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模块教学

红叶是织里小学的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大大的眼睛,红色的头发,聪明伶俐而且十分可爱,不过她十分头疼作文课。最近,织里中学的克瑞儿老师来到了织里小学教授作文课,红叶非常喜欢这位有着一头晶莹如玉的头发的老师,希望能跟着克瑞儿老师把作文学好。克瑞儿老师要用的教学方法是模块教学——减轻学生的练习量,同时引起他们的兴趣。好了,上课铃响起来了,美丽的克瑞儿老师抱着书走进了教室。

四年级一班学生名单:

女孩:红叶,明美,纤纤,小叶,玫玫,白雪,红莓,玫灵,殷殷,簌簌

男孩:小新,高山,伊苏,明爱,洛奇,小翼,乌杉,小默,神爱,唐果

任何的文章,都离不开一些最基本的模块,比如说:描写一个人、一片景。在有的文章中,可能通篇都是写景;有的文章中,却只是一两句。模块教学就是教你,如何在一百多字的范围内,写出一篇令人很有感觉的小作文。

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三年级写景(中小学生看故事学写作文)(1)

第一课——如何写景?

(一)课前工作

1、为何要写好景?

景色描写在文章里来说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书所要讲述的三大类型(议论文、散文、记叙文)中,散文和记叙文都要或多或少地依赖景物描写。好的景物描写绝对可以把作文拉上好几个层次。

2、教学任务

在本课中,我的目的是希望中小学生能够在二百字的范围内能够写一段十分出彩的景。

3、推荐读物

【美】梭罗《瓦尔登湖》。景物描写的文章中,梭罗的文笔最好,色彩最丰富,景色最美,意境最远,哲理最丰富。中小学生随便到书店翻翻即可。

(二)手把手教你写景

1、日出——三步教学法的应用

提示写日出之前,我们先想想如何写好日出。首先,确定写作顺序,日出肯定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从“太阳还没出来,东方泛白”到“太阳一点一点出来”到“太阳完全出来了”;其次,确定写作要素。日出肯定包括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就是太阳,它就是是我们要写的东西;同时,“你”在看日出,所以,你的感受十分重要。比如说,起先天有点冷;太阳要出来,挣脱云块的包围,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洒在脸上,心里暖洋洋的。这就是写好两个主体:我,太阳。这样写会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感同身受。下面这个例子,我们主要写日出的开头。

例如:才凌晨五点多,我就起来看日出了。天还没有亮,空气中有微微的寒意。东方的天空,云块断裂处开始发亮,太阳马上快要出来了。我的心情有点小小的激动。

点评:上面这段描写只是一碗白开水,太单调啦!。现在,我们来给它加点色彩和声音。色彩和声音能使景物描写变得非常迷人哦。

例如:才凌晨五点多,我就起来看日出了。天还没有亮,有点灰蒙蒙的。这个点,人们大多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活跃的只有枝头上的麻雀,唧唧喳喳地叫着。渐渐地,东方的天空现出了鱼肚白,太阳快要出来了。我的心情有点小小的激动。

点评:是不是觉得好一些了?看看划线的部分,色彩有了,声音有了,除了“我”和“太阳”,还多出了麻雀,写的东西丰富了,对吧?对于一个小学生、初中生来说,这样的开头都算是不错的。不过,我们学了修辞手法,干嘛不让文章更形象生动呢?

例如:才凌晨五点多,我就起来看日出了。天还没有亮,有点灰蒙蒙的。这个点,人们大多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活跃的只有枝头上的麻雀,唧唧喳喳地唱着饶舌歌。渐渐地,东方的天空现出了鱼肚白,太阳快要出来了。我的心情有点小小的激动。

点评:哈哈,麻雀唱歌啦!最简单的拟人手法,文章就开始变的清新活泼了。可以说,这个开头写得还不错。但是,别满足哦。我们如何写出感情来?这里先不讲,下面我会慢慢说的。

