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帮一个工程公司设计一套巴林IPTV电视系统用于他们的海外基建项目,现在的海外雇主都要求施工方提供全套的交钥匙工程,像弱电工程中的FTTH光纤到户,有线电视,区域Wifi 覆盖,监控系统,门禁,智能停车场等都需要在工程交付时候提供给甲方业主。

我们主要帮助其设计IPTV有线电视和Wifi区域覆盖系统,期间施工方拿了一大推IPTV系统技术要求来,其实很多类似的招标文件都是老外的咨询公司找欧洲设计公司要的模板,上百页的要求,对他有用的也就是几十页,其中有个收视率的统计要求,中方施工方还专门问了我收视率如何统计,聊开了又扯到国内看电视和电视剧,这些如何统计,真实性的问题。

那就顺便从我们专门做传媒系统这块儿的角度聊一下收视率的相关问题:

1.收视率概念

收视率概念来说基本是统一的标准,电视收视率是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道的人数(有些是写的家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或者说家户数)的百分比,里面涉及基础研究、抽样和建立固定样组、测量、统计和数据处理的复杂过程,核心的是: 基础研究,抽样和建立固定样组,测量(数据采集)。

不要看定义简单,操作起来工作量很大的,而且从我们做这块儿的来说统计其实简单来说,分两个阶段: 模拟电视阶段和数字电视阶段。

2. 模拟电视阶段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1)

笔者08年刚毕业那会儿正式国内模转数的黄金时期,工程师那会儿的我之前统计过一下除了西藏,新疆,台湾省没去过,国内按省来统计都涉足过,主要去对应项目所在的地市,县级城市的广电局,那会儿广电局还没有将网络公司单独剥离出去。早期好奇专门问过几个不同省的广电局里的技术老大,关于他们以前模拟电视阶段是如何统计收视率的。

模拟电视,它是单向的传输系统,无论有线还是无线电视,还是说你的车载电台,都是被动接受信号,模拟电视阶段你对电视的唯一操作就是切换台而已。

由于是单向网络,数据采集只能人工的方式,那常规的操作就是他们台里面有专人负责定期打电话到样本区域,样本小区,样本户,然后人工记录哪个阶段看的什么台,看了多久,什么人看。。。,我当时去山西太原下面有个县广电局,门卫大爷的电视就是其中的一个采样点

那很明显由于终端信息无法回传,人工统计的纰漏处太多,这个时期的收视率如果统计端不认真,或者敷衍了事,你的数据完全就失真了 ,所以那个时候,局里面自己会根据情况自己调整一下数据使得有些台数据好看点,比如什么联欢晚会,春晚,什么领导讲话之类的。

3.数字电视阶段

数字电视阶段其实也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为模拟转数字终端阶段,终端只是解码用,未加入回传通道。

时至今日,中国当初模拟转数字建设的系统,特别是老的广电网络系统,采用同轴线入户的现在的广电网络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旧小区,仍然有大量的同轴线入户,尚未进行双向改造的。另外偏远地区发展户户通卫星电视机顶盒,虽然终端盒子是数字的但是不具备回传功能,所以也是单向的。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2)

典型的单向机顶盒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3)

卫星机顶盒基本都是单向传输

所以目前采样中,特别是广电老网络的盒子用户的收视率数据也是不够准确,但是有一点统计是相对精确的,数字电视阶段我们对节目都是进行分包管理,用户平时缴费时候经常有套餐可选,比如基础包看50套节目,高级套餐看70个节目等,有些地方对包划分的很细,比如新闻类一个包,电影类一个包,娱乐类一个包,那么这个时候对大类统计是有数据支撑的,虽然他仍然是单向,最多只能统计到订购节目包的情况或者特定节目订购情况,无法分析用户在特定节目上的行为数据。

第二阶段为数字转智能,简单说就是IPTV OTT 终端阶段,比如现在的电视都是智能电视,因为有了双向网络,终端机顶盒可以看直播,看点播,看第三方APP 和上网功能。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4)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5)

互联网盒子电信类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6)

带网络功能的广电机顶盒

这个阶段就是你现在家庭特别是城市一级主流的终端,因为有了网络功能,所以具备回传功能。具备回传功能后,就可以精确统计:什么区域,什么时间段,年龄阶段,观看什么节目,时长等核心数据都有详细的回传记录和统计,这个阶段的统计相对是准确的。

监控数据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对流分发进行统计,可以植入后台监控程序进行数据统计等。


发展到数字互联网时代的终端电视收视率,从统计来说广电和电信运营商一级已经可以大幅提高准确性,统计方式的操作简易性已大幅提升,只需要后台数据条件选择统计即可。

但是现在收视率统计中西方基本都由专门的公司进行统计:

