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

大数据之下,一旦打开快手抖音,都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面容姣好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小姐姐,穿着羊皮袄站在苍穹之下烤骆驼的中年汉子,龇牙咧嘴徒手劈榴莲的武术爱好者,现场吃大肠刺身抢占首页流量的吃播,假装回归山野的生活主播,神经病书画爱好者……

你所看到的,是经由大数据计算之后,呈现给你的。但即便是大数据再如何精准,也偶尔会有漏网之鱼,让你窥见真实的生活。

当我刷了数个小时的抖音快手之后,有个扶风主播成了大数据之下那个漏网之鱼。

他在某个时刻,上传了一条混凝土浇灌的一体式人生终点别墅房。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2)

整座小房子,简约大气,门头从上至下依次贴双龙戏珠、访仙图瓷砖贴片,以及“一生勤劳留典范,终世简朴遗嘉风”对联,最终对逝者的评价留在“德高望重”四字横幅上。

发这条短视频的主播,本职工作就是开挖掘机跟起重机。除了去工地上班之外,偶尔会接几单村里办白事的活儿。一般流程就是,开着挖掘机挖墓道,然后开着起重机装房子。

如果不是这个短视频过于朋克,我可能就此错过了扶风主播这个短视频时代的小群体。

在如今连拍个胡辣汤都要讲究构图,发自拍永远一张锥子脸的时代里,这种粗粝的真诚,已经不多见了。

他们主动把自己最真实的生活呈现在互联网上。

一不带货、二没才艺,三不做吃播。用手机把自己见到的所有事物,拍成一段接一段的视频,最后通通发到自己的快手号或者抖音号上。这些视频,从拍摄到上传,几乎全都是原生态的。画面抖动、没有经过剪辑,主播可能从头到尾都不会说一句话。

这些生活片段,最终被互联网以虹吸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借着这些片段,给人们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扶风,哪怕只是冰山一角。

1

吃席是扶风主播们在快手抖音上的头等大事。

为此,流水席值得专门拍一个短视频,一般是从臊子面拍起来。彩棚后面就是露天后厨,从这里一盘接一盘的臊子面被端出。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3)

我大致研究了一下,在西府,臊子面可以说的上是万物起源。一个西府人,一辈子有三次机会被别人吃到臊子面。分别是过周岁,结婚以及葬礼。

如果运气好,还能吃上房子的臊子面,农村人盖房,上大梁的时候,会宴请亲朋。

在这类视频底下,永远都是争吵不休。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4)

但主播才不会在乎这些,他只是想告诉你,我今天吃席了。

尤其是在白事上吃席,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比如——歌舞表演。这是扶风农村过白事的一项传统,老人去世,无论生前过得如何,身后事总得办得风光一些。

99年以前,扶风的乡村过白事还是请戏班、晚上全村看电影。新世纪降临以后,戏班被唱着“潇洒走一回”穿皮短裤的歌舞团代替,再后来换上了时髦的乡村社会摇天团。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5)

乡村蹦迪团,大体上分女团跟男团。女团基本是统一着装,使用的乐器常见的为打击乐器。表演场地一般在专门搭设的舞台之上。什么时候蹦迪,基本上有个点。

但男团可能就更野性一点。给个啥乐器,都能燥起来。蹦的随心所欲,突如其来。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6)

在这种氛围之下,我劝你别问,跟着一起蹦迪就行了。

毕竟大量中青年劳力奔赴城市之后的农村,格外寂寞。红白事是唯一能展示农村尚有活力的证据。

我看到个主播,发过一条新店镇的短视频。街道两边是高矮不一连成一片的房屋,但街面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万物静默。就连主播都是沉默的,只在视频底下写了一行字,小时候的新店镇很热闹,现在却……。一个省略号,顶得上千言万语。

而前去吃席的人们,彻底践行了“自己随的份子钱,就算下刀子也要吃完”的硬核生活理念。比如在某个晚上,我看到这条真·流水席的那一刻,笑声大到小区的声控灯亮了半个小时。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7)

