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1)

视频请见下面链接:

从争取堕胎自由,到极端裸体抗议,法国女权为何走火入魔?


1789年,一群家庭主妇,手里拿着菜刀、木棒、草叉、短剑,浩浩荡荡地向巴黎市政厅进发。

她们从集市出发,路上遇到教堂就敲钟,呼唤更多的人加入。冲击市政府仿佛约姐妹们跳广场舞,那敲钟就当是发朋友圈了。

人群是越聚越多,到了市政厅的时候,已经有七千多人。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2)

等到地方了,大家左右一看,来了这么多人,那还谈什么呀?直接冲进去来了场零元购,把里头的粮食和武器洗劫一空。这次事件,也成了法国女权运动的开始。

提起法国,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今天博士要跟大家聊的,是法国对世界女权的巨大影响。

不仅波伏娃的《第二性》天下闻名,而且历史上三波女权浪潮,波波都发源于法兰西。但法国女权的道路却是相当坎坷。

像法国大革命虽然激进革新,但对女权的打压却是一贯到底,“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隐藏着一个灰暗的前提,那就是女人不算公民。后来的《拿破仑法典》更用法律形式确定妻子服从丈夫,女性低于男性。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我们就好好聊一聊法国女权的前世今生。

包围王宫

说起法国女权的起源,就必须得提到大革命初期的十月事件。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3)

严格讲这起事件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女权运动,但确实是法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女性运动。

当时法国经济困难,巴黎食品紧缺,市场上的面包不断涨价,这让买菜的巴黎主妇们的抱怨是一天高过一天。

直到1789年10月,主妇们实在是忍无可忍,聚在一起决心要向巴黎市政厅讨个说法。

最开始男人们都在边上看笑话,心想你们这些个大婶大妈难道还能有翻天的本事?

但历史证明,永远不要小瞧大妈们的战斗力,她们还真有。

主妇们不是光带着一张嘴去,手里都抄着真家伙:什么菜刀、木棒、草叉、短剑,看架势哪像是要理论,简直是贞德在世,全奔着打仗而来。

路上一边走一边敲钟,到了市政厅的时候,已经有七千多人。

等到地方了,大家左右一看,人多势众呀,直接冲进去来了场零元购,把里头的粮食和武器洗劫一空。

可这还不算完,当时人群里有个叫马亚尔的,这仁兄可算是法国拱火小王子,巴黎气氛组第一人,两个月前攻占巴士底狱就是他带的头。

马亚尔这回再次发挥特长,一激动就说要“去凡尔赛”,直接要找国王路易十六讨个说法。

这里补充一个小知识,当时法国王室已经搬去凡尔赛宫一百多年。这样做一大好处就是让王室避免直接受到市民冲击,但坏处就是王室和平民的距离越拉越远。

尤其这时候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生活奢侈,风评极差,所以一提到凡尔赛,主妇们立刻火冒三丈。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4)

想想自己买一块面包都费劲,那边凡尔赛却是大鱼大肉日日歌,这被剥夺感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要知道,当时从市政厅到凡尔赛宫还有二十公里远,何况当天还下着雨,道路泥泞是更不好走。

但法国人的热情是一点不减,而且行进的过程中还不断有人加入,甚至还拉着几门大炮。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5)

等这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到了凡尔赛宫,男男女女加一起已经六万多人。他们包围宫殿,攻击卫兵,甚至一度冲进了王后卧室,差点就把玛丽王后当场正法。

这把国王夫妇吓得半死,只能许诺会尽快调粮食到巴黎解决粮荒,并且在群众强烈要求下,王室一家子等于是被劫持着给带回了巴黎。

而被大妈们折腾得不行的路易十六,权威是大不如前。而且呆在巴黎相当于被市民日夜监控,路易十六后来几次想逃跑都没有成功。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十月事件间接地决定了路易十六最后被砍头的结局。