中国大陆地区专业收视率统计机构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会在建立一个新的收视率调查固定样本组之前及建立之后每年(个别小型日记卡城市隔年)对该地区进行基础研究调查。

在美帝那边,美国一些媒体巨头和营销公司组建了“创新媒体监测联盟”(CIMM),意图单独推出更为合理的收视率统计。 这一联盟包括了ABC、CBS、NBC、FOX、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斯尼在内的电视台和媒体巨头,以及电视广告大客户宝洁公司、联合利华、AT&T电信公司等。

使用较大的样本量对被调查区域内的各项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当地居民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职业和收入情况等)及可能对收视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如:收视设备的拥有情况、是否为有线用户、电视频道覆盖率情况及被调查者的常用语言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抽样调查。基础研究的样本是固定样组的抽样框,基础研究的结果——基础研究报告是对固定样组进行轮换和控制的依据。

现在都是实名登记,微信,支付宝登陆后台的统计数据根据行为分析和大数据堆积分析后都非常精准。


4.收视率造假

目前客观讲,从我们行业内部看,国外总体准确率要高于国内,主要还是监督问题和媒体统计数据独立性的问题。

国内收视率造假无论从行业内部,监管机构,还是吃瓜群众,对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这边早已形成了收视率产业链,收视率造假似乎是一个秘而不宣的“潜规则”。目前常见的造假方式仍然有两种:一是污染样本户,二是篡改数据。

国内收视率造假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一直存在,以前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治日报》有篇报道《一部剧收入1亿多元,9千万元用来买收视率》,当时就说过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其中有剧集一共卖了1亿多元,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收视率造假是一个秘而不宣的“潜规则”,2018年9月,导演郭靖宇就爆料他的《娘道》因不愿意花钱买收视率而被电视台长期搁置,费用高达7200万元,当然这类爆料非常多,有兴趣的去看看网上已经公开的资料。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7)

A,具体怎么污染样本进行操作的?

首先分析出样本户密集区域,并对这一区域进行宣传轰炸,一定看过你们家电梯里面,户外大屏,公交,地铁屏幕,手机端电脑端广告弹出等方式,影响民众的收视习惯,这种思想轰炸可以显著提高收视率。还有些造假人员在获得样本户信息后干脆直接上门,发红包,送油盐菜米,油,小礼物,消费券等等,没有多少人在物资面前有抵抗力的,这样样本就已经完成了污染,那统计的数据确实真实的!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8)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9)

B,收视率造假还有一种直接的方式篡改数据,如何修改?

因为双向时代的智能端机顶盒或者智能电视,后台进行此类统计都需要由终端软件进行打包发送,那软件上稍微动一下,回传凤凰卫视的收视率数据,转移到其他卫视收视率即可,非常简单。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10)

当然还有一种更为粗矿的方式直接在汇总数据段修改,这事我们都帮海外运营商指导过,当然我们告知他是不对的,但是系统已经由客户采购,生成的数据理论上他做什么操作(另外更独立的方式时候景象一个独立数据库,稍微改动一下脚本文件,导出不可更改的标准文件给内容提供商)我们没有理由干涉,比如迪士尼频道,Discovery,Foxmovies这些付费节目源,运营商客户根据收视率定期给内容提供商上报数据给版权费,那数量少点明显他就给的少点;不过只有少部分这样,很多运营商不会这样操作,不同地区,对版权的购买方式也不同,比如有些是根据用户数量按月收取,只是说这种现象哪里都存在。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11)

媒体(直播电视,电视剧,包括电影,自媒体内容)每年收入的大部分靠广告收益,所以你可以经常在最关键最高潮的地方突然被广告,或者等待加载,预告时候被广告。而广告商目前投钱的核心指标就是收视率,对电视台,媒体内容源端来说,只有将收视率提高,广告商才会提高广告投入金,终端用户又根据收视率或者评分高低选择,所以媒体源(也就是内容提供,播放方)-广告公司-终端用户,围绕高收视率的环形链路不断推高收视率的价值。

这种现象有没有办法解决?当然有办法,技术上和政策上都有办法解决,这里就不多讲了。

只能说目前利益链从上游到下游牵扯太多,又有资本推动,逐利的社会很难短期有效解决。

想看什么,推送给你什么,当然你可以自己决定,但是用我们的话说:技术上和行为分析大数据学习上,我们可以影响你将来看什么,关注什么,甚至想什么。

电视是怎么确定收视率的?电视收视率发展时间轴(12)

好了 ,就到此了!

谨慎关注,主发知乎,输出非定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