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插图/杜卉

惠州文脉故事 惠州文脉风物西湖边走出大音乐家兄弟(1)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7月30日版面图

惠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谋划建设现代音乐陈列馆。这一构想由来有因。惠州是近现代一批著名艺术家的故乡,涌现了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双子星”——廖氏两兄弟(廖尚果、廖辅叔)、著名歌剧作家陈紫等,为惠州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现代音乐大家廖尚果(青主)、廖辅叔。两人出生于惠州府城秀水湖畔的名门望族——廖氏家族,不仅是革命斗士,投身乐坛后更是战绩赫赫。青主的《大江东去》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至今仍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必唱曲目及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廖辅叔则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和音乐教育工作,对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有较大贡献,著有《中国古代音乐史》。现如今,“青主杯”已被打造成为惠州的原创音乐品牌和文化名片。滨江公园、惠州市博物馆两地还伫立着青主的雕像。 (李海婵)

惠州文脉故事 惠州文脉风物西湖边走出大音乐家兄弟(2)

青主雕像

同胞兄弟青主和廖辅叔,出生于惠州府城金带街著名的廖屋,是从西湖边走出来的中国现代音乐大家。前者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人物、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锋,现代音乐美学理论最早的理论奠基人;后者是中国现代音乐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惠州文脉故事 惠州文脉风物西湖边走出大音乐家兄弟(3)

惠州市博物馆内伫立着青主雕像

青主

六年专注音乐领域两首经典传唱至今

青主原名廖增彝,后改名廖尚果,生于1893年(光绪十七年)。父亲是有维新思想的前清秀才。曾协助过反清革命军光复惠州,当过孙中山民国政府的福建安溪县县长和东江白沙厘金局局长,协助廖仲恺管理东江的财政。

自小受维新思想熏陶,廖尚果年少志高,入军校、参加同盟会并直接参与了潮州光复和广州光复的战斗,获两枚军功章。本来,他完全是个从军的革命者,但是误打误撞走进了音乐的殿堂,除了幼年时期就形成了对音乐的兴趣和家庭的熏陶外,德国留学深造更是一大转机。

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决定公派一批立有战功的年轻人赴洋进修军事,为创办新革命的军队作准备,青主被选上了。根据个人意愿,他选择去了德国。但是,去到德国后,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北洋政府只准许公派学生学习法学。加上一战的爆发,德国受影响很大,廖尚果赴德国学习军事的计划完全落空。

没想到,留德十年,廖尚果却完成了另外两件事。第一是完成了他法学的学业,成为第一个留德的法学博士;第二件事,则是全面地接触了西方的音乐,学习了作曲、钢琴、长笛、小提琴等,为他以后成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人物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这位颇有音乐天分的音乐“牛人”,开始了他的中国现代音乐美学第一本著作《乐话》的写作。时局使他重新回到军队,担任了著名的铁军——北伐军第四军的少将政治部主任,与第四军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叶剑英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乐话》稿也逐渐成形,一直静悄悄地躺在他的背包里。

广州起义失败后,廖尚果受到牵连,被登报通缉,逃到中国现代音乐开山人物肖支梅的家中,并改名“青主”,担任了肖支梅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现代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校刊《音》的主编工作,继而又担任了中国现代音乐史第一本专业理论性专刊《乐艺》的主编。

1927年到1933年,这六年,青主才踏踏实实地做着音乐的专业工作。但正是这六年,让青主在中国现代音乐领域中取得了足以照亮过往的专业成就。首先,他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清歌集》,中国现代音乐第一首艺术创作歌曲《大江东去》以及《我住长江头》也正式出版面世,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传唱不衰,青主的名字开始名扬全国。第二,青主第一本中国现代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在商务部书馆出版,被列为上海国立音专的专业丛书;第三,完成了他第二本带有很强革命性的现代音乐美学理论专著《音乐通论》的写作。

《音乐通论》并不是一本基本乐理类的音乐普及读物,而是青主在上海国立音专撰著的第二本音乐美学著作。它更多的是从哲学、美学、文化学的角度对音乐进行深刻的理论性的学术探讨,提出了“音乐究竟是什么?”“音乐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等等有关音乐本身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青主是第一个举起了对中国传统“乐以载道”音乐思想挑战旗帜的人。

