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冰千里
编辑 | 五花鹿
01
工作室附近有两家包子铺。
一家明亮整洁,另一家就简陋许多,但它们无论馅料还是味道都相差无几。
刚开始前一家生意不错,后来人都跑去了简陋的那家,也包括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具体原因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第一家老板和老板娘对人太好了。
他们老远就冲人打招呼,进门更是热情,常问我要不要辣、要不要醋,要不要香菜,要多少,还时不时给你添点汤,加个小菜,送杯豆浆。
有一次因为包子凉了一点点,他们坚持不收钱,还会关心我穿那么少冷不冷。
但这样的热情,我的确有点消受不起。
本来简单的一顿早餐,现在搞得我很紧张,吃少了都觉得过意不去。
于是说来惭愧,我们这群食客,逃开了对我们好的人,犯贱似地去了隔壁那家,因为那家人不热情,要啥就给你啥,不要拉倒,还爱搭不理的。
相比较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更喜欢自由。
而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有个朋友很喜欢工作带来的价值感。
但最近总被领导各种关照,经常私下鼓励他,发福利比别人多一份,甚至连生活问题也找人帮忙解决。
朋友心里开始打鼓,工作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做得不够好,不像原来那么舒展了。
有个即将高考的学生也有同感。
只要上网课,听不到家里一点声音。有几次他刻意观察了下,发现父母、奶奶说话居然耳语,走路也静悄悄的,更不可能看什么电视。
“一家人和做贼似的,搞得我也小心翼翼,上个厕所都得担心耽误学习。”这个学生说。
02
生活中,这些有点烦人的友善、关怀可真不少。
它们都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让你感受到的是“真对你好”。
在你的感受里,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本能的、自发的关心。
无论表情还是行动你都很难相信这是虚伪的。
仿佛对他们自身而言,就应该如此天经地义,任何质疑他们会反问:“我这么做难道有什么错吗。”
这和“牺牲型控制”有着直接区别。
牺牲型对你好目的很明显,就是在赤裸裸地告诉你,为了你他们失去了自我、吃尽了苦头,你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他们需要你报答。
但我们刚刚说的这种好是不求回报的。
他们乐衷于此,他们很开心。
第二、他们的好是弥漫的。
事无巨细处处关心。
我有个来访者的男友就是如此。
任何事都会提前替她想好并做到,任何困难都一一解决,呵护有加。
无论找工作买房子还是刮风下雨小病小灾,“就差给我摘下天上的星星了”,来访者说。
当然,男友现在已变成了前男友,就像我逃离包子铺的感受一模一样,尽管现在来访者依然愧疚不已。
第三、处处传递“你对我很重要”。
许多人逛街就怕被问到:“您好有什么需要,我能帮您做些什么”,跟在身后端茶倒水,点头微笑,各种被VIP尊享会员般对待。
好像不买他点啥,就对不起那份重视。
于是,我们往往赶紧搪塞一下走开。
不少家长把班级群顶置,任何消息立马回应,无论运动会志愿者还是家长会组织者,绝对争先恐后,不管自己手头啥事立马放下,间接直接表达孩子的事为红头文件、头号大事。
这般的重视,很难不对孩子造成压力。
与此相对应,被“好好对待”的人会有以下三种体验:
第一、羞耻感。
我是弱小的、无力地、是需要被照顾的。
这感受最早出现在婴儿期。
那时婴儿的确是需要照顾的,于是母亲会时刻照料,事无巨细,以孩子为中心。
倘若成年人还被如此对待,就是在逼他倒退,像个婴儿不得不指望别人来满足,这是很羞耻的。
比如我吃包子要多少辣椒、多少醋自己都不能做主。
第二、愧疚感。
人内心深处是渴望被重视的,但无微不至的被重视会带来压力。
这种压力是:“我不能不好”、“我应该开心”、“我必须幸福”,否则就对不住那份重视。
觉得自己一旦不好了,就对不起一切。
也就是愧疚感带来的压力。
所以,学生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学习,一方面来自:我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接下来万一考不好,我要怎么去面对?
在这双重压力下,更容易导致分心考砸。
这时候就更愧疚了。
愧疚感很难熬,如果一直伴随愧疚结果有2个。
一是逃离。
比如来访者离开男友,比如朋友离开了原先单位。
另一个是把愧疚变成现实。
比如孩子真的考砸了、比如朋友真把工作搞砸了,或一直拖延、频频失误。
这是潜意识在向外呼喊:“你看,我就是没你想的那么重要。不要再这样对我了。”
希望因此能带来一些轻松。
第三、压迫感。
被太好对待时,属于自己的空间被逐步压缩。
我喜欢边吃早餐边思考,“思考”对我而言就是某个私密空间,而一句“今天你怎么来得这么早呀?”就打破了我的空间。
让我不得不应对包子铺老板的友善,并想我该如何回应,是微笑还是寒暄。
同理,在孩子专注自己世界时,你非要主动一会递牛奶,一会递水果,也是一种压迫。
这时孩子不得不被打断,给你一些回应,说谢谢或不搭理你。
即使他决定不搭理,也是一种分心:他需要做决定,并且还要承担决定后的内疚。
那一刻,他失去了自己当下的体验。
而由于这种“好”发自善意,当事人即使感觉被压迫了,也不好说,很别扭,不好直接拒绝。
否则就是“不讲情面”、“不通情理”。
03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要对别人那么好呢?