来,让我们把这篇文章写完吧。注意哦,开头写的要简略一些,过程要写的精彩一些,所以说,开头不要用太多的修辞,那太装啦!文章里,来发挥你的文采吧,按照我的方法。

日出

才凌晨五点多,我就起来看日出了。天还没有亮,有点灰蒙蒙的,空气里微微有些寒意。这个点,人们大多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活跃的只有枝头上的麻雀,唧唧喳喳地唱着饶舌歌。渐渐地,东方的天空现出了鱼肚白,太阳快要出来了。我的心情有点小小的激动。

浓黑的夜幕盘踞了天空一整夜,尽管已经变淡,却似乎仍不肯离去。太阳先生不愿意了,它开始释放无穷无尽的光和热,渐渐地,云块开始断裂了。厚黑的云块的缝隙里,露出了淡淡的阳光,很柔和,一点都不刺眼,就像一只鲜亮的橙子。麻雀儿叫的更欢了,它们大概也想在舒服的阳光下啄食、喝水、唱歌吧。

紫黑色的云块开始慢慢变红了,就像慢慢烧红的铁锅。起先,只是在太阳露脸的地方有点红,慢慢的,红色开始辐射开来,空中大片大片的红云,就像片片交叠的花瓣,光辉夺目而又美丽。这个时候,街道上和小区里,一些老年人也开始起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了。

终于,云块再也抵挡不了太阳的热情了。整个天空,就像碎裂的玻璃,积聚已久的阳光争前恐后地从云缝中挤了出来。渐渐地,云块融化在了阳光之中,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洒满了整个世界,我心中顿时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

街道上渐渐地多起了自行车丁零丁零的声音和汽车的嘟嘟声,大家都开始忙碌了。好了,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欣赏到了日出的美景,我也该开始洗漱洗漱去学校了。(537字)

点评:像《日出》这种记叙文,主要就是景物描写。文章就是一个个段落和合适的过渡构成的。在写这篇文章前,我们大概的想好要写哪些东西,分几个部分,哪些部分要详细写,哪些简单地写。这个在后文我们会介绍,这一章里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先打好基本功,能把每一个段落写好。

在第二段里,出现了比喻句。采用好的比喻句文章能够立刻生辉,比如说,“那个商人的眼睛仿佛两枚闪闪发亮的金币。”而把月亮比作镰刀之类的比喻句是没有什么加分的。不是单单写日出,结尾出现了麻雀,文章就显得清新、活泼。我们要时刻不离自己写的主要内容,出现一两句相关内容就会丰富文章的元素

同样,第三段和第四段落里加粗的部分也是为了丰富文章的元素,此外单独来看,它们也十分连贯,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同时,它们都只是一句话,并不偏离我们要写的主要内容——日出。

好的记叙文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感情,第一段、四段斜体字部分交代了自己的感情——激动、温暖。另外,整篇文章色彩明亮,有比喻,拟人,很明显就是一种愉快和期待的心情。这些东西在本文中都是一两句,写的太多就有点装了。

最后一段的划线部分引用了一句谚语,很自然地就结尾了。又表明自己要抓住一日之计——早晨的时光,就显得很好。

总结:如何写好写景的作文呢?从上面,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来。

(1)要时刻围绕自己写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至于日出,肯定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我们划分为几个阶段——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然后分别写就可以了。而有的题目,比如说《秋天的原野》《我家的花园》《我的学校》之类的题目,就必须挑选出几个主要的景详写,其他略写。

(2)要丰富文章的元素。写日出不单单是只是写太阳,肯定也包括云彩。只写太阳和云彩似乎太单调了。于是文中也加入了麻雀、行人等。这是主体的丰富。在描写日出的过程中,我加入了“色彩”“声音”,也用了一些修辞手法,这就是表达手段的丰富。一般来说,写景包括声音、色彩、自己的情感和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

(3)修辞手法有必要强调一下。一定要借助修辞手法把作文档次提升上去。如果不好,还不如不用。其中,比喻手法用得最多的就是比喻、拟人、排比。要熟练掌握好这些基本修辞手法的用法。尤其是比喻。

这就是所谓的三步教学法。

例句:比较一下哪个好:

1夜,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 2夜,深了。

点评:第一句虽然用了比喻,但是步入第二句好。因为,第二局寥寥三个字能够表达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氛围。当然,“老师发火了,教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住了,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我想要呼吸,却又小心翼翼地赶忙收回那些吐出去的气。”这里面的比喻就用的比较好。同样的句子,在不同语境下的效果是不同的。

