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但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魔法一般的洗脑术,也并不能做到用广告完全支配人们的购买行为。我看到上面的答案提到最多的是大数据对人格和喜好的预测,准确地讲这是将心理学与大数据作用在广告推送中。

广告对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广告在消费者当中更有效传播)(1)

除了广告的精准推送以外,心理学还广泛应用在广告内容设计,传统的广告场景选择,品牌包装设计等很多广告领域。从广告内容来看,广告的内容如何影响观众,其实是社会心理学中所研究的“说服”过程。说服有两个途径,一种叫外周路径,另一种叫中心路径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看过的广告,如果某个产品在购买时不需要消费者仔细的思考和精心的挑选时,这类产品的广告通常不会提供产品细节,而是传递一种感觉信息。比如矿泉水著名的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其实就是传递这个水是很好喝的感觉,而并不会具体描述水的生产过程,功能等产品细节。这种方式就叫外周路径。而相反的,如果一个产品需要购买者,使用很多认知资源去挑选,购买者会主动搜索和学习产品信息时,就需要使用中心路径。通常一些比较昂贵的产品,都是使用中心路径进行说服的。比如汽车广告一定会在广告中强调自己的功能和优势,不同调性的汽车会强调不同的优势,诸如空间大小,汽车动力,豪华程度,舒适程度等,用以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手机最常用的广告内容就是摄像功能,比如前后2000万像素照亮你的美。再从广告投放的角度看,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对于某一类产品,最多能想到7个品牌(左右),大家可以自己做个实验,想一下香皂的品牌有哪些哈哈,是不是想到第三个之后就要搜肠刮肚了。这是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有限,通常只有在我们意识域的品牌才能被我们想起。因此,如果一个品牌想要你购买她,就需要用广告来占领你的心智,占领你的记忆。

怎么做到呢?记忆的黄金法则就是重复,因此广告中有个基本原则就是重复原则,要在你遗忘之前多次进行广告曝光。并且广告也要多次强调重点!

举几个最近几年最火爆的例子,请大家完成下列句子:铂爵旅拍,____________;找工作__________;买二手车____________;以上就是重复的力量。

最后说说品牌包装品牌形象的心理学应用。每个产品都要有品牌包装,一个好的产品包装可以让你一听到产品名字就能想起其最重要的产品特色,比如可口可乐,大家是不是瞬间想起红色,百事可乐,大家会想起蓝色。(这也算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的应用)

当然,这件事的重点是,一个产品的包装,应该起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的作用,可是,一旦产品被消费者所熟知,产品包装就不会吸引到注意力,因为习惯。因此产品包装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每隔一段时间做改变。

各位可能会想,那为啥改变了之后,我们想到可口可乐的包装还能想到红色呢?这就是改变包装的时候,需要用到心理学的地方。我们改变包装,既要让她吸引消费者注意带来新鲜感,又不能让消费者感觉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于是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概念,就是“阈限”。所谓阈限就是一个人刚好能感受到刺激(包装),或者感受到刺激变化(包装变化)的最小刺激量(包装变化量)。因此,在做包装的设计时,原则就是,变化刚好在阈限范围,也就是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变化又不至于让消费者感觉这是不同的产品。可口可乐不管怎么变化都会让我们记得他的红色。

广告对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广告在消费者当中更有效传播)(2)

“所谓广告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概念和法则来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使广告能够更加有效地在消费者中传播,进而通过广告媒体实现产品的销售行为。”

接下来看看心理学如何应用在广告营销的。

1、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

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广告案例:拼多多强调用户人数;香飘飘奶茶强调销量。在广告中营造或炒作“热销”假象,往往就 会造成真正的热销结果。广告宣传的舆论导向“火热”,大众就容易跟着“热”,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拼多多的广告语“3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把自己的品牌炒热,引起大众关注,从而达到宣传与营销的目的。这就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这么多人都在使用的购物APP,那产品应该还不错”的心理 暗示。

广告对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广告在消费者当中更有效传播)(3)

同理,香飘飘奶茶的“连续六年全国销量领先,一年卖出十亿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的广告语也是运用了从众效应。通过“地毯式轰炸”般的投放广告,香飘飘成功霸占了人们的视野,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奶茶品牌。

2、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

又称“奥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广告案例:小米手机强调“拍人更美”

广告对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广告在消费者当中更有效传播)(4)

小米手机投放的广告只强调人像拍照这一个功能,就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小米6的广告语是“变焦双摄,拍人更美”;小米6X的广告语是“前后2000万,拍人更美”;小米Note3,广告语“自拍美,拍人更美”。广告宣传风格简单直白,就不会造成特色太多反倒毫无亮点的尴尬现象。

在信息繁杂的时代,任何资讯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小米手机当然具备一般手机都具有的功能,但说多了消费者记不住,强调最抓人眼球的一点进行宣传,就是“简单有效原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新态势下,广告心理学在广告营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广告创意贴合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提升人们对广告产品产生关注与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

(作者:郑州工程技术学院2020级广告二班林然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