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

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 刘恒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1)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编排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认识小数(读写小数)及分数互化小数和例1;二是小数大小的比较及例2;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及例3;四是运用初步认识小数获得的新知解决生活实际与实践问题及例4;五是是为此设计了两个练习。该单元是在学生一、二年级学习了整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相关的整数四则运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又是本册教材的难点。因为它事关又一个数类的运算以及整数、分数、小数融合的运算过度知识又包含解决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更是以后学习其他数与运算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下面我结合本学期该单元的课堂教学实践从单元教学知识点与单元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后认知与思考,以利于今后的学教活动。(本单元涉及的小数主要是小数部分是一位小数的小数,最多涉及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小数。)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2)

一、单元教学知识点

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一位小数就是以0.1或者说以1/10为计数单位的小数;两位小数就是以0.01或者说是以1/100为计数单位的小数)。

例如:0.5=5/10 0.50=50/100,写作0.5就表示5个0.1或者说5个1/10,写作0.50就表示有50个0.01或者说有50个1/100(0.5=0.50,数的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

4.运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7角=0.7元,7分=0.07元。

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8.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相加、减,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相减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去减。

10.小数加减法计算。(尤其注意:12-3.9; 9+8.3 等题的计算。12-3.9=12.0-3.9=8.1,9 8.3=9.0 8.3=17.3.记住:整数加上或减去一个小数,我们就在整数个位后的右下角添上小数点小数部分写上0来进行竖式笔算,如12=12.0,9=9.0。)

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5.1 >5 ;1.3 > 1等)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3)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4)

二、单元目标达成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小数;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

5.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5)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6)

三、教学方法措施与教学策略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米和分米”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写法”、“小数的意义”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5.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大量认、读小数,并结合情境思考,在运用合作共享中体会小数的含义。

6.加强符号意识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点,加深对小数的认识。

7.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要结合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体会小数大小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8.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独立完成题目,要注意监控指导跟进,运用情境信息关注题目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要结合具体情境适时进行小结。

9.结合习题的层次与重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描述数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0.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可适当扩展,辩证认识。可以用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赛一赛等方式组织学生全面回顾自己的收获。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7)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8)

总之,该单元内容的呈现思路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相似,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和活动为场景,利用旧知人民币、米制系统、平面图面积平均分、数尺、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地实际、实践问题。学好这部分知识将对以后学习更加复杂地“数与运算”知识打下扎实地学习基础。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9)

家校共育评价练习

一、填空。

1. 4.35读作( ),五百零七点五六写作( )。

2.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用分数表示为( )米,用小数表示为( )米,72份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3. 9厘米=()/()分米=( )分米

75分米=()/()米=( )米

4. 33分=()/()元=( )元

5角=()/()元=( )元

5.买一条毛巾需要3.9元,买一块香皂需要5.2元,一共应付( )元钱,妈妈付10元,应找回( )元。

二、选择题。

1. 1里面有( )个0.01。

A、1 B、10 C、100

2.把2米3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 )米。

A、2.3 B、2.003 C、2.03

3. 6元比4.2元多( )元

A、2.2 B、10.2 C、1.8

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 ( )。

A、增加3.2 B、减少3.2 C、不变

5.有三条线段分别是8.34厘米、8.04厘米、0.09米,这三条线段最长的是( )。

A、8.34厘米 B、8.04厘米 C、0.09米

三、比较大小。

2.09○2.18 0.9○1.001

0.1元○0.09元 1.4米○4.1分米

0.7○7 /10

7米○6.99米 1.4元○14角 7分米○0.7米

四、列竖式计算。(20分)

3.6 7.4= 1.2-0.7= 5-3.9=

13.8 3= 25.4-4.5=

五、解决问题。

1.天天见超市运来一批白糖,卖了3.7吨,还剩4.8吨。这批白糖共有多少吨?

2.学校进行体检,测得小明身高是1.2米,小军的身高是1.18米。小明比小军高多少米?

3.人步行每小时行4.8千米,小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汽车每小时比人步行多行驶多少千米?

4.爸爸到超市买了一桶油,连瓶共重5.2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重2.7千克,你知道这瓶油共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5.小虎在计算一题加法题时,把加上3.5看成了减去3.5,结果得5.5。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10)

整数小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认知与思考评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