而十月事件另外还有一个效果,就是让法国女性的意识大大觉醒,加上同时期革命精神的传播,投身政治的女性越来越多。像是法国女权先驱德古热,在1791年发表了历史上第一份女权宣言,现代意义的女权运动也就此展开。

在法国大革命的初期,第一批的女权主义者组建社团,积极参政,要求女性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甚至还要组建女性武装直接参战。

但这些活动引发了男性掌权者的不满,因为根深蒂固的偏见,他们认为妇女只配呆在厨房里。

尤其是雅各宾派上台后,立即就取缔了所有女权组织,德古热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当时巴黎的检察长更是说,女人参政等同于“泼妇闹事”,还敢要什么政治权利?都给我在家里老实呆着!

而到了拿破仑时代,情况更糟。

曾有一位贵夫人问拿破仑,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拿破仑回答:“生孩子最多的那位。”这还好那时候没有社交软件,要不然滑铁卢恐怕就要提前上演。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6)

拿破仑对女性的轻视,还反映在当时编的《民法典》里:不要说参政议政,妇女甚至不配拥有财产,妇女就等于未成年人,是没有自主权利的。

而《民法典》又是之后修法的主要蓝本,所以不管法国一下子帝国,一下子共和国怎么变,对女权的抵制始终如一,女性想要一个普选权都难如登天。

另外法兰西民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思考和争辩,哪怕是无理也要辩三分。

其他国家也长期限制女权,但没有一个国家会像法国男人那样,热衷于从哲学的高度,去论证性别歧视的合理性。

可以说从卢梭开始,法国人就不断给自己强化“女不如男”的思想钢印,甚至到一战结束,西方各国都渐渐放开了女性普选,法国政府还能洋洋洒洒拿出十四条理由,来证明此事不行。

直到1944年,借着二战反攻的东风,法国女性才第一次获得了普选权利。而此时距离法国男性获得普选,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7)

法国女性行使投票权

堕胎自由

二战结束后,虽然法国女性获得了和男性一样的政治地位,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社会和文化上,法国女性所遭受的歧视还是非常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当波伏娃发表《第二性》时,会造成整个法国的舆论地震。反对者觉得波伏娃离经叛道,而支持者则认为《第二性》大大深化了对性别内涵的认识。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8)

波伏娃

这种广泛争论促使《第二性》持续热销,作为一本一千多页的大部头,《第二性》在短短两周内就卖出了两万多本。书中许多观点广为流传,最有名的那句“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到今天都影响深远。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这些观念慢慢生根发芽,并在六十年代开启了法国第二波女权运动。

而在这波运动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就是争取堕胎自由。

此前法国严禁堕胎,从1920年开始,不管女性是因为什么原因怀孕,是协助者还是孕妇本人,只要参与堕胎就是犯罪,维希法国时代甚至还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因为法国医院不能做人流手术,孕妇想要堕胎就得跑到英国和瑞士等国。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掏得起出国的费用,所以大多数人只能偷偷摸摸地去黑诊所。这样的医疗条件自然是没有保障,结果法国每年死于流产的女性居然高达5000多人。

进入了六十年代以后,要求堕胎合法的呼声越来越大。

1971年,包括波伏娃在内,343位法国各界知名女性,联名签署了一份宣言,呼吁堕胎合法化,并且大胆宣布她们都曾堕过胎。

这种自曝等于是对法律的公开打脸,因为如果堕胎是犯罪,那么司法机关就应该对她们展开调查;反之如果法律连她们都无力处置,那就更不应该再去起诉普通人。

另外,法国社会对堕胎本来是莫如深的,在传统观念看来,女性未婚先孕是可耻的,堕胎更是品德上的巨大污点。

可当这么多知名女性站出来,公开宣布自己堕过胎后,就把争议搬上了台面。虽然一时间非议四起,给波伏娃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冲击了原来的保守价值。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9)

