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太生

草木土著,在某个地方一直生长。长了几辈子的叶,开了几辈子的花。

婆婆凳儿

婆婆凳儿,是柏树的果子,都叫它婆婆凳儿。婆婆凳儿,外婆的小板凳,这是一个人蹒跚学步时,曾用过的扶手、拐杖。小孩子扶着、搬着,就渐渐学会走路了,丢掉了心理上的依附。

极像外婆的小凳子,把婆婆凳儿捏在手心,有一股很浓的怪味儿,柏树的树脂味道。

一棵树,它的味道在果实上很浓郁地体现。可见,婆婆凳儿是一种奇特的果子。柏树长在墓地,幼时邻居沈家,天井里就有埋着祖宗的坟冢。院墙边长着两棵柏树,我们捕鸟时,站在围墙外,抬头就见到柏树上挂着许多婆婆凳儿。

山谷小故事(心灵小品草木土著)(1)

鸟不啄,婆婆凳儿缀在柏树条缕间,小孩子喜欢踮脚摘,把它们藏在衣兜里。

这种小果子,圆圆的,有五只脚,极像一只小圆凳,放在手心四平八稳,小孩子好想坐在上面,可是婆婆凳儿只允许童话里的七个小矮人坐在上面。

一只平民色彩极浓的小凳子。那时,我经常看到炸炒米的驼背老头儿坐,他坐在小凳子上,一只手添加木炭,一只手摇着爆米机。修鞋子的皮匠,也坐在小凳子上,他坐在小凳子上拱起的腿膝,夹着一双鞋子。修鞋人的整个世界,全在一张全神贯注的小凳子上。小凳子成了手艺人的随身家当,难怪小孩子这么喜欢婆婆凳儿。

有一种实物的比照和心理暗示,它容易让人想起外婆的小圆凳,孩童坐在凳子上,听大人讲故事。

打碗花

同样有心理暗示的是打碗花。那时候,大人说,摸过打碗花的手,容易打碗。

一只碗,在许多年前,非常精贵。小孩子一不小心,落到地上,把碗打碎,是犯了天大的错误,少不了被揍屁股。小孩子不想挨打,就不敢去摘打碗花了。但是,打碗花就长在一丛丛乱枝上,绿叶配淡粉红的花,煞是好看。小孩子禁不住诱惑就想去摘,一想到那花的咒语,心有戚戚,摘一朵花好难哦,心里七上八下。

待到忐忑地摘下一朵打碗花,凑到鼻尖去嗅淡淡的清香。碗状盛开的打碗花,花形如盏。花蕊上,有淡淡微黄的粉质花粉。

山谷小故事(心灵小品草木土著)(2)

摘打碗花,容易打碗,不知道是真,是假?一朵花与一只碗之间有什么关联?如果是因为摘过了打碗花的手,暴殄天珍,小孩子当天又不慎将碗滑落打碎,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某种心理暗示。

不想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怪就怪摘过打碗花的手虚。

弄不明白,这种粉红小花,为什么叫打碗花?是担心小孩子玩物丧志,懈怠了手中的饭碗,还是欲阻止小孩子折花,拿一只釉色光洁的碗来吓唬他。

苦楝子

苦楝,苦不苦?不知道,除非你是一只鸟,吃过苦楝子,才晓得它的滋味。也弄不清,鸟吃了苦楝子,会影响它清脆的鸣叫吗?一只鸟,如果是因为贪嘴,成了哑鸟,代价也太大了。

楝,开淡紫色花朵,且有淡香。楝树上的果子,如铃如词,从前我们叫它“天落果儿”,青碧、圆溜、光滑,极耐看。

王安石的《钟山晚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江南的郊野,天空飘着牛毛细雨,苦楝花纷纷飘落,细小的红丝,像雪覆盖在一望无际的荒园上。临近江边有户人家,木槿为篱,青竹做庐。走几步,便见悠闲自得的卖酒人家。

这样的薄暮微雨,四周寂静,有喝酒的欲望,倒正是应允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只是时空要切换到春天。

弹弓少年,对天弹射,“呼”,一道弧线划过天际,应声落地。孩子之间打弹弓仗,子弹用的是苦楝子,弹雨纷飞,危险性极大,多少带有冷兵器年代野蛮征战的意味。

山谷小故事(心灵小品草木土著)(3)

楝树长在贵族深宅,婆娑风雅。

曹雪芹祖父曹寅为官的江宁织造府内,有一株楝树,为曹氏先人所植。清人叶燮的《巳畦文集》记载:“久之,树大可荫,爰作亭于其下。”这棵树的出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满江红》也提到,“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外。”多次到南京,经过大行宫附近,终没去过江宁织造府,不知道重修的那个故址上,还有没有那个旧亭子?

寻常人家的房前屋后,栽楝树,图的是有伴儿,清淡生活的自在安逸。

原先住的楼下,有户平房人家,家里准备搭棚子,用来烹煮,做厨房,堆放柴煤杂物之需。搭棚子的空地上,有一棵长了十多年的楝树,那户人家也舍不得锯掉,就把树包在棚子中间,形成棚抱树,树抱棚的姿势。这多少带有些人间草木,相依相偎,烟雾缭绕的朴素温馨。

山谷小故事(心灵小品草木土著)(4)

遇上刮风下雨的日子,站在楼上观望,感到树在微微摇晃,而棚子岿然不动。正所谓,棚欲静,而树不止。到了秋天,老熟的楝子,呈老黄色,半挂在树枝上。有一二只寒雀,蹲在枝上朝下张望,一棚顶的老熟苦楝子。

苦楝,有人世悲欢的宿命。光听名字,就觉得树是苦的,包括树皮、树叶和树根,其实苦楝的花、果实,均可入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