1天空的月牙儿就像镰刀一样。 2天空的月牙,犹如美人的细眉,柔美,静谧。

点评:第一句是个毫无用处的比喻句,不新鲜、不美丽。而第二句,就比较好。知道为什么吗?第一,因为用的人相对少;第二,“柔美,静谧”这两个词使得比喻显得有韵味。如果只说“天空的月牙,犹如美人的细眉”效果就没这么好。

(4)要寓情于景,写景的时候要表露出自己的感情,不能干巴巴地把景色描写一边。但是,表达感情并不是说大喊“我爱我们的校园”“我爱大自然”“我好喜欢我的爸爸”。你把校园的景色描写得十分美丽,是因为你喜欢校园;你写爸爸幽默、风趣、严厉但是很爱自己,就是因为你爱你的爸爸。这就是所谓的感情。

例句:比较一下哪一句融入了感情

1学校里有一个花坛,里面种着月季、牡丹、大波斯菊,还有好多好多其它我叫不上名字的花。

2学校的花坛里,月季、牡丹、大波斯菊竞相绽放,争奇斗艳;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更是平添了好多生机与乐趣。

点评:很明显,2里面并没有说我爱学校的花坛,但是喜爱之情已经尽显无疑。所以人们常说“大爱无言”,是正确的。经常把爱挂在嘴边是虚伪的、恶心的。爱是一种习惯。

红叶一直安静地听着克瑞儿老师的课,不过,她还是觉得有点无从下笔。好多东西,她觉得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没那么容易。克瑞儿老师让大家提问的时候,她就举手说:“老师,写景,我还是觉得有点无从下笔。不过你对日出的讲述和点评我很有启发。”克瑞儿老师笑了:“嗯,谢谢,好了,那我就再举一个例子吧。其实,作文要写好,依赖于对于生活的观察。”天空渐渐暗了下来,下起了淅沥淅沥的小雨,空气也渐渐凉了下来,秋天确实来了。克瑞儿老师就说:“好了,我们学着写写下雨吧。一百多个字就好了。”

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三年级写景(中小学生看故事学写作文)(2)

2、雨——三步教学法的练习

提示:在《日出》中,我们已经指出了写景的一般方法。就整篇文章而言,第一就是确定写作顺序,时间顺序还是其它顺序;第二就是要确定写作要素,例如日出的过程中少不了太阳、云彩,也少不了“我”,在不偏离要写的主要元素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相关的元素,比如“麻雀”“行人”,丰富文章的内容;再者,就是如何润色,主要包括:加入声音、色彩,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包括拟人、比喻、排比、引用等。最重要的,就是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寓情于景。

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对于居住在红果街的红叶来说,可能每天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日出。但是,如果你在山上看日出,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日出,那样,感受就不同了,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一样。在这里,我就跟大家一起看看应该怎样把雨景写好。好了,大家花五分钟写一百字左右给我来看看。

十分钟之后,学生们的小作文都收上来了。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克瑞儿老师,写得都很卖力。

红叶的作文:

我们上作文课的时候,不知不觉的,空中就落下了无数根雨丝,静悄悄地,直到老师提醒我们我才发觉。天灰蒙蒙地,淡淡的阴云就好像烟熏的妆。渐渐地,雨大了起来,教室里的空气慢慢地凉了下来。老师打开了灯,温暖的感觉又重新回到了教室。

点评:红叶写的作文总体来说不错,划线的部分有声、有色,“烟熏的妆”这个比喻也很出彩,也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不过,红叶写得更像一篇小日记,元素有限,我们找篇专门写雨景的作文看看吧。

玫玫的作文:(玫玫:红叶的同学,活泼、开朗、喜欢上语文课,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

上课前,金色的阳光还洒满了校园,也没有太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转眼间,就下起了淅沥淅沥的小雨。无数的雨孩子,欢乐地玩起了高空跳水,嘻嘻哈哈的。窗外的树上,好多黄叶经受不了雨水的折腾,纷纷落下,就像飞舞的精灵。花坛里的花花草草都在畅饮这久违的甘露。乡下的稻田里,青蛙一定也鼓着肚皮在唱歌吧。