综观《音乐通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可看到青主并不完全否认中国古代将礼和乐相结合的观点,而是重点反对用“乐以载道”的观点来推动我国现代的音乐艺术发展,这种音乐领域上崭新的思想,在当时大革命时代的背景之下,无疑是一种鲜明的“反封建和反传统精神束缚”的音乐领域上的革命!青主骨子里潜藏的那种改造旧思想旧体系的革命基因,在音乐领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青主又跟随李济深、柳亚子、余汉谋、朱家骅等参与抗日工作,为新中国的解放作了不少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青主回到上海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任教,1959年因病在上海辞世。

惠州文脉故事 惠州文脉风物西湖边走出大音乐家兄弟(4)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的《廖辅叔全集》

廖辅叔

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

廖辅叔是青主的三弟,生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小青主14岁。廖辅叔原名尚棐,笔名居甫,曾用名黎棐,受青主进步思想的影响,在1926年入读广东法官学校。之后,参加了1927年的广州起义,失败后,随兄长逃至上海,协助青主主编我国最早的音乐专业理论杂志《乐艺》杂志。

1930年,他受萧友梅的聘请,任职上海音专图书馆,兼任外国语学校德文教员,再兼上海音专校长室萧友梅先生秘书,时任校长萧友梅先生对廖辅叔的音乐事业有着重要影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廖辅叔携笔从戎,从上海赴广东,与大学者钟敬文等投奔第七战区余汉谋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写下大量以抗战为主题的歌曲。

1943年,他从曲江移居抗日大后方桂林,受到革命元老柳亚子垂青,任其主持的“南明史编撰委员会”秘书,参与撰稿。抗战后,廖辅叔再任南京国立音乐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中央音乐学院,廖辅叔被聘为教授。

廖辅叔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授时,参与苏联歌曲的译配,还参与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创建工作,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音乐学学科的地位。他去世时,中央音乐学院发布唁文,称其为“中国现代音乐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

他对中国现代音乐学学科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史的研究和外国音乐论著翻译等方面。从大量的综合文献中寻找并梳理脉络,是廖辅叔学术研究工作的一大特色,而明清时期的大量文献是其主要的着眼点。

廖辅叔独到的学术文论,展现了新的史学视野,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中国音乐教学大纲的必修课,也是国内各音乐学院的必修教材;他翻译的《西洋音乐发展史纲》以及《瓦格纳论音乐》,对中国音乐艺术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翻译的《阴谋与爱情》,也成为我国经典译作之一。

他同时精于中国古典文学,其诗词,被柳亚子称为“喜有心情传世纪,更回风格入三唐”,对其词风,世人评价是“意境似玉溪(李商隐),次笔则遗山(元好问)之流亚也”。他的词学代表著作《谈词随录》,对词的起源、演变,词与音乐的关系,词与诗的本质区别及对词的评价等问题作了系统和独创的研究,是中国词学上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论著。

廖辅叔历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研究员、图书馆馆长、文学教研室主任、音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当选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组成员等。廖辅叔不仅对欧洲古典音乐造诣很深,知识渊博,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多方位学者。由于他的杰出贡献,2001年,他获得了中国音乐的最高奖“金钟奖”的终身荣誉勋章。

廖辅叔的女儿廖崇向回忆说,青主对廖辅叔在学术上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两人在学术领域的多方位发展有相近之处,而二人的个性和风格又各有不同。廖辅叔是全国音乐界最早的博士生导师(1983年教育部、文化部公布首批两位音乐博士生导师,廖辅叔为其一);同时,他又是最老的音乐博士生导师(近九十岁高龄还带博士)。廖辅叔无论是在师德还是才艺上,都深受学生们尊敬和爱戴。他的博士生评论他是“了无心机的学者”,童趣尤显纯朴。同时,他也不忘家乡,为惠州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作者/林慧文)

