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几个经典人物的性格特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水浒传章节赏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水浒传章节赏析(水浒传的另类思考)

水浒传章节赏析

《水浒传》中的几个经典人物的性格特征

1、吴用、公孙胜——作者自身的影子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坐馆期间写成《水浒传》,书成没过几年就离世了。作者所处时代正处于元末明初,时天下大乱(元元贞二年—明洪武三年),各地纷纷举旗造反,当时最有名的有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

大凡作者写出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虽然民间口碑无从考证,但书中那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不会是凭空臆造出来的,一定是以现实生活中有的且为作者接触过、听说过的人物为原型,比如说吴用和公孙胜,他们的人物性格和人生轨迹就与作者很相像。(吴用代表了作者的前半生;公孙胜代表了作者的后半生)

·职业:吴用是教书先生,作者也是;公孙胜是道士,作者信道教。

·职务:都是军师。

·结局:吴用自杀;公孙胜隐居;作者隐居。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性格放在两个人身上呢?我以为这正是作者自身的矛盾性格导致的,一方面感觉自己怀才不遇,另一方面又淡泊名利;一方面“入世”作军师,另一方面又信奉道教,羡慕隐居的生活,并且“出世”隐居。

从吴用与公孙胜的相同点说起,两人都是军师;都参与了“智夺生辰纲”行动,事败,一起上了梁山;排名第3、4位;受招安后,都参加了剿灭三路义军的战争,这些与作者相似。吴用的性格特点是足智多谋、行侠仗义,但也追求名利,这是作者的追求,我管它叫做“人间”;公孙胜的性格特点是会法术、行侠仗义、淡泊名利,这与作者的信仰有关,我管它叫做“烟火”。作者身处乱世之中,年轻时看到了官府中人欺压良善的种种恶行,也行侠仗义,再加上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境,所以就同情被“逼”造反的人并且自己也加入其中做了军师。这时候的作者可能会有一些志得意满的,但当他看清了现实之后,也就淡泊了名利,离开了起义军,为避祸,作者也就隐居了。所以说作者通过漫长的时间洗礼,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选择了淡泊名利,放弃了追名逐利。

从二者的名字上来看,民间有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可能作者认为自己是无用的,做不了官,只能教书。所以给书中最有智谋之人取了个“无用”的名字,也算是黑色幽默了。公孙是复性,根据姓氏的由来可以知道公孙就是公卿王孙的意思,这些个“公孙”是没有实权的,因为出身好,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胜”有胜利、打败别人,比另一个优越的意思,这里应该是作比另一个优越的解释。书中描写二人的结局大不一样,吴用虽做了官,但在宋江被毒杀之后选择了自杀;公孙胜选择了避世,保全了性命,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这就说明了作者自认为选择离开义军过着隐居的生活比选择继续跟随义军接受招安并且作官要好。

所以说我感觉吴用和公孙胜就是作者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