点评:玫玫的作文很出彩,声色俱全,拟人很活泼,开朗;比喻也用的不错,比较形象,很符合枚枚的性格,人家说“文如其人”是很有道理的。

纤纤的作文:(纤纤:红叶的同学,性格很安静,和姐姐纤叶一起生活,是个温柔善良的孩子)

干燥的大地,很久没有过雨水的滋润了。如果不是扑进教室的凉意,大概我们都不知道已经下雨了。1无数的雨丝,划过天空,只留下一瞬间的晶莹和透亮,就散成了更小的水花。慢慢地,地上就聚起了一个个清凉的小水洼。偶尔一片黄叶落下,2那应该是天使的来信吧。

点评:纤纤的作文没有太多的修辞,但是感觉非常不错。其实所谓寓情于景,就是为了借助景物表达一种感受,修辞只是为了辅助表达这种感受。1处的细节描写很到位,感受很深。2处的比喻和一般的有所不同,因为纤纤父母都去世了,是和姐姐一起生活,所以对于“天堂”“天使”之类的词比较记忆深刻。

小新的作文:(小新:红叶的同学,顽皮,淘气,叛逆期,不爱吃蔬菜,喜欢踢球)

天上灰蒙蒙的,下起了小雨,起先雨很小,慢慢地,雨就大了起来,打在地上霹雳啪啦地响,像鞭炮……

点评:我想,好多学生是不是在小新的作文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知道自己为什么无话可写了吧?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首先,就是“元素”太少,小新很努力,他想努力把雨景写好,但是他只看到了雨,别的什么都没看到(比如说:树叶,雨中的花,雨中的人)对雨又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所以写的很费力,进行不下去。其次,老师的方法他并没有用。唯一的一个比喻句用得也不恰当。声音色彩运用的都不是很好。慢慢再努力吧。

这是写的是秋雨,秋雨的特点就是阴冷,而且时间较长,人家常说“秋雨绵绵”就是这个意思。接下来,大家就想象一下夏天下雨的情景,自己写一段话吧。

参考文献: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老舍《骆驼祥子》)

红叶写的作文得到了克瑞儿老师的表扬,刚有些开心,一看完老师推荐的文章,就开心不起来了,差距太大了。克瑞儿老师就说:“别丧气,老舍先生关于夏雨的描写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这就是大家的手笔。当然,中小学生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不可能写得这么飘逸、随性,也不会有作者当时的感受。我们只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景色用饱含感情的笔触写出来就好了。”

小新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有点不甘心,就嘟囔着说:“方法是很重要,可是,一拿起笔,大脑还是一片空白。”克瑞儿老师看了看时间:“小新说的问题确实存在,快放学了,大家回去好好练习,下次课,我就教大家如何能够做到有东西可写。”

一个星期后,克瑞儿老师又出现在了红叶所在的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这次她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呢?

克瑞儿老师放下包,就对大家说:“今天,我就教大家怎么样做到有东西可写。今天主要是围绕写景展开,不过对大家写好人、写事也很有好处。”

3、风景——想象教学法

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三年级写景(中小学生看故事学写作文)(3)

首先,大家拿出一张纸来,请在上面画一副风景图。画得像不像没有关系,就是把你觉得应该有的东西都画上去就行了。在这里,我就规定一下,画的东西不得少于五样。

教室里哗然了,克瑞儿老师怎么会让我们画画呢?大家都有这个疑问。相反是,一直都很顽皮的小新最早开始认真地画了起来。很快,大家就都把画举起来给克瑞儿老师看了。克瑞儿老师十分满意,尤其是看到小新的画时非常吃惊。她说:“好了,大家现在立刻把你画的东西写成一段话,别超过两百个字,但是要把所有画的东西都写进去。注意色彩、声音、细节描写和一定的修辞。”

纤纤的作业:

秋,深了,浓的化不开。我家门口的梧桐树树叶已经所剩不多,一阵秋风飘过,树叶又是簌簌而落,像黄色的蝴蝶,盘旋下地。从梧桐树下往上看,碧蓝的天空空旷、高远,如同水洗一样。黑色的树枝就像蓝色画卷里的几笔浓墨,简单、抽象,也很美丽。篱笆上的牵牛花也慢慢地枯萎了,曾经的姹紫嫣红仿佛昨日的梦。精神的唯有菜畦里的蔬菜,绿绿的。只有茄子先生撑不住了,一阵霜过后,它蔫了。

点评:纤纤的文章一如既往的出彩,她画的是自己家门口的小院子。因为是自己熟悉的东西,所以写起来驾轻就熟,而且,纤纤是个对世界有很深感受力的小姑娘。整段文字着墨不多,但是树叶、天空、牵牛花、茄子都描写的非常非常好。文章的感情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

小新的作业:

一个夏天的午后,刚下过一场雷阵雨,天空仍旧是淡淡的乌云,没有阳光。不过空气格外清爽,好久没有过这种清凉的感觉了。碧绿透亮的水几乎没过了奶奶家的稻田里,整个世界就好像变成了一个开阔的水世界。我在田里的小路上,飞快地向前跑啊跑,水花四溅,稻田里红色的小龙虾和一些银白色的小鱼儿转眼间逃得无影无踪。奶奶就在后面看着我,一脸的慈祥。

点评:太精彩了!进步真是太大了。上个星期还停留在“雨打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像鞭炮”的水平,转眼就能写的有模有样。因为亲身经历过,感受确实很深,所以写的真的很好,感觉自己好像再和小新一起奔跑,看到了他所描写的东西。

不知道怎么回事,受到表扬的小新居然留下了眼泪,后来才知道,他是和乡下的奶奶一起度过童年的时光的。去年,奶奶已经去世了。克瑞儿老师只是轻声地安慰他,安慰他。

红叶的作业:

一个周日的下午,爸爸和妈妈带我去花灵的森林公园去玩。刚一进门,我就愣住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湖泊撞进了我的视野,碧绿,清澈无比,就像镶在大地上的一块巨大的绿翡翠。走近湖泊,我突然感觉到有点害怕,就抓住了妈妈的手。湖水绿的有点发黑,周围树林的倒影更是加重了湖水的浓郁,有种能够吞没一些的感觉。偶尔一只水鸟箭一般飞过,留下一串古怪的叫声,更是让我心惊不已。

点评:红叶的作业写的也很好。那种神秘又有点恐怖的氛围塑造的很有感染力,总之,红叶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了。

总结:通过上面的教学案例我们也看出来了,克瑞儿老师的想象教学法其实就是希望开阔大家的思路,不会遗漏一些主要的东西,而不是无中生有。小新在纸上画了稻田、龙虾、小鱼还有天上的乌云和自己。一个星期之前,让他写雨后的稻田,他或许根本不会想到龙虾和小鱼。而他这次的短文里,这些要素妙趣横生,感情毕露。应该说,想像教学法,主要就是为了让你记得丰富作品的元素。很多孩子都喜欢涂鸦,好的,大家尽情涂鸦吧,不管像不像,把你记住的东西都画下来,这对于写作文非常有好处。

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三年级写景(中小学生看故事学写作文)(4)

参考文献:

眼前是绿色的世界,近乎完完全全的绿色。

脚下是一尺多高的绿色的草地,每棵草都很有精神,都很独立,草地就像云烟一样蔓延开去。再远一些地方,是绿色的灌木丛和绿色的冷杉,高高的冷杉就像严肃的神一样站在那里。草地上就只有一条路,是一条石板小路,现在石板路都已经被软软厚厚的苔藓覆盖了。脚踩上,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觉得自己许久不曾这样轻松过了。

草地的左侧一汪完全绿色的湖水,看不见底,看不见鱼,只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水草。湖的那边就是苍翠的山,漫山遍野的绿色,也有绿色的冷山和绿色的草地,还有绿色的石头。

天空很清,在这一片绿色的世界里也成了绿色。

一切都以绿色为基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我甚至觉得用树、山、水、草这样的概念把它们区分开来是无意义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绿色的草地间开满了花,就好像小小的绒球,忽然间就布满了绿色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