【文脉走访】

廖氏故居风貌不再呼吁设立相关标识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实习生 刘雅欣

惠州秀水湖廖氏家族人才辈出,可谓“一门出两进士,家族有三举人,兄弟皆音乐家”。廖氏自先祖明代万历年间从兴宁迁至归善,以小生意起家,继而兴学。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在惠州民间艺术大师刘汉新的带领下,走访了廖氏的三处老屋。500多年来,廖氏家族开枝散叶,居住地不断扩建外迁。从一开始落户桥东朱屋墩,后分东西两房,西房又搬至秀水湖(朱紫巷)进士第,在金带街建廖家祠。岁月更迭,三处老屋均已“满目疮痍”,有的坍塌成残垣断壁,有的成了出租屋,难以追寻历史痕迹。专家呼吁,廖氏家族是惠州近代名门望族,需设立相关的纪念标识。

惠州文脉故事 惠州文脉风物西湖边走出大音乐家兄弟(5)

位于桥东朱屋墩5号的廖氏祖屋

朱屋墩 如今成为出租屋

在惠州各处居住的廖氏族人,基本上都是从朱屋墩廖氏祖屋走出来的。位于桥东朱屋墩5号的廖氏祖屋,大门并不算大,但红砂岩的墙基、大理石的门槛和承梁,显示出这里曾经是一个大户人家。祖屋保存较好的建筑变成了出租屋,部分建筑坍塌严重,仅存的建筑依稀保留明清的特色。门前有一副对联:万石家声,三洲世德,横批是:祖族棋祥,这是廖氏人家的门联堂号。

走进大门,可见房屋还保留着三进的格局,墙壁较厚,由夹层的青砖构成。在刘汉新的指引下,记者穿过大门右手边只容一人身的缝隙,透过满地的碎瓦碎砖和杂草,依稀可以看到一些残缺的石碑。穿过上厅,跨过三小段楼梯,便来到廖氏的花园。如今,花园里也只剩下一棵百年大树和满地废墟。刘汉新介绍,以前祖屋还留有露出地面1米多高的旗杆石,旗杆石上方有一个圆洞,现不知踪迹。

惠州文脉故事 惠州文脉风物西湖边走出大音乐家兄弟(6)

桥东朱屋墩廖氏祖屋部分建筑坍塌严重

朱紫巷 “进士第”光彩不复

刘汉新介绍,随着廖氏人口的不断增加,东房的廖氏族人依旧在桥东发展,西房的廖氏族人,则搬迁到了当时的府城(现桥西街道)发展。位于桥西秀水湖朱紫巷的“进士第”,是廖氏族人的第二间祖屋。

据悉,在新中国成立前,桥东与桥西老街里有不少湖塘,故老惠州的九街十八巷多以湖塘命名,如铁炉湖、秀水湖、黄家塘、塔仔塘。秀水湖朱紫巷“进士第”也是廖尚果、廖辅叔的主要居住地。

“廖家宅为四进九井十八厅,宅内有三个水井,还有前后花园。”刘汉新介绍。但如今,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楼房,先前的格局不复存在,随处可见青苔遍布,墙壁斑驳,树根蔓延至墙壁长出绿植,进士第俨然没有了当年的光彩,目前仍有后人在此居住。

惠州文脉故事 惠州文脉风物西湖边走出大音乐家兄弟(7)

廖氏兄弟曾居住的朱紫巷“进士第”,已无当年踪迹

廖家祠 石砌月牙门今犹在

廖家祠位于金带街70号,根据族谱记载,廖氏惠州府总祠“于光绪丁酉年(1897年)兴工鼎建,在城内金带街方山下,三栋三飞厕,一斗池,月门后堂结坤山艮向,斗门匾‘廖氏书屋’,魏郁书,石门石匾。”据悉,当时廖家祠主要供参加考试的书生住宿备考。

廖家祠最有名的是一座石砌的月牙门,成为金带街较具特色的建筑,至今还保留着。但青砖大屋已被水泥楼房所取代,牌匾也不复存在。在林立的水泥房里,只有一处由房产管理局管理的公房,其余均为单位房。

惠州文脉故事 惠州文脉风物西湖边走出大音乐家兄弟(8)

廖家祠仍保留着月牙门,是金带街较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青

,