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

最近,“武大郎与赏樱男”的风头远胜于武大校园里面的樱花了,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武大校园人满为患,这是校园之幸,亦是大学只不幸。

今天不说武大校园,从节事活动的角度,为大家拆解一下日本“花见”赏樱活动的历史渊源。

日本赏樱期长的原因(从农事节庆活动的角度)(1)

日本樱花有1200年的历史,赏樱习俗原发自皇族的雅宴,在当时赏樱是只有王孙贵族才能享受的优雅之事。

现在每年3月15日至4月15日,自发组织的大规模的赏樱活动,最早是从对梅花的情有独钟慢慢演变而来的。

影响深远的赏樱活动在日文中称为HANAMI,花见。

可以说这也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平安时代的产物。

日本赏樱期长的原因(从农事节庆活动的角度)(2)

花见及花宴形成传统及惯例,则始于著名的“观樱之宴”。观樱之宴是由日本的花道始祖嵯峨天皇在每年春天樱花盛开之时举办的赏樱活动。

这个时候,赏樱还只是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专有的一种活动,普通大众还没有能力和机会参与进去。

日本赏樱期长的原因(从农事节庆活动的角度)(3)

到了江户时代前期,以及后来的德川幕府时期,也就是1603-1867年,逐渐达到了大众化赏樱活动的雏形。

一直到后来明治维新及二战结束,是大众赏樱活动的全民活动,全民盛事。二战结束后,就消停了近二十年,民众对军阀主义代表的樱花也逐步淡漠了。

日本赏樱期长的原因(从农事节庆活动的角度)(4)

到了1960年以后,日本快速走出发展困境,全面开始推进樱花战略。尤其是1964年东京申举办奥运会,有人提议“使日本再度成为樱花国度”,开始成立樱花协会,开展种植樱树活动。

值此,花见,即赏樱活动,就由日本原来的上流社会内部的风雅趣事发展到今日全民的节庆活动,甚至可以说是“狂欢节”。

日本赏樱期长的原因(从农事节庆活动的角度)(5)

发展至此,也是有其原因的:

一方面由于文化舆论导向,上流社会的取向主导了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大众的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深远持久;也就使得贵族文化平民化,平民生活贵族化,结合起来就成了花见赏樱活动。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和生活理念也发生变化,大家对美好生活及环境的关注,也导致大家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一度成为赏樱活动的推手。

这就是日本独特而有魅力的赏樱文化,及其渊源。

欢迎大家关注“农业引擎”,交流农事节庆活动,同学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