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大师阎立品风雪配(阎瑞民哭五更一唱三叹跌宕多姿)(1)

阎瑞民(1938-2021),陕西礼泉人。一级演员,渭南市秦腔剧团前辈须生名家。1953年进正俗社学艺,1955年随团转入铜川,1963年进入渭南地区秦剧团。曾受教于李正敏、李琼钟、刘易平、田正志、李正福、李文宇等。嗓音微带沙音但宽厚饱满,唱腔沉郁稳重富于感情色彩,主工须生还能串演丑角,像《三滴血》中的晋信书和《屠夫状元》中的胡山,他都演得颇为生动。代表作主要有《赵氏孤儿》《玉凤簪》《十五贯》《杀驿》《牧羊》及新编秦腔《司马迁》《王鼎尸谏林则徐》等。

《哭五更》是本戏《玉凤簪》里的一折,属一唱三叹类型的繁重唱工戏,意在表现知县王廉面对一桩无头命案,在上司催问甚急而又身遭皮肉之苦的情况下,强撑身躯,捻须推断,斗室徘徊,忧心如焚的焦灼不安情绪。这出单面独角戏,唱段连缀,板式多变,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阎瑞民则充分发挥自己娴熟嬗变的唱工技巧,不仅注意唱词节奏的缓急,讲究喷口气息和鼻腔共鸣,更重视装饰音的运用和声音的美感。所以,他的唱腔吐字清晰有力,行腔跌宕多姿。像起唱“有王廉看罢状心惊胆战”的舒缓〔慢板〕时,犹如涟漪轻浮的山泉流水;转入“耳听得谯楼上四更二点”的急促〔带板〕接〔双锤板〕行腔,又似那咆哮怒吼的江河决堤;唱至“背地里把夫人一声埋怨”的悲怆哀惋处,又令人酸鼻落泪。就这样,通过板式的瞬息转换,旋律的一张一弛,音域的一宽一窄,力度的一刚一柔,润腔的一挑一滑,节奏的一快一慢等翻覆对比,充分展现着人物忧郁悲伤等情绪上的变化层次,使观众不知不觉地与剧中人同尝封建社会官场的辛辣,共步仕途的坎坷,收到了声情并茂、唱做俱佳的艺术效果。需提及,吐字艺术不仅是韵味的构成因素,更是变抽象为形象的“闸口”。而阎瑞民的“贯口”念白极为清晰精彩,犹如火镰火石砰然相击一般,每每迸发出灿烂的火花,点燃起剧场的思想共鸣。

豫剧大师阎立品风雪配(阎瑞民哭五更一唱三叹跌宕多姿)(2)

王学秀《深沉凝重 激情大方》节选编辑/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