而在这份宣言发布的次年,一起案件,把堕胎合法化运动推向了高潮。

当时,法国一位16岁的少女因性侵而怀孕,她的母亲米歇尔托人帮忙,为女儿做了手术。但因为条件简陋,少女大出血而被送到了医院,好不容易救回一条命,却没想到后头还有更艰难的考验在等着自己。

原来那个性侵者不久后因为偷车被捕,他为了减轻处罚否认性侵,并且还反过来举报少女做了非法人流。

然后离谱的事情就发生了,法国检方还真的把米歇尔母女,以及协助的另外三位女性告上了法庭,要追究她们的刑事责任。

这激起了女权组织的强烈愤慨,纷纷要为米歇尔她们提供帮助,而她们的辩护律师吉赛尔·艾里米就是其中之一。

艾里米在法庭上,并不是为被告乞求宽大处理,而是从根本上否定法律的合理性。在她的支持下,米歇尔坚持自己无罪,并且高呼“真正有罪的是你们的法律!”

结果法庭成了女权宣讲的绝佳舞台,艾里米慷慨激昂地控诉禁止堕胎的愚昧落后。包括波伏娃、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莫诺和弗朗索瓦、后来的法国总理罗卡尔在内,一个又一个名人出庭作证,从哲学、医学、政治各个角度来抨击原有法律,让堕胎案反过来变成了针对法律自身的世纪审判。

同时法庭外的示威抗议不断,要求堕胎合法的呼声不绝于耳,在这种舆论压力下,五名被告最终被轻轻放下。

除了操作手术的人被判一年缓刑,其他人都被无罪释放,米歇尔被罚500法郎,但在她上诉后不了了之。

这起案件给了堕胎合法化临门一脚,法国在1975年颁布了新法,政府终于承认了女性堕胎的权利。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10)

推动堕胎合法化的女权主义战士——西蒙娜·韦伊

走向极端

在二十世纪末,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法国和全世界都迎来了第三波女权浪潮,也就是现代女权运动。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11)

这一波女权运动从福柯、拉康、德里达等法国思想家那里吸收了很多概念,特点是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各种规范的合法性,变得尤其激进。

最初的法国女权像是一场马拉松,虽然朴实无华,路途遥远,但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终点。

第二波女权则像短道速滑,激烈而且比赛总是充满争议。至于最后一波女权运动就像是无限制格斗,出拳没有章法,旁人无法预测,打得兴起甚至连观众都不放过。

这就使得法国现代女权表现越来越极端,其中一些简直是“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比如2015年的时候,为了庆祝堕胎合法化40周年,女权组织上街展开纪念游行。游行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队伍里有一排女性,是用赤裸上身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12)

这让一旁的外国游客看得瞠目结舌,但本地居民却是见怪不怪,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早就不是一件新鲜事。

自从乌克兰女权组织费曼(Femen)进入法国后,裸体抗议因为简单粗暴抓人眼球,成了极端女权抗议的标配。

只要逢年过节,从埃菲尔铁塔到香丽舍大道,举着标语的裸体女权主义者比比皆是,甚至在疫情大流行的时候,她们同样多次走上街头,结果无遮大会变成养蛊大会,导致法国疫情不断升温。

而在法国极端女权的抗议目录上,从男性搭讪到气候变暖,无所不包,甚至还会抗议异性恋。

因为在极端女权看来,不但婚姻是女性的牢笼,连异性恋都是万恶父权制度的一部分,每一段异性关系,都是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所以要反抗父权制,就要反对异性恋,就要变成同性恋。

这个三段论在逻辑上倒是无懈可击,但问题是,人又不是钉子,哪能说扳弯就扳弯?