因为潜意识有三种需要。
第一种、“照顾别人”的需要。
没任何求回报,单纯对别人好本身就是一种需要。
满足的是潜意识的“强大感”、“力量感”、“存在感”。
“对别人好”是需要力量和能力的,一个重度虚弱、严重挫败的人没办法对别人好。
比如,我来访者的前男友从各种照料中获得了满足。
有人能被自己照顾得很好,难道没点成就感吗?
全家小心翼翼照料高考的孩子,难道家人们没觉得自己也很重要吗?
第二种、补偿需要。
补偿对他人的愧疚感。
或许是觉得原来做得不好、伤害过孩子、对伴侣很恶劣、对父母不孝顺等,所以要此刻多去照顾才行。
而更不容易被意识到的是:对自己的补偿。
比如你小时候没吃没穿生病没人照顾,现在你对爱人、对孩子就会加倍关心,表面是照顾他们,其实把他们代入了童年的自己。
把被照顾的渴望和缺憾,放在了别人身上去满足。
这样很容易“矫枉过正”。
你缺爱就会溺爱,你缺食物就会把孩子养成个胖子,你没考上大学就会更寄希望于孩子。
第三种、功利需要。
就是利益交换。
这很正常,但很隐蔽。
隐蔽到双方都觉得这份付出是真心的。
但事实上,你细细觉察,也许不那么纯粹。
也许你照顾爱人,不过是希望ta感激你,像你爱ta一样去爱你;
也许你重视孩子,是更希望ta考个好大学,让你在同事面前更有面子。
当觉察到这一些之后,原本的单向付出,就变成了双向的给予,你也更明白你的需要。
你可以更直接地表达,看看对方有什么回应,进行合理的预期,而不是一边给予一边失望。
当然受到的反馈不一定如愿,但是充满真实。
比如我的来访者说:“对不起,我做不到像你对我这么好”。
比如孩子说:“哦,我知道了,但我无法满足你”。
这时会倒推着你去想,那我可不可以自己满足自己,我可不可以用别的方式完成。
这样一来,你们的关系会更清爽和平等。
04
那么,对一个人怎样的好,才是真的好?
我要提到一个词:“亲密间隙”。
关系中有这么个地带,它提供了安全的空间,这里有你和他,你们能够在彼此面前做自己,也能互相交织,这个地带就叫“亲密间隙”,可以简单理解为:
恰到好处的距离。
比如,孩子在睡觉,妈妈在看书;再比如,孩子在和小朋友玩,两个妈妈在不远处闲聊。
此时,妈妈和孩子就形成了一种亲密间隙。
孩子睡得心安、玩得开心,就说明妈妈维护了自己和孩子的“亲密间隙”。
如果孩子玩游戏妈妈一个劲喂他喝水、并各种指点该如何玩,各种叮嘱别弄脏衣服,就破坏了间隙,孩子不得不拿出精力应对母亲。
文章前面提的种种好,其实都是破坏了“亲密间隙”。
占用了对方此时此刻的体验,而且还是以爱的名义,让人欲罢不能。
反之,孩子想喝水却找不到妈妈,被噩梦惊醒妈妈却走了。这也是破坏间隙。只不过和上面是两个极端。
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具体化对一个人好的原则:
当对方有需要并向你表达的时候。
这时候满足对方需要,才是真的对他好。
保持一定的间隙,等对方有缩小间隙的需要,再去做一些配合。
当然我还是要提醒你不要过度。
人家需要1,你给了10,那9分就是你的需要,借着满足别人的时候自我满足了而已。
比如我需要咸菜,老板看见了,给我端了三份咸菜,还问我够不够。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渴了,你给孩子端了一杯水、一杯果汁、一杯牛奶。
在心理咨询中也很常见,很多咨询师一不小心都有“过度助人情结”。
比如来访者一哭你就递纸巾、一沉默你就打破尴尬、一痛苦你就问为什么,都是在破坏间隙。
那是来访者哭引发了你的焦虑,你做这些动作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不是满足人家的需要。
保持间隙先倾听,等对方有需求再满足就好。
一般情况下,如果想要对别人好,需要3步:
对方有需要是第一步,
对方向你表达是第二步,
你简单直接满足是第三步。
所以,但凡别人对你好到让你想逃,或者你对别人好到让对方想逃,都是在破坏你们的亲密间隙。
这时,需要沉静下来思索这些感受,并按我说的寻根溯源。
简介: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一个孤独又温暖的老男人,专注一对一心灵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