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北京,雨。记者跟随海淀区医学救援中心的救护车组,体验了120急救医生风雨无阻、转送病患的“生死时速”。

9时,天空飘着绵密的细雨,急救医生马艳林和护士王影接到一项急救任务:市指挥调度中心通过急救车上的平板电脑,发来信息称一位80岁的老人在家中昏迷,需要立刻出车。

情形十分危险,马艳林和王影迅速戴好口罩、手套,蹿上急救车,一路疾驰抵达老人所在的小区。

老人家住在5层,没电梯。车组人员二话没说,背着急救箱和担架爬楼。记者戴着口罩,喘着粗气,咬牙跟上他们的速度。进入屋内,老人躺在床上,四肢蜷缩,嘴张得很大,处于休克状态。“昨晚睡觉还好好的,今天早上就怎么叫也叫不醒了。”他的老伴眼泪止不住地流。

“阿姨,您别急,我们先看看情况。”马艳林一边安抚,一边麻利地为老人做心电图。王影也在一旁测量体温、血压和血糖。

“老人家,听得见吗?”马艳林俯身靠近老人,大声呼唤,但老人依然双目紧闭,无法应答。她随即和王影配合,先给老人输氯化钠溶液,又取出注射器,给老人注射了30毫克的盐酸多巴胺注射液。

大约3分钟后,盐酸多巴胺发挥药效,老人开始大口喘息,手指渐渐能够动弹,双眼也可以微微睁开。见到老人情况似乎有了好转,家属们都松了口气。

“老人还没有脱离危险,马上送医院,时间不能耽搁。”马艳林还细心地提醒老人的女婿去找几位壮汉,帮忙抬担架。

一会儿,大伙儿分好工:马艳林手举吊瓶,引导担架员和壮汉们将老人扶上担架,大家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抬下了5楼。

120急救先进经验(24小时分秒必争记者体验120急救队员的一天)(1)

担架推上急救车后,急救车开往距离最近的安贞医院。

车上也是分秒必争。一上车,马艳林当即取下氧气面罩,为老人扣上,全程紧盯心电监护仪。屏幕上,血压参数较低,心率偏高,情况不容乐观。由于老人很瘦,氧气面罩扣在他瘦削的脸上仍有很大的缝隙,马艳林担心患者血氧量过低,危及生命,果断提高供氧量至8升每分,并叮嘱司机要适当加速车速。

十多分钟后,雨恰好停了,老人被送进安贞医院急诊室。马艳林也终于松了口气儿。记者看到,她穿着的白大褂都已被汗水浸透。她摆了摆手,先喘匀了气儿,跟记者说:“每天如此,已经习惯了。即使再辛苦,抢救生命也绝不能有一丁点含糊,这是我们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责任感。”

在返回救援中心的途中,马艳林抽空和记者在救护车里聊起天,三句话不离本行:“像这样的雨天,气温高、湿度大,老年人抵抗力差,很容易出现像头晕、休克这类突发情况,附近是中关村街道,老年人多,刚一入夏,就变得格外忙碌,平均每天转运四五趟病患。”

话音未落,车上的电脑屏幕上又弹出一条调度指挥中心的出车信息:“一位老人头晕不适,急需转院。”

救护车掉头,载着马艳林和王影直奔下一站。

12时30分,马艳林和王影完成抢救任务,回到救援中心,休息室的桌上摆着午饭,是同事特意帮着打好的。为了节省时间,马艳林来不及换下白大褂,打开饭盒,飞快地扒拉了两口,迅速切换回随时待命的状态。她说,多年的职业训练,早就养成吃饭快的习惯。其实何止吃饭快,记者发现急救人在岗时都是“急性子”,说走就走,毫不犹豫。

匆匆吃完午饭,马艳林和王影又将一位由胃癌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转送至人民医院输血。一个半小时后,他们接到另一条出车信息,抢救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遗憾的是,等抵达抢救现场,老人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16时,急救医护人员白班下班的时间。马艳林脱下白大褂,动作、语言都突然慢了下来。她说,如果赶上正在抢救,下班时间就没谱了。但是接班的同事一定会准点到岗。