可在当前的法国,还真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奇迹。

像是激进女权作家德彭特特,在51岁的时候宣布自己“戒掉”了异性恋,而且说成为同性恋让她更加自由。还有人说成为女同性恋后,是腰不酸了,腿不痛了,吃饭都更香,多年的饮食失调都被治好了。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13)

维吉妮·德彭特特

最极端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科芬的同性恋女权,她说要从思想中消除男性,所以不看男人写的书,不看男人制作的电影,也不听男人写的音乐,说白了就是在思想上要来个“性别隔离”。

而这种隔离在实际生活中也真的出现了,那就是女性专区。

在地铁、酒吧、体育场、咖啡店等等公共场合,禁止男性进入,只服务女性的地方是越来越多。有人质疑这不也是性别歧视吗?激进女权的回答理直气壮:“我们有权拥有不被打扰的环境。”但要是反过来搞个“男性专区”,那可就免不了一个厌女的大帽子。

对现代激进女权的种种离奇操作,普通民众的感觉是懵逼的。而不要说他们懵,就是上一辈的女权主义者都忍不了要出来说两句,最典型的就是2018年,针对“MeToo”运动的公开信。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14)

当时的背景是“MeToo”浪潮席卷全球,法国同样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活动。

本来反对性侵,鼓励受害者站出来揭发罪犯,是应该赞赏的事情,但部分极端女权借MeToo运动大搞污名化和猎巫活动。大量男性被控告性骚扰或性侵,但最后法院证明很多人其实是被诬陷的。

法国极端女权同时还跨时空“执法”。像著名画家毕加索,因为生前私生活混乱而被认为是厌女者,也被挑出来要抵制,要求停止展览他的画作。

对死人尚且如此,那活人就更不要说了,各种“下架”喊声铺天盖地,弄得整个文化圈人人自危,不知道下一个倒霉蛋会不会是自己。

上一辈的女权主义者对此忧心忡忡,于是在2018年波伏娃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法国百名女性发表公开信,提醒MeToo运动不要太过激,搞到性别战争的地步。

美国堕胎自由(从争取堕胎自由)(15)

在这一百人里头,不乏当年联署了堕胎宣言的女权先锋,要知道,当年她们可是顶着重重压力在宣言上签名的,而那个年代保守派对她们的谩骂十分刺耳,尤其是一个B开头的词语被反复使用。

但没有想到的是,2018年她们同样遭到了猛烈抨击,而这一次的批评者不再是保守势力,而是新一代的女权主义者。

有人指责她们背叛了女权,成了既得利益者,写公开信是帮上层男性打掩护,是性侵犯罪的共犯。

这都不是在打观众了,简直是连教练也一起打。

这让签署公开信的影星德纳芙,只能无奈自嘲:“我当年签署了波伏娃起草的宣言,冒着被判刑的风险承认自己堕过胎,但现在,我却不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了。”

这也算极端女权后浪推前浪,前浪从此不是浪。

但在法国女权咄咄逼人的同时,得到的实际关注却越来越少。

从过去几次大选就可以看出来,女权问题逐渐被边缘化。这回进入第二轮选举的马克龙和勒庞,也只发表过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

而出现这样的情况,和法国极端女权脱不开关系,各种各样离奇以至于离谱的花活,让本来严肃的女权运动变得越来越荒诞,所以人们才会敬而远之。

在21世纪的今天,法国女权不必再面对断头台的威胁。但问题是,一般法国人提起女权主义,也不再想到波伏娃这样的斗士,最先想到的是那些光着上身,敌视异性的激进女权,这样留给法国女权的也就只剩下一声叹息。

而这才是法国女权,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危机。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大家对法国女权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弹幕和评论里理性探讨,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Lesbian feminism breaks new ground in post #MeToo France,Paris(AFP)

2.Feminist group sues Miss France over selection criteria,Paris(AFP)

3.Marie-Claire Chevalier, Catalyst for French Abortion Law, Dies at 66,Katharine Q. Seelye等

4.成为公民——法国普选史,皮埃尔·罗桑瓦龙

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林恩·亨特等

6.法国史,皮埃尔·米盖尔

7.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

8.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佟新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新女权运动及其反思,孙继静

10.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刘大明

11.评七十年代法国新女权运动,周以光

12.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李银河

13Too反性侵运动大潮下,法国女性为何发出另一种声音,胡文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