跟这种硬核的吃席比起来,其他吃席方式别说是朋克了,连小朋克都不算,顶多算是小朋友。

除此之外,扶风的乡俗民风充满着野趣。这些特定区域难得一见的一些小习俗,被忠实的记录了下来。

在扶风,烫面油饼一般人吃不上。这是属于女婿才能有的待遇,还得是能讨丈母娘欢心的女婿才行。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8)

我在抖音上就看到个扶风大哥,不无得意的表示,在我们扶风,丈母娘爱女婿,就会给女婿做烫面油饼。

老哥在老丈人家的地位,一目了然。

最野性的习俗,可能就是跨火堆了。

就是用麦秆生一堆火,然后从上面跨过去。这个习俗在扶风的应用领域广泛,就跟买了新车车镜子上绑红布条一样理所当然。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9)

生完孩子,从医院回来,就会在门前用麦秆生一堆火,然后命好的长辈们抱着小孩子,从容的跨过火堆,才会进家门。

谁要是发烧了,也是生一堆火,在上面跨几个来回。娶媳妇到不用跨过火堆,但会拿着点着火的铁皮马勺,绕着婚车转一圈。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0)

在扶风,祖祖辈辈都是这种操作,不要去探讨其中到底有什么深意。我甚至觉得,他们这么干就是觉得好玩,毕竟,我看到一个大哥在某条视频底下讲,我们这买一头碎猪娃都笼火。

2

扶风县城的变化,也被主播们如实的记录了下来。

大概是在15年前,扶风开始规划新的城区。主要是老城区完蛋了,全是大坡,除了走下坡路省点力气之外,没有任何好处。一下雨,就完蛋透了。

我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第一印象,不是看到真黄河,而是看到大暴雨之下的我县,目之所及,全是激流。

这种天气,你给个皮艇,就是漂流冒险。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1)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别翻船掉进七星河。那真的是事后连人都找不到。我还在扶风上高中的时候,每逢大雨过后,总会听到有人讲,谁被大水冲到了河里,现在找不见了。

我上高中那会儿,县城已经在规划整体搬迁,搬到了塬上,也就是现在扶风人口中的新区。

而在这些短视之中,你才会看到真实的扶风。

人们毫不保留的把县城里发生的一切,放到快手抖音之上。

从共享电动车、新盖的楼盘、新店开业、佛都广场的广场舞、古镇里的网红桥、玻璃栈道、摔碗酒,哪条路到了秋天最好看,被扶风主播们拍的明明白白。你只需要花点时间,就能对扶风了如指掌。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2)

对新建造的古镇将来的命运如何,没有人去关心。在所有主播的短视频中,新生事物总是令人感到欣喜的,那些未经剪辑的视频里,透露着一股子生活在此处的满足感。

没有KPI考核,不关心成为网红是不是可以挣钱。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在扶风主播们的手中,仅仅是用来记录自己周围生活变化的工具罢了。

不同人发布的视频,会形成奇妙的因果勾连。比如一个主播发了一个众人围观直升飞机的视频。

你沿着时间线回溯,就会发现,有另一个主播告诉你这直升机是咋来的,县医院有了救护直升机。

同样一个雪天,小姑娘们在大街上一扭一扭的跳舞。但只有中年老哥们,才懂得啥叫生活,早早就去被称为扶风之肾的七星河湿地公园那里荡起了秋千。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3)

大数据时代很恢弘,但在小地方生活的人们可以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里没人跟你分享怎么100块钱吃遍扶风,没有奇形怪状的网红食物。只是用一个个视频,向你展示,一整天的时间里如何在扶风找点好吃的。

早晨应该去益元市场吃一碗炒锅肉。平底锅起油,蒜苗配烧肉,再煨上切片的馒头,共同翻搅。滋滋啦啦的响声里,食客们站在一旁,默默吞咽口水。

不好这口的,就去吃个铲糕。或者吃一碗豆花泡馍。中午了,可以考虑去吃个羊肉泡。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4)

到了宝鸡地界,羊肉泡馍便是有别于西安的另一种画风了。碗里是掰好的大块锅盔,没人会好为人师的教你馍应该怎么掰才算正宗。不会再讲,一碗泡馍有几种吃法,自由而散漫,你甚至可以给这碗羊肉里面,加上麻花。