19时,大雨滂沱,救护车的雨刮器飞快地转动着,夜班急救医生杨文暖和护士张振宁乘坐着急救车,赶往一家火锅店。1分钟前,老板打来急救电话,称一名服务员突然晕倒,此前还呕吐不止。

急救车刚刚停稳,杨文暖和张振宁来不及撑伞,淋着雨,提起急救箱和轮椅跑入火锅店。

“幸亏你们及时来了,我们都要急死了。”患者的同事引导他们进入大厅,病人正用手托着下巴,弯腰弓在椅子上,整个人绵软无力,身旁还放着刚刚呕吐过的塑料袋。

杨文暖拿出血压计和血糖仪,问道,“是哪里不舒服呀?”患者艰难地挤出几个字“头好晕”。

听诊、抽血、量血压……各项指标正常后,杨文暖、张振宁和担架员一同搀着患者坐上轮椅,杨文暖安抚患者:“别怕,稍微坚持一下,很快送您医院。”

趁着这个空挡,张振宁冒着雨,冲出店门,返回急救车取伞。伞取回来,张振宁的衣服已经湿透了,裤脚也溅满泥水。他小声跟记者解释,患者不能淋雨。

病人坐上轮椅,张振宁自己依旧站在雨里,全程只为他撑好了伞。

救护车就近将患者送到海淀医院。张振宁和同事将患者送到急诊科,和医生做好交接后刚准备离开。匆匆赶来的患者家属迎了上来,连声地道谢。

在急救车上,浑身湿漉漉的张振宁摘下眼镜,用袖子擦去额前的汗水和雨水,闭上双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笑着告诉记者,听到病人和家属的感谢声,他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20时20分,雨停了,杨文暖和张振宁返回救援中心休息。进门,张振宁拧开矿泉水瓶盖,刚放到嘴边,还没等喝上,另一个任务又来了:一位大爷在路边突然走不动路,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请求帮助紧急送医。

经过20多分钟的车程,急救车到达大爷在120电话里提供的地点——上地地铁站,但所有地铁口都跑遍了,却始终找不到大爷的踪迹。杨文暖赶忙给大爷打电话。原来是患者一着急说错了地点,急救车调整路线,前往他所在的西二旗地铁站。

张振宁坦言,跑错地儿肯定糟心,因为等着救急呢。“这时候,我们不能着急和埋怨,要换位思考,替患者着想。患者因为着急口误,或者人生地不熟,一时说错,也很正常。”

到达现场,杨文暖发现,大爷双腿红肿,走不动道,无助地倚靠在电线杆上。

“大爷,您的脚现在还疼吗?”杨文暖说,“我们能搀着您坐担架吧?”大爷痛苦地点了点头。

上了车,杨文暖得知大爷的手机没电关机了,又不记得号码,联系不上家属。如果送去其他医院挂号,没人照顾他。考虑到这点,张振宁决定将他送往999急救中心,那边有医生可以帮忙照看和给予治疗。

120急救先进经验(24小时分秒必争记者体验120急救队员的一天)(2)

21时30分,眼看医生安顿好患者后,杨文暖和张振宁才放心地返回救援中心。

张振宁摘下口罩,脸上被勒出深深的凹痕。他表示,急救人员真的非常辛苦,经常回到家时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什么也不想做,只想躺下睡觉。他告诉记者,“作为医护人员,救人是第一位,宁可饭不吃、觉不睡,也要先把病人从危险关头拉回来。因为病人打120求救,往往都是处于最痛苦的阶段,我们能感同身受。”

据统计,记者体验的这一天,北京市急救中心24小时值班急救车辆总计627台,24小时现场救治派车共2262次,现场转运(送)派车共91次。而每一天,急救人员都如此忙碌,无冬历夏,风雨无阻。

120急救先进经验(24小时分秒必争记者体验120急救队员的一天)(3)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柴嵘

流程编辑:u02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