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鉴片官#

弗兰兹电影结局怎样(爱是什么电影弗兰兹告诉你)(1)

《弗兰兹》

本以为《登堂入室》已是神作天花板了,欧容竟然又给了我新的惊喜。为此,我愿把心中「欧洲现役大师第一人」的桂冠献给他。

不过,以前我不太喜欢他类阿尔莫多瓦的那种病娇型电影人格。总觉得被狗血奇情削弱了一部分作品的艺术性。

但这部《弗兰兹》就拿捏很好,情感的收放恰到好处。隐隐透露出一种举重若轻,集大成者的宗师气质。

欧容以风格百变而著称,但若要从中硬拎出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我觉得是——他十分擅长描述「人&制约人的非人格力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非人格力量,有时表现为人的生活环境——《八美千娇》(名气很大但其实是欧容电影中相对平庸的一部)。

有时是人物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欲望——《泳池谋杀案》(毫不逊色于《登堂入室》的一部杰作,只是文学性太强导致没有《登》出名)

有时,是文本间性对创作的制约。文本内外形成的互相映射的镜像,使创作者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登堂入室》(堪称完美的嵌套文本,甚至可以直接当做文艺学教材来使用。真正做到了所见即所得「雅俗共赏」,对普通观众也十分友好)

而在《弗兰兹》中,制约人物的,是来自过去的记忆,以及主人公对爱的不同观念。

一战中,德国青年弗兰兹在法国战死。他是医生家唯一的孩子。老两口与他美丽的未婚妻安娜住在一起,在无法释怀的伤痛中相互支撑。

某日,一位法国青年阿德里安出现在墓地前,并自称弗兰兹的好友。全家死寂的生活因为阿德里安的出现获得了新的生机。他们不顾乡邻的仇视,把对弗兰兹的情感转移到了阿德里安的身上。

离开前夜,答应老医生到家里吃晚饭,并弹奏小提琴的阿德里安却出现在了墓地前。他向安娜坦白,自己并不是弗兰兹的朋友,而是亲手射杀他的法国士兵。为救赎内心的罪恶,才来到弗兰兹的墓前。

阿德里安回巴黎后,安娜发现自己竟爱上了对方。几经痛苦挣扎,她隐瞒了真相,和阿德里安一样,对两位老人说着善意的谎言。。。

终于,在医生夫妇的鼓励下安娜动身去寻找阿德里安。巴黎之行,她体会到阿德里安来到德国所遭受的「民族歧视」。然而,就在她完全接纳了自己对阿德里安的感情时,却发现阿德里安已经有了未婚妻。。。

剧中很妙的一个隐喻是马奈的油画《自杀者》。

它第一次出现,是阿德里安对弗兰兹的家人描述弗兰兹所喜欢的一幅画——“那个头往后仰的男子”。。。

第二次出现,是安娜来到了卢浮宫,亲眼看到了它。前一晚,她住在弗兰兹生前所居住的旅馆,发现那里是一个红灯区。这不能不令人联想到,弗兰兹一定要单独去法国留学的原因。《自杀者》之谜的被揭开,与弗兰兹生前所营造的完美恋人形象,呈现出一种复调的对应关系。

也许就在这一刻,逝去的未婚夫,在安娜的心里才真正的死掉了。以自杀的形式。

第三次出现,是安娜留宿在阿德里安家中,它就挂在卧室的墙上。而同时,安娜正在经历着阿德里安未婚妻的所有权警告。这次自杀,也许是杀死了她心中刚刚萌发的爱。

最后一次,安娜又来到了卢浮宫,正视这幅《自杀者》,她看着它,对陌生人说,它给了自己活下去的勇气。这一次,她杀死的是那个怯懦的,依附于爱情的过去的自我。

剧中有两次爱的确证。

一次是在巴黎,安娜看到了阿德里安的死讯而崩溃,到墓地后发现弄错了人,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让她确证了自己对阿德里安的爱。

另一次是上车前,阿德里安情不自禁的亲吻,让安娜确证了阿德里安对自己的爱。

一般的爱情电影,可能这就是终点了。

但我知道欧容是不会让爱情停留在这里的。

欧容的电影充满了文学性。和现代性。

而文学的现代性,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对爱情的深刻怀疑。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慕。其实只是对孤独自我的一种救赎。

这部电影里的悬念,就是爱情的一路走低,自我的向死而生。

让不确信在观众的内心中发生。

因为时刻担心着接下来会发生更大的不幸。而这不幸将作用于灵魂,带来人生中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当最后女主人公只是离开了爱情的时候,你竟然会替她感到很幸福。

这就是大师镜头下的爱情,和一般电影中的爱情,之间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