晚上要是还能吃得下,扶风主播早就拍好了烧肉凉皮让你看。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5)

这些被拍入短视频的食物,还有很多,都是日常食物。但在扶风主播的心中,这些食物,吃千遍万变,永远都是最可口的。即便是拍个搓麻花的,也能透露出些许这是天下第一的味道。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6)

底下一堆舔狗跟着回忆小时候自己在扶风吃麻糖的往事。甚至有人还像模像样的一口喊出是哪家店,在哪里。

快手抖音里的扶风新区,永远是当下以及未来,永远有着如同发现宝藏一般的惊喜。他们用像素不一的手机,如实的记录了时代对一个小县城的改变。

新建成的高楼、共享单车、网购以及忙碌的快递小哥;走在七星河古镇上空玻璃栈道上的年轻人;在KTV里喝的五迷三道,红着脖子口齿不清地唱我的好兄弟的中年男子;留着炮头发型,衣服能勒到肉里面的精神小伙儿;站在自己买的豪车前面,给老姑父、老姑用快手唱歌拜年的扶风大哥。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7)

当都市人用一个个精美的短视频,构建自己想像中的理想生活时,扶风的主播们已经用短视频告诉你,我,就是理想生活本身。

老哥会告诉你,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殊途同归。在都市的美食街上人挤人,跟去参加县里的庙会没有什么两样。都市白领们夜晚在迪厅蹦迪的样子,跟白事上的乡村社会摇,一模一样。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8)

说到底,在大时代的池塘里,每一朵浮萍,都是同一种模样。

3

而短视频中的扶风老城区。成了所有扶风籍快手抖音用户们怀念往事的载体。

你会在所有关于老城区的视频底下,看到一堆人在打卡报到,他们在天南海北,在抖音快手中,看到了自己的家乡。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19)

飞凤市场跟飞龙市场,尽管早已凋敝不堪,但这不妨碍众人在这里安置自己的记忆。哪块位置是专卖盗版磁带以及碟片的音像店,市场里哪一家的擀面皮最好吃,哪一家店的衣服穿上之后,就能成为整个市场最靓的仔。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20)

藏在所有扶风人心中的共同记忆,莫过于扶风那条修建于60年代的水利工程倒虹渠。对小孩子来讲,这里是童年记忆,经常会约上同伴一起,在这里玩上一整天,然后认认真真的刻上到此一游。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21)

对于成年人来讲,这里就是恋爱圣地。去广东打工的小伙儿,说这是他当年谈恋爱经常去的地方。扶风的老嫂子回忆,自己当年嫁到扶风,玩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倒虹。一个中年大哥回忆往事,当年一个叫娟娟的女娃,带着他在这里数过台阶。

老区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无数往事被勾陈而出。在看客的眼中,老区比新区更值得被记录,因为这里是自己所有故事的起点。

快手抖音个人介绍(快手抖音上的扶风)(22)

一个在广州打工的扶风的老哥,在看到沿着七星河河滩新修的阙楼之后,被往事击中:那时候这里才是我们的乐园,前边是金三角网吧,楼上有歌舞厅,再往前是小蚂蚁网吧,城隍庙的西边,常年有人在摆摊,卖一些不知真假的古玩,老电影院中从来没有放过电影,倒是旁边有个镭射录像厅,2块钱能看一晚上电影,进去之后,里面有两台特别大的电视机,一边放着李连杰的《狼犬丹尼》,一边放着不可描述的欧美影片……

底下一堆人,仿佛找见了知己,纷纷给老哥点赞,留言。共同交流青春往事,论人生豪迈,又哀伤于老哥提到的那些事物,如今已经烟消云散。

也许只有在这些短视频之中,才能窥见扶风小县城在时代变化之中的激昂与失落。有人高楼宴饮,有人泥泞求生。有努力追赶时代的迷茫与冲动,也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这是那些动不动喊着“南抖音、北快手,智障界两大泰斗”的人们,永远不会懂的。

作者:陈锵

贞观作者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