脚步声。范仲淹挥笔写“跫然”,为的是让人记住跫然而至的脚步——危难中突然施救的脚步。也许“跫然岩”正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初的发声石、试心石。

凤城资讯头条号编辑:唐婉欣

责任编辑:姚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