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读一首词开始吧。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典故一 [隙中驹]《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比喻人生苦短。

典故二 [石中火]《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迥然以过。”比喻生命的短促。

典故三 [梦中身]《关尹子·四符》:“知夫此身为梦中身,随情所见者,可以飞身作我而游太清。”比喻人生短暂如同一梦。

苏轼一生几浮几沉。一般人从这种自己与社会的不和谐中感受到的是无尽的痛苦,而且往往从痛苦中沉沦和绝望,而苏轼则是“且陶陶、乐尽天真”,这种貌似的不和谐,恰恰为苏轼固守一份心灵的天真奠定了契机。

(摘自彭玉平《唐宋词举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出版)

苏东坡人生如梦赤壁怀古(苏轼行香子且陶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